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记者新春走基层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福建日报与东南网联合组织“记者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派出多路记者奔赴省内各地,深入基层一线,精心采写最真实生动的新闻报道。我们将与基层群众交朋友、拉家常,用笔墨和镜头记录各界群众欢度新春的生动景象,聚焦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美丽福建的拼搏坚守与无私奉献。

 资  讯 

福州机场着力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团队 助乘客温暖回家

即时 | 2016-02-03 08:45

志愿服务一小时

东南网2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周畅)春节临近,福州机场的起降班次比平时频繁了许多。候机楼内,人群熙熙攘攘,身穿红马夹的春运志愿者忙碌其中。

据悉,福州机场在“导游互动”“特殊旅客服务专柜”“暖冬行动”等一系列春运特色服务的基础上,与福州团市委合作着力打造一支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帮助旅客办理值机、托运、过检等手续,让旅客的春运回家路变得更顺心、安心、舒心、开心。

据福州团市委工作人员介绍,机场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对志愿者的要求很高,福州机场又离市区较远,其春运志愿服务工作一直是春运系列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难点。今年,福州团市委联合福州机场团委首次提出“志愿服务一小时”概念,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长期服务机场春运的同时,积极发动机场周边共建单位、联检单位、青年文明号集体的青年职工参与春运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青年员工利用闲暇时间以志愿者身份在不同岗位上为广大旅客提供服务,每天时长一小时。

福州600多人共同参加“红十字爱心年夜饭”活动

即时 | 2016-02-03 08:42

东南网2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通讯员 李丽延)2日中午,来自福州城区的600多名孤寡老人、孤儿等,共同参加“红十字爱心年夜饭”活动,每人还获得1份价值200余元的“爱心年货大礼包”。

此次活动由省红十字会联合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海峡都市报社等爱心公益单位、企业举办,今年已是第十年组织开展。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来自孤、残、单亲、重病、受灾等最困难家庭。此前,省红十字会还联合爱心媒体、爱心企业为100名社会福利院的儿童、困难家庭群众代表送上爱心年货。今年的活动可使2000多个困难家庭(人员)直接受益。

元旦、春节期间,全省红十字系统开展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系列活动,还准备价值900多万元的冬季防寒保暖用品和年货,组织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农村、企业广泛开展健康义诊、救护培训、心理健康疏导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帮助困难家庭过好春节。

据了解,省红十字会已连续18年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共筹集人道救助慰问物资价值7080多万元,受益群众22.08万户78万余人。其中,省本级共筹集发放款物3552万多元,惠及17.13万户、60.4万人。

福州“民间巡逻队”:让街坊邻里安心过年

即时 | 2016-02-02 15:07

  治安巡逻队队员在人流量大、盗贼出没的地方设置岗点强化巡逻

新华网福州2月2日电(张志滨)白天巡逻,夜里“潜伏”蹲守,既做交通疏导,又抓扒手小偷……2月1日,福州市晋安区长乐中路上,4名治安巡逻队员穿着协警制服,在街上巡逻,让街坊邻里安心过年。

这4名队员来自“社区专职治安巡逻队”,52岁的陈华是这支巡逻队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支巡逻队由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辖区附近的居民组成,最年轻的队员只有20来岁,年纪最大的已临近退休。巡逻队是去年6月前成立的,目前有25名队员。

“最近我们加大巡逻的力度,好让街坊邻里放心过个好年。”陈华告诉记者,队员每天8时30分上岗,夜里要到24时下班。治安巡逻队根据警情频发时点、地点,分别在世欧广场、象园家具、世纪广场公交车站、王庄夜市等7个人流量大、盗贼出没的岗点,安排巡逻队员“潜伏”蹲点。此外,巡逻队员还要负责交通疏导,一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治安漏洞,或者居民有治安方面的反映后,他们收集信息迅速向派出所反映。

有了这支“民间巡逻队”后,附近的居民放心了很多。家住菊园社区的王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说,现在小区附近、公交站等地方经常可以看到巡逻队,心里感觉特别安全。“尤其是到了夜里,以前时不时有人因为喝醉酒吵架、打架,但在最近几个月明显了少了很多。”王女士说,以往春节前,小偷很多,今年有巡逻队在,明显好多了,大家也很放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华说,要多抓几个扒手,好让街坊邻里放心过个好年

“民间巡逻队”的成立,不仅让周边的居民放心,也赢得了象园派出所民警的点赞。据了解,这支“民间巡逻队”的人事和工资等归街道办管理,具体工作安排和管理由派出所负责。

象园派出所所长张雄介绍,巡逻队成立后,辖区范围内的警情明显减少很多,治安也变好起来了。“我们为他们配备了齐全的装备,每周都按照民警的要求进行轮训,还定期请警方高手对队员进行培训。”张雄说。

“老百姓盯的是商品,而小偷盯的是别人的口袋,一眼就能在行人中发现扒手。”巡逻队队长陈华说,巡逻久了,队员们对这一带的环境、人员都非常熟悉。就在前不久,象园派出所内部公布了一则失窃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信息,不到几天队员便在巡逻期间发现了他,随后立即通知办案民警,一起把犯罪嫌疑人控制住。

巡逻队队员们告诉记者,自己就是辖区内的居民,辖区安全就是自家的事。

这两天,福州接连冷风寒雨,陈华和队友们巡逻回来时,个个身上的衣物都被打湿了。“快过年了,我们要多加巡逻,多抓几个扒手,好让街坊邻里放心过个好年。”陈华搓着冻僵的手,喝了口热茶,和队员们围在一起交流下午的巡逻成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位护工大姐在福州的第N个春节

