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非遗”回归生活 漳州木版年画焕发新生

2019-12-23 07:16:1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日前,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落下帷幕,艺术节上,来自漳州的木版年画与来自亚洲、欧洲、非洲12个国家(含中国)的130个非遗项目、千余件展品共同展示

>>>戳链接浏览本网《继艺》专栏

东南网12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陈志远 见习记者 李姗姗 通讯员 吴高邻 )日前,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落下帷幕,艺术节上,来自漳州的木版年画与来自亚洲、欧洲、非洲12个国家(含中国)的130个非遗项目、千余件展品共同展示。漳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颜朝俊现场指导游客体验印刷,并讲解南北方木版年画的差异与联系,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欣赏、一探究竟。

“和北方不同,南方年画的特点,是印在红纸上,先印色版上色,再印墨线版勾勒图案线条。可想而知,先上色再画线条的作品,制作难度比北方年画高。”颜朝俊说,年画拓印使用的木版是梨木,因此能传承上百年而不坏。他的技艺源自家族传承,至今已是第七代。

漳州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

颜仕国家中摆放的传统木版。东南网实习生 黄梓娟 摄

据介绍,清道光年间,颜氏家族29世颜廷贯和颜神福两兄弟,分别在潮汕、大田为官,后来辞官定居漳州,合开了刻字铺。他们发现,漳州是闽南各地学子会考之地,每到科考时,赴考学子总是四处寻找会考必读书籍,于是开办了“颜锦华”作坊,分设黑、红两房。“黑房”刊刻四书五经等考举必备的书,供学子在漳州科举考试和赴省城应试所用;“红房”则经营民间木版套色年画,专供民间过年过节及操办婚嫁喜庆的需要。除了年画以外,也制作冥事活动所用的物料。

漳州木版年画的品种很多,从形式上看,有不同类别的各种门画、门顶画、中堂画,有欣赏用的独幅画、连环画等。木版年画的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像门画“幼神”直接以人物背景色印制的版为阴版,印制时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墨线版;而“粗神”指的是以大红或朱红纸为底加以印制的门画。风格上,漳州木版年画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年画的灵巧纤美,具有浓郁的闽南传统文化特色。主要流传于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漳州许多木版年画作坊接连倒闭,颜氏家族利用这个机会,将各家的木版年画木雕底板收购下来,集于一家。其中,一部分明代雕版尤为珍贵,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年画雕版的稀世珍品”。抗战胜利后,颜家的木版年画已经垄断了漳州的市场。

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漳州地区张贴年画的习俗渐渐消失。到了六七十年代,漳州木版年画产业遭到了重创,年画作坊大多停业,老木版在历史浪潮中流失,漳州木版年画市场渐渐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的重视下,漳州木版年画这一民间文化瑰宝重放异彩。1986年颜家印制了一套古木版年画,在全国民间美术工作大会上得到与会专家们高度赞赏;1990年,漳州木版年画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2006年5月,漳州木版年画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邮政发行了全套4枚的《漳州木版年画》系列邮票,中华书局、福建人民美术出版社、漳州图书馆等先后出版了漳州木版年画书籍。

颜仕国:守护历史 敬畏传统

颜仕国展示传统木版《魁星点斗》。东南网记者 陈志远 摄

53岁的颜仕国是漳州颜氏木版年画的第六代传人,专擅印刷。据他介绍,目前他家位于漳州古城的老房子里收藏着两千多个文字字版,上百个年画雕版,数量属国内之最。颜仕国说,颜氏印制人物、动物等年画,采用五色或六色套印,先印浅色的白、红、黄、绿,最后印黑色;绝活是功德纸,就是用黑色纸印制民俗活动所需的各种图案,是全国木版年画仅有的一个品种。

颜仕国从11岁开始学习印刷,自小在木版、染料与红纸间穿梭,逐渐习得印刷技艺。2006年,颜仕国带着近百幅年画赶赴西安参加全国木版年画展,漳州木版年画大放异彩,一举获得国内专家的高度赞誉。

2008年颜仕国与父亲颜文华被共同列为第二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80岁的颜文华病逝,2018年,颜仕国成为漳州木版年画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首先要对传统文化习俗有敬畏之心”,颜仕国这样说到。出生于木版年画世家的他,身上洋溢着深厚的梨木气息。在他家里到处挂着木版年画,内容大多围绕风俗节令、宗教祭祀等题材,体现了劳动人民对传统习俗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颜仕国擅长印刷,调色时所需的各种颜色配料的配比数据,现在颜氏家族中只有他较为熟稔。过去漳州木板年画的印制过程只在自家屋子里,谢绝外人观看,而如今,在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方面,比起“金屋藏娇”,颜仕国认为应该打破这层传统桎梏,积极对外开放,让更多人来了解这项技艺。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