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两会聚焦】绿色,发展的最好底色

2018-01-30 08:43:02 张辉 程枝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机制创新,打通转换通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共识。但二者如何实现有效转换?代表委员们分享了各地培育“绿动力”的经验。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生态+”文章。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生态+”便作为高频词,不断出现在漳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2017年启动的中心城区“五湖四海”项目,成为践行“生态+”理念的先导与示范工程。

“抓生态,不是简单地栽花种树、挖塘造湖,而要让生态投资成为有效投资。”省人大代表、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谢伟宏说,所谓“生态+”,关键是要做好融合文章,让生态建设与产业、文化、民生、旅游、城建等深度融合。

建区刚满3年的漳州高新区,一以贯之地实践“生态+”理念,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与产业体系。“以靖城片区为例,这里原本以果树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我们肯定不会为了城市开发而砍树填湖,而要遵循低影响、低开发原则,深刻尊重当地环境肌理,亮出生态底色。”谢伟宏表示,未来,将通过大湖串小湖,放大靖城片区生态优势,并以此为依托,引入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立漳州“古湖智慧谷”,为本土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技术与人才输出服务。

三明市大田县矿产资源丰富,曾是全国首批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采矿历史逾600年。近年来,矿山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日益凸显。在矿山治理中,大田县不仅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更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综合开发探索。

“我们提出了矿山治理的‘五园模式’,在复绿补植基础上,根据各个废弃矿区的地质、土壤特性,将其开发成家园、公园、果园、产业园或田园,实现生态恢复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农民增收同步推进。”省人大代表,大田县委副书记、县长林金龙介绍说,最近5年,大田的“五园”模式投资额超过3亿元。去年的两岸林博会上,福建省旺中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大田县投资5亿多元,投资蛋鸡生态养殖项目。而其用地正是大田县前坪乡的一处由废弃矿区改造成的产业园。

省政协委员、三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陈欣表示,在旅游领域,生态禀赋同样成为吸引客流的利器。“全省游客接待数、游客总收入高于全国增幅。”他说,但要真正发挥“清新福建”的品牌效应,还需要深度整合与提炼,“譬如,根据各地的生态资源优势,遴选扶持标志性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建设,积极发展以邮轮旅游、汽车露营地、低空旅游为代表的‘海陆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逐步构建‘清新福建’旅游产品‘立方体’”。

政策护航,助力绿色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绿色发展还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护航。

省人大代表、福建利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诸建华,是在南平建瓯市创业的浙商。他的公司专注于废纸制浆造纸,属于南平市确定的七大绿色产业之一。最近,诸建华决定将公司二期项目的投资额从3亿元追加至5亿元,最终将实现超过30万吨的年产能。为此,他终止在浙江、江西的数个投资项目,腾出资金用于利树公司增资扩产。

诸建华的信心与底气,来自南平日前出台的《南平市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新政干货满满,涵盖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等10个方面,其中包括每年不少于3亿元规模的‘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资金’。”诸建华表示,南平正通过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构建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低碳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政策大礼包”添能助力。

“上杭是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的首批‘中国建筑之乡’,围绕打造福建省推广绿色建筑示范县,我们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划上杭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产业园。”省人大代表,上杭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波称,在利好政策激励下,去年全县实现建筑总产值逾400亿元,同比增长12.2%。

省政协委员、省科协办公室主任王旭则建议,应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大力培养绿色制造产业。“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大力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在高新特色产业基地、科研院所、企业研究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方面提供更多平台,同时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网络体系,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