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新福建
2021-07-01 09:41: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陈旻
守护绿水青山,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福建。图为武夷山生态茶园。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正在巡查。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东南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通讯员 魏然)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党百年之际,“生态优等生”福建,再度交出全优答卷:日前发布的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福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森林覆盖率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多年来,在生态环境质量长期高位运行的起点上,福建不断优中求进,寻求高位突破。通过“1+7+N”污染防治攻坚计划,高质量构建污染防治共治体系,生态福建的底色被擦得更绿更亮—— 打赢蓝天保卫战。福建坚持PM2.5与臭氧的协同控制,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臭氧污染防控指南,建立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体系,推进实施大气环境精准减排“十百千”工程,让空气变成“福气”。 打好碧水保卫战。我省率先出台比国家“水十条”更严格的省级工作方案,将流域整治从“大动脉”延伸至“毛细血管”,连续4年将小流域整治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治水全覆盖;以小河水净促大河清,小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96.9%,劣Ⅴ类小流域和“牛奶溪”全面消除。 打好净土保卫战。福建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紧盯农用地、建设用地,建立土壤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打好碧海保卫战。我省不断加强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分类梯次推进海湾综合整治,强化涉海排污口和海漂垃圾智能监管和智慧治理,助力打造碧海银滩、湾美岸绿的美丽海岸带,建立海漂垃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至2020年,全省近岸海城水质优良比例达82.9%。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福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指示精神,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建立保护地369处,覆盖全省7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颜值”的生态环境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十三五”期间,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首次突破90%,达到91.9%。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得益于坚持不懈的生态建设,生态优势已成为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福建人民将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生态省建设,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向美丽中国福建示范区坚定前行。 锐意改革 成就生态建设先行者 水、大气、生态环境保持全优,同时,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正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花开并蒂”的背后,是福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一以贯之、传承接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从2000年开始推进生态省建设,到2014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再到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围绕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制约,系统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成熟管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创新完善刚性约束生态环境责任体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福建创新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出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形成了全链条的责任落实机制;创新建立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包案、一市一会商、挂账销号、第三方监督评估等机制,衔接建立覆盖九市一区的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形成了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无缝衔接机制,确保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走深走实。 创新完善一体化协调联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增强多层级生态环境监管合力。福建深入推行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管改革,开展综合执法改革,在九龙江试点成立流域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形成了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涵盖市县乡村的四级环保监管网格,创新群众投诉环境问题“接、转、办、核、验”工作机制,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创新完善精准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福建在全国率先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生态云”平台,建立“一张图、一中台、一标准”,创新“环保+能源”“环保+金融”等模式,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依托“生态云”,创新大气热点网格智能监管、小流域综合治理、海上环卫、“绿盈乡村”建设等一批新机制,形成了系统性、智能化的治理机制;以“生态云”为支撑,打造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完善在线审批、在线预警、在线整改、在线奖惩、在线咨询、在线治理等全链式企业服务,成为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表扬的43个典型经验做法之一。 创新构建激励约束的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企业层面,福建创新环境信用动态评价和绿色金融联动机制,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激发企业治污减排内生动力,推动企业逐渐从“要我减排”向“我要减排”转变;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破解“企业污染、政府买单”问题。在区域层面,我省建立了以省内重点流域为主、汀江-韩江跨省流域相结合的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谁保护谁受益”机制,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中国工程院评估,目前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26项重点任务已全面完成,按期取得了38项重大改革成果;在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中,有39项来源于福建省,数量居4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广总数的首位,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贡献了福建智慧。 改革赋能,福建绿色更新、更浓,也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下一步,我省还将继续发挥试验区改革“试验田”作用,不断系统集成、探索实践,持续健全绿色发展的源头管控体系、共建共享的社会共治体系、智慧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探索更系统、更多元的“福建模式”“福建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