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福建:生态“高颜值” 经济“高素质”

2021-07-09 07:54:04 作者:谢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主题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我省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福建:生态“高颜值” 经济“高素质”

东南网7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福建省“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主题第一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重点介绍我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产业优

新业态新模式成亮点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叶飞文介绍。

据介绍,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创新型省份、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40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45家、工程研究中心119家、企业技术中心535家、产业协同创新院21家,初步形成福厦泉沿海科技创新走廊。工业加快迈向中高端,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培育形成集成电路和光电、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石化一体化、高端装备等21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以金融、现代物流、旅游、软件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亮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7.5%,比2012年提高7.7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十分亮眼:数字经济方面,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5%;“海上福建”建设方面,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居全国第3位,占GDP比重23.9%;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福建以占全国约1.3%的土地、2.8%的人口、2.8%的能源消费,创造了占全国约4.3%的GDP,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突出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三篇文章,持续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百姓富

民生获得感越来越强

发布会上,我省交出的“民生答卷”也格外引人注目。

据介绍,2020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4.39万亿元,在全国位次从2012年的第12位前移到第7位;人均GDP达10.58万元,在全国位次从2012年的第6位前移到第4位。

数字化赋能,便民服务再升级。全省依申请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以上,闽政通App实现高频便民事项马上办、掌上办。远程医疗覆盖全省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和8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保障卡覆盖全省城乡居民,智慧旅游已全省联网。

一直以来,我省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影响较大,每年平均有7~8个台风影响我省海域,船只的作业安全令人担心。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月玲介绍,为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2019年以来,该局筹措资金,为全省1.3万艘渔船安装固定式北斗示位仪,实现全省海洋渔船“看得见”目标。项目实施近2年来,已救助船只70多艘,获救船员700多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

生态美

“清新福建”成亮丽名片

近年来,我省不断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据介绍,我省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2%,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7.9%,九市一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8%,森林蓄积量达7.2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6.8%,连续42年保持全国第一,绿色生态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清新福建”成为亮丽名片。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不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编制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三线一单”,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清洁化改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清洁能源装机比重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叶飞文表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