即时 | 2016-02-02 15:05

  陈小容为病人翻身,这样的动作她一天要做五六次。

新华网福州2月2日电(蒋巧玲)猴年春节临近,许多异乡人陆续踏上归途。福建省人民医院门诊楼骨伤一科的护工大姐陈小容却没有买回家的车票。

“去年刚回过家,今年就在这里过啦!”今年40岁的陈小容一头卷发,穿着浅蓝色的护工服,说起话来,笑容里带着友善和朴素的知足。扎根福州13年,陈小容习惯了福州的生活,也习惯了福州的年味。“我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在福州过年了。”陈小容说,印象中至少4-5次,除了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汇镇汇北乡,熟悉的榕城似乎已经是第二故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小容嘱咐组员下楼给病人买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护工王志玉找了几家快餐店,终于买到了病人爱吃的黄瓜鱼。

穿梭在租房和病房里过年

在福建省人民医院门诊楼骨伤一科,陈小容是每个病房的常客,也是病人眼中一张熟悉面孔。

午饭后,病人陆续午休。陈小容走到重症病房,看到19号床的老奶奶一直焦躁不安,示意给她翻个身舒服些。

老奶奶点了点头,陈小容靠着床沿,将双手伸到她的腰下和背下,娴熟地将老奶奶翻成侧卧,然后左手撑着病人的后背,右手将一个靠垫垫在她背后。翻完身的老奶奶眉间舒展,喃喃道:“这样好多了,这样好多了。”

这几天,这个科室的重症病房又住进了两个病人,陈小容的护工小组护理的病人也随之增加到8个。由于护理的病人春节仍需住院,加上去年已经回过一次家,陈小容打算今年留在福州过年。

“过年还和平常一样,我们几个轮班。我住得近,三餐可以回去吃。”陈小容笑着说,护工基本上24小时都在医院里,但是因为爱人会做饭,每到饭点她都会在两点之间来回一趟。“过年也一样,在家里和病房里来来回回也能过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小容为病人翻身。

在城市里找到自我认同感

陈小容的自我认同感来自病人和家属,也来自工作本身。

“她给我照顾得很好哦,我都不想走了。”19床的老奶奶普通话说得不太清楚,却一直拉着她的手。

像这样的老人,陈小容护理过很多,每天除了照顾他们吃饭、吃药、翻身、擦身,还要清理大小便。“擦身冬天两三天擦1次,夏天每天擦1-2次,一次半个多小时。卧床不能动或者大小便失禁的,小便用输尿管,大便就在床上垫尿布,拉了就卷起来换掉。”

作为一个老护工,每一个动作要领她早已烂熟于心。但第一次接触护理病人时,她几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更羞于向别人提起工作。

“第一次做了21天就跑掉了,太苦太脏,受不了。”2002年,27岁的陈小容因为亲戚介绍,来到福建省人民医院当护工,但很快被这种苦活吓怕了。在外兜兜转转半年,因为没有合适的工作,她不得不回到护工的岗位,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3年。

“其实这个活除了脏一点累一点,其他都挺好,工资有保障,医院环境也好。后来我就慢慢习惯了,就像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小孩一样。”陈小容说,整体护理护工每天的工资是150-180元,除掉公司抽成,每个月有4000元的保底收入,这不仅让她保障了自己的生活,也让她能按月给家里寄钱。而更重要的是,照顾病人得到的认可,也让她慢慢对自己有了认同感。

现在,陈小容加入了福建瑞泉护理服务有限公司,十几年的护理经验使她得以担任组长,并带着3名护工,承担了整个骨伤一科的护理工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回到家中的陈小容,吃完饭就准备赶回病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回家和爱人一起吃饭,是陈小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

最大的心愿是把女儿接来过年

护理工作虽然让陈小容在城市里扎了根,也让她实现了自我价值,但也让她心里留下一个很大的遗憾。

“出来工作十几年,女儿从小就留在家里给爷爷奶奶带,现在跟我们很疏远。”说起在老家念书的女儿,陈小容十分无奈,她说女儿今年读高三,性格内向,跟自己的关系并不亲近。而护工是需要24小时照顾和陪护病人的工作,极少有时间陪伴家人,这种长期的矛盾让陈小容无法兼顾家庭,更无法参与女儿的成长。

“今年过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女儿接到福州,一家人吃个团圆饭。”陈小容说。

在这座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陈小容也有着自己的期待。陈小容现在的“家”住在离医院两百米的一座旧民房里,与他人合租的80平米小三房,月付租金1000元。因为回南天,墙上和地板上渗透出密密的水珠。

这里地方虽然不大,屋内也显得阴暗潮湿,但她每天都能穿过楼下的菜市场,穿过狭窄的楼道,在这里吃上丈夫做的热饭热菜。只是陈小容心里也有一个“买房梦”,希望有一天在福州也能住上自己的房子,成为真正的“市民”。

厦航空中乘务员“春运”里的一天

即时 | 2016-02-02 15:02

  2月1日4时45分,张悦在上班路上。

张悦,黑龙江人,1999年到厦航工作,现是厦航空中乘务部的一名乘务班长,丈夫是厦航的一位空警,结婚后张悦只有一次大年三十在家度过,一对龙凤胎宝宝,由她父母照看。

“春运”期间,旅客多,任务繁重,乘务工作非常辛苦。“虽然每天起早贪黑一直重复这项工作,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不能怕苦、也不能怕累,”张悦说,“乘务工作不仅仅只是端茶送水那么简单,它需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应变能力,还要有诚心、耐心,为旅客提供精、尊、细、美的服务。”从事飞行工作16年来,她一直热爱着这份工作,还常常与别人分享飞行经验。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1日4时左右,张悦出门前在家里化妆。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1日,乘务长张悦(左二)与MF8073航班乘务员在乘务资源处进行航前准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1日,MF8073航班乘务长张悦在飞行中为旅客介绍旅客乘机安全注意事项。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1日11时,乘务长张悦在MF8073航班上为乘客提供饮料。新华社 记者 林善传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月1日19时,张悦和乘务组的同事结束一天的忙碌,挥手道别。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一封感谢信 一段列车服务情

即时 | 2016-02-01 17:00

感谢信

东南网2月1日讯(本网记者 郑思楠 通讯员 刘虹 任依国)1月30日,福州客运段成都车队收到一封感谢信,感谢该段成都八组列车员的热情服务。收到感谢信,车班人员有些意外,作为列车服务员,他们每天迎来送往不知道多少旅客,服务过的重点困难旅客不计其数,但这次,旅客送来感谢信,言辞中充满感激,一封手写稿纸信却令他们感动了。

