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丕振 甲科蝉联——古代科举制度与长泰科举成就
2023-08-24 09:02:0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郑阿忠 林子越科山村状元林震雕像 (资料图片) 漳州长泰素有“海滨邹鲁”之遗风,重视教育、崇尚文明的习俗沿袭不衰。宋理学家朱熹及弟子方壬、陈淳等曾多次莅临长泰讲学,这里逐渐出现兴文重教的鼎盛时期。 长泰县域虽小,常住人口不足1.6万人,却在科举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出现“一榜三进士”“明代三解元”“一榜七举人”等科举传奇,据统计,有进士、举人、贡生700多人(次),仕至总督、布政使、按察使等重要官职。英才辈出,俊彦纷呈,而这与县域内学校的精心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童试、生员及案首 在古代,儒童需依次参加县试、府试、院试,才能晋升为本省生员,也被民间称作“秀才”,而这三个阶段的考试被统称为童试,其头名则被称作案首。 而童试中能力优秀者有机会被提选为贡生,意即“以人才贡献给皇帝”,选送京师的国子监深造。明清两代贡生各有不同名目,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等。 自明代以来,长泰共有416人考中贡生,其中,考中第一名,即案首的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刘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戴国器;清雍正元年(1723年)叶从龙;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杨降嘉;清同治元年(1862年)杨克承;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耀坤;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作仁。入贡后,有的授任官职,有的又考中举人,有的未仕。 乡试、举人及解元 成为“秀才”,就有机会到各省省城(包括京城)参加乡试,而这也是明中央正式科举等级考试的第一级,每3年秋季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4个年头中的8月份举行,故亦称“秋闱”。每省有规定的中试名额,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等,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乡试考试中,中试的考生称为举人,也俗称为“举子”,而名列第一者称为解元,亦称为“举首”“解头”。其作为一种出身资格,既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亦可通过各种方式授官。 明朝时期的长泰生员黄文史、薛炳、范方分别于1390年、1528年、1621年考中乡试第一,是长泰史中“明代三解元”的人物。此外,还有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廖公辅、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陈平、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陈进成、清咸丰五年(1855年)张兴国也曾考中解元佳绩。据统计,宋代至清代时期,长泰共考中举人科名297人,其中,宋代6人、元代1人、明代125人、清代165人。 会试、贡士及会元 考上举人后,就可以进京参加“国考”了,考生们在同一时间会集京师,故名会试,一般在乡试后次年的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所以又称“春闱”“礼闱”。与乡试一样,会试也为每3年举行一次,按省份钦定中试名额,名额不固定,历史上最多时为406人,最少为96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有趣的是,闽南地区的中秋习俗“博饼”,依据的就是科举等次制定的规则,其奖项依次为状元、对堂(榜眼)、三红(探花)、四进(进士)、二举(举人)、一秀(生员),而唯独没有“贡士”,原因据传是由于会试后紧接着就是殿试,而殿试一般只定名次、不做淘汰,所以几乎所有贡士都成为进士,贡士作为学历的“保质期”太短,故而知名度也相对较低。 殿试、进士及状元 会试后的次月,由皇帝亲自于殿廷内主持的考试称为殿试,亦称为“御试”“廷试”,这也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等级最高的考试,试题由皇帝亲撰或翰林官代拟,一般为对当下时政焦点的解读或论述,颇有古时“申论”的意味。 殿试分为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第一甲共录取三名,依次为今人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宋、明、清时期,长泰登文科、武科进士70余人,其中,明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成为漳州府历史上的唯一状元;隆庆二年(1568年),戴燿考取第三甲第76名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尚书,为长泰历史上官位最高的进士,而其子戴燻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进士,谱写了一段“父子进士”的传世佳话。 状元林震的考学之路 林震幼小丧母,家境贫寒,但贫不移志,从小就非常刻苦认真地读书。《长泰县志》记载:“每樵、采、耕、锄,必挟书自随,树下仰读不辍。”据林震自述,夜则读书于室,昼则樵于山,倦而息影林樾下,出携卷腰底,读之声朗朗出树间。说他即使上山打柴,依然带着书卷,经多年苦读,他学问渊博、文章超群。 林震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参加乡试,考中第6名举人,对此,胸怀大志的林震并不满足。而后又历经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在43岁时考中了进士第一甲的第一名,成为漳州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名闻遐迩数百年。 林震一生为官清廉、正直不阿,从不以状元身份恃才傲物。他尤其热爱学习,许多青年俊秀自发聚集在其门下聆听教示,凡经他指教点拨去参加科考的,大都能取得好成绩。 林震有一首《劝学歌》写道:“兔走乌飞迅似梭,男儿勉学莫蹉跎,年将若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其劝学之心殷殷切切,堪比明代文人钱福的《明日歌》。他又创办义塾,培育乡村子弟,以自己的学养去影响、成就更多人。 林震的重学传承影响深远,读书励志和廉洁自律这两股精神,至今仍在长泰的山水和人文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工作中比学赶超、勇争先锋。(郑阿忠 林子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