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福建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建成生态云平台,推动精准治污,构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治污减排,协同控制臭氧和颗粒物污染,建立小流域“挂号销号”制度,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与治理修复试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得到有效落实,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18项改革经验全国交流推广,形成莆田木兰溪流域治理、漳州“生态+”模式、泉州绿色开发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连江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永春全域生态综合体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经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正不断行进在快车道上。请看本报记者来自一线的报道。 环境整治,带给百姓更多获得感 东南网3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林祥聪) “现在终于不再担心楼下烧烤店的油烟了,可以开窗透气了。”将乐县水南航华大厦的居民终于不再受油烟之苦。过去,由于大厦一楼烧烤吧任意排放油烟,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去年8月,接到群众投诉后,将乐县环保局立刻责成烧烤店组织整改,封堵烧烤间排烟漏风管道,改造进出通道并安装净化处理设施。经过整治,油烟不见了。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去年7月以来,省生态环境厅、住建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及河长办等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行动,重拳整治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行动期间,共办结6572件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立案查处649件,其中立案处罚343件,处罚金额1241万元,关闭取缔136家,司法移送13件。272个重复投诉问题得到息诉息访,举报量逐月下降,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百姓获得感满满。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入驻期间接到的举报案件来看,约75%都是群众身边的‘小事’。实际上,这些‘小事’都是危害群众健康的问题,也是开展攻坚行动聚焦的重点。”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郑彧介绍,为了让环境整治带给百姓更多获得感,攻坚行动聚焦近年来群众反映集中、整改易回潮、重复举报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违法排污、垃圾乱堆、畜禽养殖污染、非法采砂、娱乐噪声污染……长期以来,遇到这些困扰,群众往往对该找哪个部门投诉“一头雾水”;而一些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如果由某一部门处置,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如何打破部门间的藩篱?我省以攻坚行动为契机,把分布在环保、住建、自然资源、水利等有关部门的环保职能进行统筹整合,使各部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会战”,力争立查立改见实效。 对标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受理、转办信访件的做法,攻坚行动形成了由省生态环境厅负责汇总,省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各自统一受理举报、统一交办问题、统一信息公开、统一督查督办,市直有关部门统一承办、统一整改、统一反馈的长效机制。对涉及多部门职责的举报件开展联合交办督办,共同推进解决跨部门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建立会商抽查督办机制,每月随机抽查5%已办结举报件并分析研判,对办结答复未达到要求的采取退回重办、专案稽查等措施,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 不仅要办得好,还要办得快。近年来,我省针对群众举报件的受理和办结时间由生态环境部规定的15个工作日、60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2个工作日、30个工作日。2017年我省环保举报平均受理时间为1.2天,全国排名第一。开展百姓身边环境问题整治攻坚行动以来,平均受理时间缩短至1天,办理时效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已反馈件中需一定整改期限的有3231件,截至去年12月已完成整改2950件,整改完成率达91.1%。 “保护生态、防治污染,需要动真碰硬、持续发力。我们将牢记嘱托,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郑彧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整治工作办法,做到集中攻坚与常态整治相结合,持之以恒解决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同时,我省将加强生态云平台环境质量、污染源等数据的融合,开展溯源分析,快速定位污染来源、快速排查响应处理、快速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更精准攻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