据了解,送来感谢信的是一位叫赵志刚的越战老兵。1月27日,赵志刚乘坐乘坐成都八组值乘的K392次列车从福州回老家汉中,因未购买到卧铺票,想上车后看能否捡漏。但没想,春运期间硬座车厢都人多为患,加上自己身体患疾,实在无法承受长途颠簸,于是,他就找到了9号车厢列车员,出示了随身携带的伤残军人证,希望列车员能帮助补一张卧铺。列车员在了解到赵志刚的实际情况后,先临时安排老赵到旅客相对少的车厢就座,同时通过对讲机了解车上卧铺使用情况。过了1个小时左右,列车员在车上卧铺有空位时,及时帮这位越战老兵补上了,帮他拿行李安顿好,列车员细心的照顾让赵志刚感动不已,回到家中之后,就写下了《人民列车为人民》的感谢信。

感谢信:

人民列车为人民,2016年1月27日,我们乘座福州至成都392次列车,上车后由于春运回家旅客较多,但车组工作人员热情洋溢接待,耐心服务,特别重点旅客乘车困难,求车长或乘务员,都是想尽快千方百计,有求必应,尽快解决,使他们愉快度过旅行之旅,车长林同志在人多比较拥堵的情况下,逐节车厢进行巡察,解决突发,人民车长心里装着人民。我们表示对这列车、车长及工作员表示感谢!……所以再次表示感谢!……

福州火车站改退签窗口售票员作业:票房里的“一捻红”

即时 | 2016-02-01 16:59

售票员们使用的钢针

东南网2月1日讯(本网记者 郑思楠 通讯员 张贵锋 王婷 江曲)“一捻红”是洛阳牡丹中的古老品种。在它那浅红色的花朵上,常有深红的一点,好像是有人在花瓣花叶上用手指头轻轻捻了一下似的。春运期间,售票员的作业量随着客流的增长“水涨船高”,在福州火车站售票房里,年轻的改退签窗口售票员们称自己是“一捻红”。这是怎么回事呢?

改退签窗口的姑娘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已经在票面上盖了红色的印章,旅客却突然改了主意,不办理改退签了,又担心盖章后车票会失效。这时候,姑娘们总是毫不犹豫地用大拇指捻去印章。捻得多了,又腾不出空来及时清洗,手上自然印记斑斑,连指甲缝里都有残留的红色印泥。起初,来自河南的售票员任紫东说自己是“一捻红”,后来,大家了解“一捻红”是牡丹中的名贵品种后,越来越喜欢称自己是“一捻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创可贴是必备的

24岁的售票员卞晓玲就是个“一捻红”。 卞晓玲是个爱漂亮的女孩子,她有一双修长、纤细的手,平时涂抹护手霜,休假时也做美甲。但春运期间,这双手不仅经常被红色印泥染得有几分“一捻红”的感觉,还偶尔会被近10厘米长的钢针刺破。

卞晓玲在福州站改退签窗口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动作不够熟练、业务不够精通,碰到人多的时候,窗户外面全是挥舞着钞票、身份证的手和一张张焦急的面孔。旅客急,卞晓玲更急,穿针引线把旅客退票穿到一起的时候,常常被钢针刺破手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知不觉间,姑娘们成了“一捻红”

有一次,卞晓玲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和旅客交流,锋利的钢针从拇指外侧穿过,痛得卞晓玲大叫一声,眼泪瞬间掉落。用力一挤伤口,绿豆般大小的血珠冒了出来。“闺女你别着急忙慌的,慢一点没关系!”窗外,购票的老大娘满脸慈祥与关切,让卞晓玲倍感温暖。用力把血挤干净,冷水冲洗一下,然后贴上创可贴,卞晓玲忍痛继续卖票。

几个月过后,随着业务越来越熟练,卞晓玲轻易不会被刺破手指。但春运期间,她的手指又过上了苦日子。有时候碰到一家几口人退票改签,心急的卞晓玲为了节约时间,老是想一次把几张票穿起来。票质又硬又厚,钢针容易打滑,每次被刺破流血,这个姑娘总是用最快的速度止血、包扎,然后继续作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姑娘们早已熟能生巧

1月25日,春运第二天。旅客从四面八方涌来,福州火车站人潮涌动。售票大厅里,退票改签的旅客多了起来。售票员陈封榕聚精会神,舞动着灵动的双手进行着退票作业,桌面上,被针线串起的车票越来越厚。

春运开始后,车站将退票改签窗口由原来的六个增加至九个、12个,不停地在动态调整。连日来,退票张数接连突破两千张、三千张关口。

每当拿起锃亮的钢针穿票时,她的动作就会慢下来。“一般最多一针穿三张票,蓝色磁性车票硬度较大,票面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袖口最容易磨损,大家都戴着袖套

不经意间,小姑娘皱起了眉头,“扎票时动作要慢些,”陈封榕晃了晃绑着创可贴的食指,她将食指和中指叉开夹住车票,钢针从反面穿了上来。“前几天,改签退票的旅客比平时增加好多,一着急,动作变形,钢针打滑了,食指被扎得好深、好痛!”

在退票改签的高峰期里,陈封榕每天要接待近千名旅客,较平日翻了一倍。除了正常的退改程序,她还要给旅客当好“参谋”,当旅客需要变更旅程进行退票改签时,专业的意见会让旅客多一份选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售票员要帮旅客回家提出专业的意见

“同志,我误点了,赶不上重庆车了。能想想办法吗?”元月25日,窗口外,一位五旬左右的瘦黑汉子在焦急地求助:“在福州打工,回家过年,买这张票不容易啊!”

