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2020-05-29 08:33: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
宁德市三都澳白基湾大黄鱼环保型渔排养殖示范点,养殖员在投喂饲料。宁德市蕉城区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对传统渔排进行升级改造。 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李加进 摄 陈建华:培育创新动能,加速“两山”转化 东南网5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这是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殷殷嘱托。 如何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南平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陈建华履职中关注的焦点。 陈建华来自闽北南平。这里地处闽江源头,森林覆盖率高达78.85%,是福建的生态屏障。 “绿色是闽北最大的特色,生态是闽北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陈建华说,近年来,南平围绕“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系统谋划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突出把“两山”转化的核心落脚在产业和项目上,初步形成了“选产业、补短板、延链条、强保障”的基本思路,确定了现代绿色农业、旅游业、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打产业。 选准做优绿色产业的同时,绿色指挥棒舞得虎虎生风。 “不考核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高质量的绿色GDP。”陈建华说,南平在全国设区市率先制定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以新标尺衡量新发展。 绿色发展,成效初显。去年,全市绿色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到96.7%,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近年来,南平全力推动“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 “其中,‘生态银行’解决的是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问题。”陈建华说,“生态银行”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搭建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转化平台,通过对分散的资源整合提升,引入社会资本,策划开发项目,促进生态产品增值变现,做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顺昌“森林生态银行”、武夷山五夫“文化生态银行”、建阳“建盏生态银行”、延平巨口“古厝生态银行”……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生态银行”在南平因地制宜地演绎出不同版本,吸引了中石化、绿地集团、上海泰盛等知名企业参与开发,已落地实施重点项目有24个,总投资超过170亿元。不久前,顺昌“森林生态银行”还被列入自然资源部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梳理南平的绿色发展路径,陈建华认为,最大特色和亮点在于创新,建议从更高层面对南平“生态银行”建设等绿色发展创新进行系统深入调研,及时总结推广,进一步丰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