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一番新天地 福到万家颂党恩
2021-07-02 10:17: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郑璜 张辉
赤溪村畲家妇女向游客推销特色产品。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赤溪村返乡青年沈华平(左)投资大棚种植香菇等食用菌。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东南网7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张辉)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住的是茅草和土坯搭盖的房子,没有窗户,冬不御寒、夏不消暑,又矮又黑又潮湿。重重大山像一道道屏障,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他们,家连着船,船连着家,被称为“连家船民”,过着“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的生活。上岸定居的梦想,奢侈而遥远。 自上世纪末起,在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等领导的推动下,福建最特殊最困难的两个群体断穷根、离旧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因为“造福工程”,从此他们踏上的,是坚实的路;开启的,是全新的生活。 甩掉贫穷的“草帽子”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名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反映宁德福鼎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18户畲族同胞贫困的生活状况。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 很快,社会各界的帮扶物资,在这个挂在半山腰上的小山村汇聚。 有送钱、送粮票的,还有送羊羔、鸡苗、树苗的。但赤溪的地太薄了,羊羔养不活,树苗一种就死,当地群众无奈感慨:“不是我们不勤劳,也不是党的政策不好,实在是这里种地不长粮呀。” 10年“输血”式的扶贫收效甚微,1994年底,下山溪村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自然环境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只能换条思路:整村搬迁。 福鼎在山下的赤溪村划出一片平原地块,作为下山溪村民的迁入地,由政府提供建房所需的水泥、钢筋、青砖等材料,村民只从山上带下80根木头。1994年8月至1995年4月,下山溪村22户村民搬进了长安新街。随后的20年间,共有12个自然村350多户村民从数百米高山整村搬迁到了新村。 赤溪,迎来了真正蜕变。 和赤溪村一样异地扶贫搬迁的闽东群众,在新居前贴上了“造就一番新天地,福到万家颂党恩”的对联,“造福工程”因此得名。 1994年,“造福工程”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闽东的做法开始在全省推广。 1997年5月,一份来自福建省政协的调查报告反映:尽管近几年来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少数民族地区来看,“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实现小康”,还有一段艰巨的路程要走。 于是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带队到闽东调研,着重了解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报告,建议“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分轻重缓急拟先解决茅草房改造这一最迫切需要的问题,明年以后再逐步解决‘连家船’等‘造福工程’事项”。 当年,福建下达600万元专项资金,限期年内完成“茅草房改造搬迁”。茅草房集中的霞浦和福鼎两地领导立下“军令状”——不摘下“草帽子”,就摘下“官帽子”。 1998年来临之际,宁德地区2000多家特困户,终于甩掉了象征贫穷的“草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