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曾是海丝路上“世界茶港” 茶文化输出日本
2014-05-07 15:54 綦芬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州茶文化传入日本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茶叶、茶具等物品的对外输出,也是茶文化的对外输出。”张振玉说,福州洪山镇洪塘窑烧制的茶入、福清东张窑烧制的黑釉盏、福州建新镇怀安窑等古代窑口烧制的茶杯等茶具在日本、东南亚等地都有发现,这些外销茶具是中外茶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市博物馆18日起推出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珍品展中,有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宋代酱釉薄胎陶罐。张振玉说:“这在日本叫‘唐物茶入’,在日本茶道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洪塘窑址出土的,与日本出土的茶入出自同一个窑口。这是福州茶文化传入日本的重要依据。”据了解,“茶入”原是存放茶末用的小罐,胎质致密,器表施酱釉或黑釉,釉面亮泽,传入日本后被视为稀世珍品。 在“斗茶”历史上享有盛誉的福建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在日本被称为“天目”瓷碗,福清东张窑在宋代一直在烧制仿建窑黑釉盏。日本有不少天目茶碗,建窑及其窑系的作品占大多数,多是通过福州海上贸易输出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博多地区有一个黑釉茶碗,造型为捺腰式束口碗,系福清东张窑特征,说明当时东张窑的黑釉盏已与建窑的黑釉盏一起远销日本。 福州曾是“世界茶港” “五口通商前,武夷山的茶叶要通过水路和陆路,历尽艰辛运到广州出口。五口通商后,闽茶出口中心转到福州,晚清福州茶市极盛,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之一和世界茶港。”张振玉说。 166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中国茶叶直接输入欧洲。1684年,福州设立闽海关,为中国首个设立海关的城市。1844年,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的茶叶贸易在经历了开埠初期近十年的沉寂后,到1853年突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由于太平天国战争和上海小刀会的起义,切断了武夷山通往广州的旧茶路和通往上海的新茶路,清政府被迫解除海禁,开放福建茶市,允许茶叶从福州出口,各地茶叶经闽海关输往欧美各国,茶叶贸易成为福州出口贸易的支柱。 福州清代茶市设在泛船浦、海关埕一带,翁时农所作的《榕城茶市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茶市的繁荣景象:“头春已过二春来,榕城四月茶市开。陆行负担水转运,番船互市顿南台。千箱万箱日纷至,胥吏当关催茶税。半充公费半私抽,加重征商总非计。前年粤客来闽疆,不惜殚财营茶商。驵伶恃强最奸黠,火轮横海通西洋。独不闻,夷人赖茶如粟米,一日无茶夷人死。” 《申报》1880年12月11日也记载:“南台地方,为省会精华之区,洋行茶行,密如栉比。”每年茶季一到,国内外茶商纷纷进入福建茶区采办新茶,外销红茶均集中福州分类包装,然后运往欧美,从而形成福州茶市。 福州茶市的茶叶主要源自福州郊区及闽侯、长乐、连江、罗源等地。此外,还有外省的毛茶。由于交通便利,各地茶叶通过水路、陆路运抵福州,福州成为省内最重要的茶叶中心市场。五口通商后,福州更与汉口、九江并称中国三大茶市,茶叶年出口量达400万磅,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35%。据统计,1860年~1886年,福州港茶叶输出量不仅持续上升,而且始终占全国茶叶输出总量的1/3以上,成为驰名中外的“世界茶港”、海上丝绸之路茶叶外销的重要输出港和转运港。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张人峰/摄) |
相关阅读:
- [ 05-05]莆田市委宣传部:探讨莆田与“海丝”关系
- [ 05-04]福州拟赴海外文物展出 展示千年“海丝”辉煌历史
- [ 05-04]福州曾是全国丝绸纺织中心 系“海丝”重要始发港
- [ 05-02]福建推进旅游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海丝”起点旅游
- [ 04-30]海丝发祥地 福州谋划“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