“开车后好像不能退了。”边上的旅客劝说道。“我是到重庆的K804次卧铺票,老板帮我上网抢的。我都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说到这里,汉子的眼眶红了,声音有些哽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窗外是归心似箭的旅客,姑娘们累并快乐着。

“先别急,让我想想!”陈封榕的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转动。“有了,K804次到武夷山站是晚上11点,再买一张最近一趟开往武夷山站的Z60次,到武夷山晚上9点多,赶得上。”

此时,Z60次开始放检票放客了,时间很紧,陈封榕比这名旅客还着急,鼻尖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哒哒哒”的键盘声在嘈杂的售票厅里显得格外悦耳。

“谢谢,谢谢。”当旅客接过窗口里递出的车票时,忙不迭地道谢离去。

永安车务段三明北站90后党员倾情服务春运

即时 | 2016-02-01 16:53

客运值班员许琳琳告知旅客车次信息。

东南网2月1日讯(本网记者 郑思楠 通讯员 陈丽华 陈莉)在繁忙的春运一线,为让在外游子顺利返乡过年,广大铁路职工扎根岗位、吃苦奉献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永安车务段三明北站,有这么一个独特的群体,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她们独特的服务方式,谱写了2016“安全、方便、温馨”的春运一线美妙乐曲。她们就是五位客运“90后”党员姐妹。

“温馨”大姐-客运值班员许琳琳。作为一班之长,她每天巡视于进站、站台、出站、售票、综控等各个岗位,通过落实“三多”服务要求,帮助更多旅客踏上平安回家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客运综控员李云在综控室细心发送每条客运指令。

“安全”二姐—客运综控员李云。她从事车站客运综控工作,每天工作在不足20平方的综控室里,守着6台电脑,盯着28个电子墙,发出包括列车到达通知、检票提示等信息在内的2000多条指令。工作尽管繁杂,但她每天都尽职尽责核对计划,加强与行车及客调、列车长联系,对客运闸机,信息屏、广播全方位操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做好客运“三控”工作,把好自己岗位的安全关,为保障旅客乘降可控有序起到了车站客运“总调度”的作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迎春花”服务台客运员谢凤银在而心解答旅客咨询。

“爱心”三姐-“迎春花”服务台客运员谢凤银。作为车站的形象使者,服务好重点旅客是她的主要工作职责。在车站能经常看到她用轮椅帮助身体不便的旅客进出站、解答旅客咨询、帮助找回遗失物品的身影。1月24日上午,她在候车室了解到一个老人丢失了一个装有535元现金、身份证和车票的钱包,她一边通知车站广播寻找,一边帮老人在行李箱内寻找,在她的帮助下,老人顺利找到钱包。前两天,她还帮忙把旅客列车上交接下来的待产妇女送到医院,使得母子平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售票员李毛生病仍坚守岗位。

“服务”四姐- 客运售票员李毛。 售票员是考验技术和耐性的岗位。在客运高峰期,有些旅客在没有买到自己满意的火车票,会言辞激烈,她每次都会耐心劝解旅客,尽全力帮旅客查询车票甚至帮助他们中转旅客列车。“给我一张去福州的”,“去湘潭怎么转车”,“我要把车票改到明天再走”在如此繁多的条件下,她总能微笑服务,在弹指间去完成一个又一个旅客的要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客运员汪婷出站口帮助老年旅客过闸机。

“业务”小妹-出站口查堵客运员汪婷。她是外表男孩子内心温柔的沙县小姑娘,她还是个语言高手,在平时工作中,她把自己的语言功底发挥到极致,操着不同的语言服务各类旅客,用诙谐地道的语言在方便了他人。她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业务学习孜孜不倦,她在补票方面也是个高手,她在出站口上班时认真做好查验车票工作,她的“一看,二比,三查”的补票方法,使得她连续三个季度成为车站“补票状元”。

三明北站客运二班的“党员五姐妹”,在这个人山人海的春运里,为了万众旅客的“安全、温馨、方便”出行倾情付出,她们的青春活力、无私奉献俨然成为闽中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群众心中的好村官王长勇:党员要有担当

即时 | 2016-02-01 09:58

  王长勇(左二)在村“三合一”大会上。

东南网2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郭斌 文/图)

落后村的成功蜕变

走进福清港头镇草柄村,宽敞的道路,美丽的公园,和谐的氛围……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邻里纠纷多,基础设施差,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被人戏称为港头镇的“西伯利亚”。“草柄村这些年的变化离不开我们的村支书王长勇。”70岁的村民王钦清感激地说。

草柄村曾连续多年未发展党员,连续三届选不出村支书。2000年,应乡亲们要求,在外经商的王长勇回村参选村党支书。

上任后,他首先借鉴公司管理理念,建立决策执行分离的“三合一”会议工作机制。村里每项重大决策都要由党员代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参加的“三合一”会议通过;每一个项目的执行,也由“三合一”会议民主推举党员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有专长的村民组成理事会管理运作,“三合一”会议负责监督审计。

王长勇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16条村规民约,大到对计生户的扶持,小到对喜事菜单、丧事花圈的限制等等都有明细约定。有了行为规范,村里风气渐渐好转,好人好事逐渐增多。如今,每年中秋节,村里还会举办百家千人宴,表彰五好家庭、好婆媳、好妯娌等楷模。在榜样的带动下,10多年来村里未发生一起司法纠纷。

“违反村规民约的事,不能拖延解决,否则就会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王长勇说。村里规定,建新房时,要退离马路1米,但是,一位村干部只退了60厘米。王长勇得知,立刻找到这名村干部做思想工作。这位村干部想通后,第3天就主动把超出面积拆除,并向后退了1.1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群众心中的好村官

王长勇说:“当村官要有定力,定好的制度,坚决执行,任何人求请,一步也不能退让。”

建新房必须经过村“三合一”大会批准。一户村民趁王长勇出差,违规在不允许建房的承包地上抢建。王长勇出差回来时,已经建了一层。按规定进行拆除时,这家的阿婆躺在地上大哭,她想不通:“王书记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拆我的房子。”事后,王长勇考虑阿婆家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心情,经“三合一”会议同意,优先批给阿婆两个儿子宅基地建房。现在,阿婆全家都住进新房,对王长勇十分感激。“执行规定不能讲人情,但是具体处事要考虑老百姓的需要,给群众温情。”

