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中学的劳动教育不简单!
2022-12-09 15:15 张芬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张敏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福州七中党委书记邱晓兴表示,结合党的二十大的教育方针,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劳动教育必须一直有效持续下去。记者了解到,在前段居家学习期间,福州七中仍然常态化推进劳动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劳动教育课,指导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且举行打扫房间、叠被子大比拼等家务比赛。 “在打扫房间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学习正确使用保洁工具,还能在劳动过程中总结出如何科学安排,又快又好地完成日常清洁,最后再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拍照参加大比拼。”邱晓兴表示,良好的劳动习惯既可以让居家学习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同时调适长期居家的心理。 近年来,福州七中一直立足学校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拓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营造“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育人环境,努力探索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与路径。 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是关键前提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很重要,他们有了良好的劳动意识,才会主动的去获取劳动知识,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邱晓兴说,福州七中开展以“劳动”为大主题的一系列“微班会”,并且强化主题班会与现实生活情境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 学校从班级卫生值日、校园劳动包干区清扫、植绿护绿美化环境等最基本的常规做起,在认真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踏实勤勉的劳动品格。在七中每个班级的窗台、讲台上,鲜活的植物也由学生轮流照看,班主任时常关注表扬,给孩子评个“护绿小能手”,让他们干劲十足。 福州七中依山而建,拥有天然的劳动空间。邱晓兴介绍,学校在教学楼楼顶建立“空中农场”劳动实践基地,面积达780平方米,规划出蔬菜生产基地,完善基础设施,配足锄头、铁锹等劳动工具。目前,基地作物种植也由高中各班级认领“责任田”,已形成一定规模。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但也离不开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邱晓兴表示,平时,学校会制定家务劳动菜单,详细列举学生需要掌握的家务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模仿、实践,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中。今年6月,学校专门举行以厨艺大比拼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初中的“小厨神们”纷纷展示在家学会的拿手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夯实课程建设 传授劳动知识 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家务劳动,每一项劳动都有基本知识和具体要求。比如植绿护绿,福州七中的劳动实践课结合福州的气候,让学生了解哪些绿化植物容易成活。在学校的蔬菜种植基地,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有机蔬菜种植的各种因素,尽可能提高产量和质量。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系统学习劳动知识,福州七中结合高中通用技术课、初中综合实践课等,在高一、高二每周安排1课时,开设《职业技术基础》、《传统工艺及其实践》、《人工智能》、《植物栽培》、《手工制作》等课程。记者了解到,在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常见的木工工具,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制作三棒孔明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榫卯结构;还可以设计制作班级徽章,利用徽章机将体现班级理念的设计图压制在铝片上。 邱晓兴表示,劳动教育既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也不能泛化为所有的实践活动,要注重劳动项目与学科课程的紧密结合。在福州七中,语文老师会在蔬菜种植基地指导学生写有关劳动的主题作文;生物老师让学生们在基地中观察、实验,总结植物成长习性和特征;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到基地写生,寻找“美”。 “福州七中的劳动教育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注重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培育劳动精神。”邱晓兴告诉记者。 丰富学生校外劳动实践体验 据了解,福州七中积极开拓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要。 在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福州七中的学生们学习插秧种菜。“手掐着秧苗的根部,用点力气把它插到泥里。”农技师细心地讲解,“一边插秧一边慢慢往后退,要注意秧苗之间的距离。”学生们有模有样地跟着农技师做。走进面包工厂,学生们体验揉面团,了解面包烘焙生产流水线。 学校还通过开展校外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劳动在校园以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志愿者来到琴亭湖公园,开展护绿环保志愿活动,在园艺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会辨别园林中禾本科、莎草科、阔叶类等杂草类型,了解不同习性杂草的清除方法,包括如何使用手撬、小锄头等劳动工具,还学习了简单的修枝、嫁接树苗等技巧。 邱晓兴表示,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是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重要课题。福州七中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不断探索中学创造性劳动教育开展的实践路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