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的存款利率是正利率,就可保证老百姓利益。如果投资者觉得银行提供的利率太低,可选择理财产品、债券、股票等其他投资品。
中国证券报:您提到银行需加强自我约束,很多观点也认为6月的资金紧张就是银行忽视流动性风险所导致的。在您来看,这些存在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应如何化解?
吴晓灵:6月的“钱荒”是个警示,是金融机构期限错配和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容忍金融机构过度运用期限错配方式盲目扩张。“钱荒”不是真的缺钱,金融机构通过较高利息吸取短期资金,滚动发行一些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获得的资金并非全部投向实体经济。
目前同业业务这种短负债、长资产的过度运用,不利于对于流动性管理,同业业务现在成为绕开存贷比监管的主要渠道。我认为,除用于清算、结算及头寸参与的同业往来,均应视为一般存款和一般贷款,给它以资产负债自主权,但是机构必须真实透明地把资产负债状况显示出来。要明确金融产品法律关系,银行发行的保本负债产品一律计入表内,银行发行的非保本产品凡是有预期收益率的均应计入表内。
这些都进一步印证我国加快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当然改革和风险确实是并存的,但是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我认为,目前我们金融体系中的风险还是源于我国扭曲的金融结构、市场发育不健康。因此,金融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把以往积累的风险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慢慢消化掉。另一方面是改善融资结构、提供更多筹措资金的渠道。
对于债务融资来说,我们还是希望各地方、各机构能够理性融资,不要不计风险地融资。
必须承认的是,目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意识都比过去强多了。但是,“钱荒”还是给银行敲了警钟,必须加强流动性管理,某些国际大投行都因流动性问题而倒闭了。
信贷资产证券化
必须有风险留存
中国证券报:被寄予厚望的资产证券化将给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吴晓灵: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推动金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措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银行盘活存量,使银行可以将期限长、收益低、资本占用偏高的贷款腾挪出来,这是银行调整资产非常好的举措。信贷资产证券化会给信托、保险、券商、私募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来机会。
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强调两点。第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是在标准化资产的基础之上,将优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销售给社会公众,不能采取“甩包袱”的方式,把不好的资产打包销售给社会公众。那些不太优质的资产如果进行资产证券化,就应该做成出售给合格投资人的私募计划,因为他们有能力把这些不好的资产重新整合之后变成优良资产。
第二,即使是优良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也必须有风险留存。目前我国的要求是至少5%的风险留存,这样不会危害到其他持有人的利益,能够减少道德风险。
资产证券化对所有的资产管理机构,都是一个利好。比如说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未来证券公司做的那些能够到证券交易所市场公开上市的产品,都必须是优质资产的证券化产品。这些面向社会公众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除优质的信贷资产之外,还包括REITs。根据国外经验,REITs是最为成功的资产证券化创新。未来我们的房地产包括一些商业地产、办公楼等具有稳定现金流支撑的领域,都可向公众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 2013-08-19中国公租房基金破冰 或转化为房地产信托基金
- 2013-07-29上半年房地产信托发行近1500亿 规模近去年全年
- 2013-07-23二季度来持续升温 房地产信托年内融资1300亿元
- 2013-06-18前5个月房地产信托发力:多重挤压下的“冒险”
- 2013-05-29房地产信托又出现"击鼓传花" 发行市场强势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