2003年,草柄村规划建30亩的龙湖公园,涉及4座祖祠、46栋百年旧危房和几十座老民宅。村里侨胞很多,使本来就不简单的拆迁更加复杂。他召开全体村民代表、党员、村干部会议,按照村规民约,积极动员村民将旧房无偿缴给村集体,他负责妥善安置拆迁村民的住房。同时,他带头拆迁了自家的祖宅,并发动全村乡亲做好海外乡亲工作。通过3年艰苦不懈的工作,300余户村民先后在自愿捐房协议书上签字,实现了“零补偿、零上访”,同时村民还自愿捐款1000万元资助公园建设。

村里有个村民有精神疾病,他的老母亲没办法管他。王长勇就自己出钱把他带到福州治疗。现在,这个村民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能帮助老母亲干农活。有个村民为了表示谢意,杀了自己养的一只鸭子送给王长勇。当时市场番鸭一只150元,王长勇付了200元,并在村民大会上说了此事,禁止村民再送礼物。

他还组织全村乡贤自愿出资成立扶贫基金会,通过民主程序无息借款给村里需要创业的贫困户。

在王长勇的带领,草柄村成了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王长勇本人也被评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福州市第三十三届劳模。

机修工林秀椿:把小作坊做成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即时 | 2016-02-01 09:00

   一个机修工的坚强智造

  林秀椿在琢磨新的发明。

东南网2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实习生 郑薛飞腾 通讯员 林剑冰 文/图)从外观看,莆田市坚强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显得有些寒酸:村道边一间铁皮房,没有现代化的厂房和生产线。但是走进企业,墙上满是一张张发明专利证书,地上满是畅销国内外的先进机器,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凭着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机修工出身的林秀椿,硬是把这家小作坊做成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机修工造出先进切带机

车间里一台台崭新的机器,正在做最后的调试,然后,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这些机器是林秀椿创业后一直钻研的产品——切带机。切带机是纺织、鞋服、箱包等企业常用的加工机器,用切带机可以把布料裁切成圆形、锥形、胡须形等,而后成为服装、运动鞋、背包等物品的配饰。

林秀椿研发切带机,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父亲是一家服装厂工人,年幼的林秀椿对厂里的各种缝制机械十分好奇,经常研究。长大后,林秀椿如愿成为服装厂的一名机械维修工,对行业内所用机器熟门熟路。在工作中,他发现了原有的切带机存在不少缺点。“老机器功能单一,只能切断,不能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款式,还需要人工修剪;另外,老切带机损耗大,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影响生产。”林秀椿说。

能不能生产一台适应鞋服工厂需求的先进切带机?带着这个念头,林秀椿从一名机修工转型为技术研发人员,花费大量心思琢磨新机器的制造。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他终于制造出第一台先进切带机。反复试验成功后,2010年,林秀椿回到家乡仙游县枫亭镇,创办坚强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把技术成果变成自己的创业项目。

“我们的机器优势很突出:价格是老机器的70%;能加工的款式多,节省人工;性能也更加可靠。”林秀椿说,这台机器在鞋服、箱包产业发达的温州、义乌、广州、福州等地很受欢迎。“福清市、仓山区很多鞋厂专门生产‘人字拖’,原来两条关键的鞋带要靠人工剪,我的切带机可以自动裁切,所以卖得很火。”林秀椿说,他的产品最远卖到了印度、越南等国家,单种机器销量至今已经超过1000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获得23项授权专利

从车间来到办公室,林秀椿小心翼翼地拿出厚厚一叠专利证书,这是他最珍视的核心竞争力:一共23项授权专利。其中,有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型专利和11项外观设计专利。此外,仍有6项专利已经提交申请,正在等待审核。这些专利技术的背后,是林秀椿对革新切带机性能的不懈追求。

“第一代机器毕竟有局限性,所以在热销的同时,我又启动对第二代产品的研发。”林秀椿说,第二代产品的目标是提高裁切原料的长度和宽度,并增加款式,而这给机器的驱动技术带来了新挑战。“在研发二代产品时,开始我沿用的是第一代产品的链条驱动技术,试验了几个月,裁切误差一直在3%左右,始终不能控制在1%以内。”林秀椿回忆说,在尝尽了无数次苦果后,他差一点要放弃了,最终找到了驱动技术的短板,把链条驱动变更为更先进的齿轮驱动。“做研发,就是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机会!”

每一张专利,都凝结着一次提升。林秀椿介绍说,根据裁切款式的不同,此后,他又研发出几十款拥有专利技术的裁切刀,使企业的产品销售局面从原来的单纯销售切带机转变为机器、刀具销售的并驾齐驱。“莆田本地的新飞天鞋业、双凤鞋业等大企业,还有惠安县的童鞋工厂,一般购买10多台切带机就够了,但对裁切刀的需求量是源源不断的,每个企业一年起码要买走几十套裁切刀。”林秀椿说,专利技术刀具,已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一张张专利证书,给坚强缝制设备公司带来了大步向前的动力:企业先后获得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还因此获得30万元的奖金;同时,凭借专利证书,林秀椿还从银行申请到4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政府提供贴息支持。

借参展向智造升级

自从2011年首次参加“6·18”后,坚强缝制设备公司从此成为这项科技成果交易盛会的常客。林秀椿说,通过展会,他不仅为产品找到了更广阔的销路,而且还在与智能型企业的对接中,实现了由制造向智造的飞跃。

一辆锈迹斑斑的皮卡车,虽然到了报废的“年纪”,林秀椿却不舍得将其丢弃,而是作为创业“元老”一直保留下来。“刚刚造出第一代切带机的时候,产品销售全靠开着它跑工厂。”林秀椿回忆说,每到一家工厂,必须一遍遍给对方演示机器的具体使用方法,以此打动买家的心。“有时一天跑了20家工厂,能有一两家下订单就很不错了。”如今,坚强缝制设备公司在业界已经小有名气,每年通过“6·18”等大型展会就能接到足够的订单。

