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 久久为功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福州人民的面前——福州的将来要怎么发展? 1992年3月,福州市委开展了改革开放调研月活动,全市1627名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福州先后出台了23项、150多条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规定。 “习书记带着我们走了8个县区,提出了闽江口金三角开发、建设海洋福州、大都市这些宏观的思路。”时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黄维国记忆犹新。这些思路,成为后来规划福州发展蓝图的雏形。 1992年5月,习近平亲自牵头,展开福州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启动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更为广泛的调查和论证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牵动了整个福州上下。 在黄维国的印象里,调研组先后分赴广东、海南、上海、山东、江苏、北京等地“取经”,形成了一份份详实的调研材料。 时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刘嘉水至今还记得当时“万人问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的盛况。“在《福州晚报》刊登调查问卷,收回问卷两三万份;发动了全市各级各部门上千名工作人员去充分调研;召集包括专家学者、部门、县市区及企业负责人在内的以百人计的课题组,展开论证。” 十易其稿,1992年11月,福州市委六届六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布局、重点等,对世纪之交的福州乃至今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以及国际化大都市等战略构想,也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
相关阅读:
- [ 02-25]要做实干家 不做清谈客
- [ 12-24]福建日报评论--争当实干家
- [ 05-20]浙江青田喊响“带头干跟我上” 建设“幸福侨乡”
- [ 05-09]“无会周”到“实干周” 折射基层政风之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