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漳州市市长王进足:打响“花样漳州·滨海城市”品牌 力促文旅经济争优争先争效
2023-05-04 09:04: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
东南网5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赵文娟) 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吹响了我省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的号角。作为我省文旅资源大市,漳州发展文旅经济有何优势特色,有何短板不足,如何由大变强,向文旅经济强市转变?日前,福建日报记者专访了漳州市市长王进足。 “漳州是一座山海交汇、古今交辉、百味交织、文旅交融的优秀旅游城市。”王进足说,漳州枕山面海,既是64.8%森林覆盖率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更坐拥1.86万平方公里海域、715公里“诗画海岸”和230多座岛屿,具有秀山、清水、碧海等多样的“养眼”“养肺”资源;漳州亦古亦今,既是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东南沿海快速发展的现代滨海城市,保存有2000多座完整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主要分布地,具有独特的古城、古村、古楼、古厝资源;漳州耐人寻味,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也是南方首个“中国食品名城”,还拥有知名中药片仔癀、中国温泉之城等多张康养“名片”,具有丰富的“养身”“养胃”资源。 “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心中有数才能手中有招。”王进足说,“漳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发展文旅经济大有可为,但是也要正视短板。前段时间,我们专门开展了全市文旅资源普查,总的来看存在‘三个不匹配’问题。” 一是开发不够,开发利用率与资源蕴含量不匹配。土楼、温泉等特色优质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众多景区景点之间缺乏“串线”,尚未形成主题明确、定位清晰的“旅游廊带”。 二是配套不足,文旅供给侧和游客期望值不匹配。多数景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较不足,影响游客体验感和停留意愿,过夜游占比小、人均消费低。 三是品牌不响,文旅丰裕度与文旅影响力不匹配。过多依赖于传统、常规的营销手段,缺乏一批文旅“热点”“引爆点”,许多文旅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 王进足说,下一步,漳州将结合“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漳州味,做足“文旅+”,促进文旅市场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推动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经济强市转变,全力打造最具世遗品质和原乡情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全力在文旅品牌提质上争优。深入挖掘漳州旅游资源的独有内涵,讲好蕴含其中的漳州故事,以“差异化”的思维打造特色鲜明的“花样漳州”文旅品牌。突出整合海岸线、岛屿、滨海资源,着力构建“诗画海岸”旅游廊道。突出整合盘活世遗土楼资源,加强对世遗土楼的保护性开发和特色化营销,改造建设一批土楼民宿、土楼遗址公园等网红打卡点。 二是全力在文旅服务提升上争先。立足美食、温泉、生态等特色资源,打造重点景区景点“一台当地戏”“一条美食街”,加快今年确定的25个文旅项目建设,做强“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4A级以上景区全部开通班线客车和旅游专线,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系统,实现各主要交通枢纽到主要景区的无缝对接,推动串珠成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快文旅企事业单位“上云用数赋智”,建设一批智慧景区、数字博物馆、网上文旅集散中心。依托“花样漳州”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打造集统一预约、公共服务、文旅消费于一体的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文旅场所“一码通订、一码通验、一码通行”。 三是全力在文旅消费提档上争效。重点扶持培育漳州古城、龙江岁月、九十九湾、闽南水乡、龙海后港古街等夜间经济,培育沉浸式夜间旅游新网红。利用漳州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温泉富矿等优势,叠加“国宝名药片仔癀”“三平药师”“长寿之乡”等健康符号,打造福建省养生旅游休闲基地。推动博物馆、纪念馆、非遗传习所等文化场所纳入旅游线路,将闽南文化标识融入旅游行业,推出闽南名人、民俗、土楼等系列文创产品。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