目前,林秀椿正全神贯注研发第三代切带机。在车间里,记者看到了第三代产品的样机——与前两代产品最大的不同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我在参加‘6·18’展会时,与一家智能化服务企业实现成功对接,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林秀椿介绍说,第三代切带机实现智能化控制后,可以增加多种自动提示功能,进而能省下不少人工。“原来一台切带机需要一个人专门操作,时刻守着;升级为智能切带机后,一个人可以值守几台机器,劳动效率大大提升。”现在,第三代切带机正在解决仪表盘的温度适应问题,推向市场已经指日可待。

“我还想给切带机加入语音提示功能,此外,准备尝试增加遥控功能……”一台洗衣机大小的切带机,承载着林秀椿火热的创业激情和孜孜不倦的研发动力,推动着一家小作坊成长为专注智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长汀汀州镇 “四送”活动帮扶困难群众

即时 | 2016-02-01 08:54

东南网2月1日讯(福建日报 陈天长) 1月31日,长汀县汀州镇南门社区困难居民王金水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他当上了环卫站保洁员,月薪1000多元,不用再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了。

1月27日,汀州镇党委书记包武卫来到王金水家,了解到他长年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当即联系环卫站,让站里为其安排一个保洁员岗位。看到王金水家电线老化,没有安装自来水,包武卫又自己掏钱,联系县里供电、供水部门,帮其更换电路、安装自来水。

2014年起,汀州镇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送平安”活动,采取走访和调查等方法,对全镇居民生活情况进行摸排,重点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进行调查核实,建立困难居民台账,安排每位镇、居 (村) 干部和县、镇人大代表与重度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户等结对帮扶。去年,该镇摸排出重度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户等403户。截至今年1月31日,这403户困难群众都得到了各类帮扶。

浦城县委书记黄书荣:“齐心协力,一定能把生活过好”

即时 | 2016-02-01 08:53

浦城县委书记黄书荣冒雨走访定点挂钩帮扶的贫困村,了解困难解决问题,为贫困户鼓劲——

“齐心协力,一定能把生活过好”

  在贫困户邱莜兴家,黄书荣(左)询问其鸭蛋的销售情况。

东南网2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王树瑜 文/图)浦城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福建的“北大门”。该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南方林业重点县,丹桂、灵芝、薏米、山茶油、优质大米是其五大特色农产品,当地丹桂、薏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县虽被评为“中国丹桂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不充分等原因,被确定为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近年来浦城县在省市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与挂钩帮扶下,重抓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通过采取对接项 目科学扶贫、点对点精准扶贫、民企联村社会扶贫等措施,“输血”与“造血”并重,让群众得到实惠。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五保、低保方式予以保障;对有劳动能力的,根据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因户因人施策。加大整村帮扶实施力度,96个县直单位联系100个村,82家民营企业与70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全县党员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通过努力,全县贫困人口由201 1年底的3.08万多人降到201 5年底的1.23万多人。

1月27日,浦城,气温4摄氏度到9摄氏度,雨水连绵不断,更增寒气。上午8时许,县委书记黄书荣拿起雨伞穿上解放鞋,冒雨前往管厝乡党溪村。当天,他要走访该村几户贫困户和县里惠农企业。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驱车40多分钟后,黄书荣一行来到党溪村贫困户邱莜兴、王金香夫妇的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书记,上次你来,我竟然不在家。”见到黄书荣,邱莜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关系,你有事情忙,这是好事啊!”黄书荣宽慰道。原来,党溪村是黄书荣定点挂钩帮扶的贫困村,而邱莜兴一家是其挂钩帮扶对象。只要来村里,黄书荣总要到邱莜兴家里坐坐。

看到邱莜兴一家已经开始准备年货,黄书荣很高兴。“去年的收入情况怎么样?”他笑着问。“我们家去年收入四五万元。”邱莜兴伸出手指,详细地介绍说,他家养了600只鸭子,种了30多亩烟叶和烟后稻……“鸭子现在的价钱不是很好,是不是这样?”黄书荣对市场行情了然于胸。“是啊,一只才卖十七八元。不过,鸭蛋的价格不错,一公斤12元。我家鸭子一天能产三四公斤蛋,这方面的收入还行。”邱莜兴回答。“那很好啊!不过,你也不要把鸭蛋都卖了,留些给自己和家人补补身体。另外,如果遇上什么难事,可及时向我反映。”黄书荣拍着邱莜兴的手再三交代。看到邱莜兴的孙子,黄书荣打趣道:“现在放开二胎了,你儿子儿媳有没有打算生第二个啊?”“现在生活好多了,我就动员动员他们看看。”王金香笑得合不拢嘴。

离开邱莜兴家,黄书荣来到贫困户李春廷家。李春廷的小儿子李强在一次意外中落下后遗症,腿脚不便。得知李强只是耕种3亩多地,黄书荣皱起了眉头:“这些田的粮食只够自己吃。如果要想把生活过好,还得多做些努力。”他向村干部询问是否有保洁员等岗位,让李强一家增加些收入。没等村干部回答,李强就说:“我的脚,一到下雨天就痛。”“脚痛该治就要治,不过,能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我让村里帮你,看看有什么适合你的岗位,但你自己也要努力。”

除了贫困户,黄书荣还惦记着村里防洪堤的建设。“村里原先的防洪堤等级不够,遇到大暴雨可能扛不住。安全没有保障,百姓何来安居乐业?”踩着泥泞的沙土,黄书荣来到即将竣工的党溪防洪堤的河床边。“施工队是哪里的?”黄书荣问。“技术人员是从浙江请来的,工人都是本村的。”村干部回答。“防洪堤本身就是造福工程,建设过程又可以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很好!”黄书荣点点头又问,“精准扶贫,村里还做了哪些工作?”“我们考察了附近的县市,发现黄梨的经济效益不错,又符合我们这边的水土。我们打算种植1000亩,现在已经种了400亩。至于收益,村里和村民四六分成,村民占大头。”村干部说。听了介绍,黄书荣激励说:“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就要大胆谋划大胆争取大胆去做。”

离开党溪村,黄书荣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到浦城县木樨园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立足浦城的特产,生产桂花糕、薏米糕等系列产品。“感谢你啊,徐总!”一见面,黄书荣反而感谢起公司总经理徐良华。原来,该公司通过闽台合作,在高山区、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就业;不仅派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种植薏米等特色农产品,还在收购农产品时对贫困户上浮收购价,收购价比普通农户高10%以上。

在生产车间,徐良华向黄书荣展示了前段时间刚开发的新产品——桂花干品、薏米速溶片等。“我们还指导农民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长杆白菜,亩产高,种植期短,额外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徐良华说。“这很好!公司发展了,农民也富裕了,大家都好!”黄书荣不停地点头。

铁路女职工怀孕仍坚守春运岗位 害喜忙得忘记吐

即时 | 2016-01-31 11:25

铁路女职工怀孕仍坚守春运岗位 害喜忙得忘记吐

  铉琴帮助旅客拿行李

昨日,福州的天空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寒风依旧。即便天气寒冷,也抵挡不住在外漂泊多年的人们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脚步。站台上,气鸣声响起,火车陆续进站。客运值班员铉琴在检票口前等待对讲机中传出可以开闸的声音。

时刻注意旅客安全

当天中午12点半,第一候车厅里早已座无虚席,每个座位的边上都放着大大小小的行李,一眼望去,熙熙攘攘。此时,开往成都的第一检票口的大屏幕上,显示着13点37分开往成都的列车正在候车。然而,不少旅客已经迫不及待地背着、拖着行李站在了检票口前。客运值班员铉琴巡视着检票口前的旅客,等待对讲机中传出可以开闸的声音。

就在此时,一位40多岁的旅客刘先生(化名)走上前向铉琴寻求帮助,“我父亲90多岁了,他走路不便,可以先让我们进站吗?”在靠近检票口的座椅上,铉琴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铉琴抬头看了看大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是12点40分,距离检票还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于是,她拉开通道上的栏杆,慢慢地将老人扶起。

刘先生费力地将用麻布袋装的几十斤重的行李扛在肩上,将车票递给了铉琴放进自动闸机。而后,老人则在家人与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向站台。“你们先站在黄线外等候,几分钟以后车门开了就可以上车了。”站台工作人员嘱咐道。

随着,检票时间的临近,部分旅客已经按耐不住,开始慢慢向前拥挤。这一趟开往成都的普速列车大约有1700人,由于当天地面返潮有些湿滑,铉琴在候车厅里反复巡逻,时刻注意着旅客的安全,同时,也注意着自己的脚下。因为她已经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前三个月对于孕妇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500毫升水都喝不完

春运开始前,怀孕的铉琴就已经提前进入“备战”状态,每天早上7点到单位,先是了解当天的列车时刻表以及天气情况。昨日,地面返潮湿滑,铉琴在各个候车厅里放置了提示防滑的牌子。

昨日下午3点多,开往重庆北的列车开始检票。一位背着小孩,两手拿着行李的旅客将车票递给铉琴。铉琴帮她放进自助闸机后,接过她手上的行李与她一起到站台上等候列车,“慢点,小心地滑。”

“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都不会用闸机,所以都是我们一张张帮他们把车票放进闸机里。遇到那些行李多的旅客,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搭把手,因为我怀孕,所以只能帮忙拿一些轻便的行李。”铉琴说。

春运期间,铉琴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全部候车厅的检票安全工作,确保检票口通道顺畅,不发生踩踏事件。一整天坐下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半小时,在候车厅里总能看见她来回走动的身影。休息室的桌上摆放了一个500毫升的保温杯,但铉琴却极少坐下来喝口水,一瓶水一天都喝不完。天气冷,喝水少,她的嘴角都开裂了,一说话还隐隐作痛。

怀孕三个月,铉琴工作服的最后一粒扣子已经扣不上了。站在检票口前,她突然感觉胃有点难受,嘴里有些酸,想吐。但对讲机又响了起来,“铉琴,请到3号候车厅来帮忙下。”铉琴捂着嘴,忍了忍,向3号候车厅走去。“忙起来后,我也忘了想吐的感觉,然后就忍过去了,没有吐。”对怀孕的铉琴来说,平时在家中害喜是比较经常的,但上班的时候一旦忙起来总能忍过去。“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家里的时候,因为害喜,我吐得很厉害,可能是因为在家里比较放松。上班的时候精力集中,忙起来注意力转移,倒也就忍过来了,一次也没吐过。”铉琴说。

(东快记者 徐昕昀/文 刘兴/图)

探访福州南火车站行车室:春运战场的“春晚导演”

即时 | 2016-01-31 11:24

福州新闻网1月3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谢星星)昨日是今年春运开启后的首个双休日,面对汹涌而来的春运大军,主要负责动车组客流的福州南火车站如何在有限的股道内“消化”大量动车组列车?记者昨日走进福州南火车站指挥列车安全运行的中心—行车室,这里的值班员不在候车大厅,也不在车厢,更不在乘客的眼里,但他们通过调度指挥让一趟趟动车安全运行,导演着春运战场的特殊“春晚”。

一字排开的电脑显示器、紧靠一旁的电话台、桌上整齐排列的鼠标、墙上不断跳动的监控视频……刚推开行车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冰冷的机器和令人眩晕的数字。在行车室中央,今日的白班值班员罗来朋正在孤军奋战。只见他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还不时快速切换,右手熟练地在鼠标键跳跃,“铃铃铃”“D2323次信号已准备好,请发车。”电话铃声和对方工作人员的呼唤应答声此起彼伏,交织成的紧张氛围让人不禁屏住呼吸。此时是上午9时许,是罗来朋最忙的时间段,也是福州南火车站动车出入最频繁的时间段。

一趟动车是否发生晚点、何时可以进入车站、停在哪里、设备是否正常、信号强弱如何、何时又能发出……通过各类数据掌控每趟动车的运行状态,并对动车所、信号员等岗位发出指令,确保所有动车有序安全运营,是罗来朋的工作。

福州南火车站春运高峰期一天有近50趟动车进出,最早的趟次4时56分要从动车所调出,次日凌晨1时30分左右,行驶了一天的动车组列车还要驶入动车所进行设备检修与维护。而在动车组入库后至出库前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值班员也不能休息,还要协助设备管理单位进行天窗等设备检修,维护铁路设备安全。几乎24个小时里,值班员都奋战在这场旅客看不到的春运战场中。“每一句话和每一条指令都要准确无误,否则一趟列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罗来朋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紧盯着电脑屏幕的各类数据,最轻的就是出现事故苗头,重的就是发生事故。

虽然罗来朋坐在办公室里,但他最怕的是恶劣天气。“有些列车可能会因天气原因晚点,行车计划被打乱,而地面信号又看不清,全靠人工实时传递。”罗来朋严肃地说,决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记者了解到,福州南火车站有4名值班员,实行白班夜班轮岗制,每轮仅一名值班员工作。为保障工作质量,值班员工作时刻被录音笔监听,且规定不准携带手机,“在这里,什么都要靠自己。”罗来朋说,他们吃饭和上厕所都只能利用工作稍微空闲的间隙快速解决。

罗来朋是个来自江西的小伙,尽管向莆铁路让回家变得容易,但他却很少回家。每年春节,他都和同事坚守在岗位,仿佛铁路的“春晚导演”一般,指挥操控着电脑屏幕里花花绿绿的线段、纷繁杂乱的数字、操作台的各式信号和应答、条条股道和钢轨、帅气和谐的动车……他们用责任导演着春运战场里的“春晚”,尽管没有观众,但一趟趟动车载着旅客安全回家便成了最响亮的掌声。

苏学工:一辈子与“工”结下不解之缘

即时 | 2016-01-29 17:30

春运人物三

苏学工:一辈子与“工”结下不解之缘

苏学工说,他从小就喜欢上汽修专业,认为一辈子与“工”结下不解之缘。

东南网1月29日讯(本网见习记者 林先昌)还未见到苏学工本人,听说了关于他各种专研汽修技术的小故事。“为了更好对汽车进行检修,他自创动态检测法,模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零部件运行的状态,找到问题症结。”同在一家公司,师兄甘联伟对苏学工如此评价道,“技术精湛,为人善良,大家都很佩服他。”去年底,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苏学工“爱岗敬业汽修工楷模”,可谓是实至名归。

日前,记者在漳州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修理厂里见到了苏学工。

没有春节的概念,连“祖师爷”级修理师傅春节也要值班

苏学工是漳州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一名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谈起“学工”这个特别的名字,他介绍说,上世纪60年代,社会掀起农业学大寨、学工、学农的浪潮,父母就给他取了个“时髦”的名字“学工”,他弟弟自然是“学农”了。

采访当天,苏学工穿着公司的工作服,干净整洁。他话不多,有时还略显“腼腆”。对于快到来的春节,他并没有过节的气氛和概念,他说“越是节假日,越不能休息。”

去年的春节几天,他是在修理厂度过的。“春节期间,有些外地的维修工回家过年,但是车辆维修的工作可不能停下,一些属‘祖师爷’级的老师傅也出马加入修理工作。”该修理厂相关负责人朱智溪对记者说道。

甘联伟比苏学工早进入公司,苏应喊他为师兄。“在维修技术上,学工技术扎实,比我强。”甘联伟说,他从长运集团派驻到这个修理厂,从上到下都服他。

据了解,苏学工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车辆检测技术,熟悉各种车型结构和特点,参加各类技术培训,掌握技术要领,结合工作实践积累了很多丰富经验。近几年,随着公交车淘汰更新,车型变化较大,数量亦日渐增加。“面对这些新形势,苏学工仍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游刃有余地把好安全检测关。”该修理厂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钻研自学,汽车维修模拟动态空间检测法

苏学工自己说,他从小就喜欢上汽修专业,认为一辈子与“工”结下不解之缘。在他的办公桌上,满满累着一大摞车辆记录档案。“做好每辆车的维修记录台账,做到一车一档。”苏学工说道。这个小小的台账可有大用途,它记录着每台车辆维修的时间、原因,各种技术数据等资料,配合修理厂的技术员做好车辆维修工作的过程检验,保证车辆隔日能正常运行。

苏学工的同事介绍说,他工作中很严格,没有一丝马虎心态。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经常与各维修小组成员互相学习探讨专业理论知识,在接到车辆临时故障中途抛锚时,及时组织人员、材料上路检修,让车辆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行。

另一同事说,每到年底车子要年检维修时,苏学工就和大家一起加班,组织材料等。在车辆新旧替换,新车到来时,要验车验证,如有质量问题及时向厂家、服务站反映,做好“三包”索赔工作。

“这些虽看似日常繁琐工作,但是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还是要用心、认真。”朱智溪如此评价道。

自己不抽烟,口袋里揣着一包烟

苏学工不抽烟,但是口袋里却揣着一包烟的习惯伴随了他很多年。说起这个习惯,他直呼“抽烟对健康不好,这只是我多年的习惯,便于和大伙交流”。

在修理厂工作,需要经常要与驾驶员打交道,这也是门学问。处理不好,时常还会发生“告状”、“投诉”事件。朱智溪说,以前经常发生驾驶员不服修理厂检测员的修理意见,而引发矛盾,去投诉。“苏学工到我们厂里后,他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良好交际能力,都能说服驾驶员,没有发生哪个驾驶员去投诉的事,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朱智溪说。“别小看这包揣在兜里的烟,确实便于与驾驶员交流。”甘联伟如是感慨道。

“同驾驶员沟通,把道理说通,把出故障的地方分析清楚,他们都会理解的。”苏学工说道,“我只是在本职工作上用心去做,为做好漳州市区400多部公交车辆的二级维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1  2  3  4  5  6  7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