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少儿的重视和关爱程度无论有多高都不为过,当迎来又一个国际儿童节之际,儿童教育与成长、儿童权益保障与改善等话题再度成为社会热点,各地区、各学校、各有关单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也就在情理之中,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专门通知,就庆祝儿童节做出具体部署,更可见国家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 儿童节首先当然要过得有意义。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尽管未免有失偏颇,毕竟孩子的可塑性强,不能完全一概而论,却道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多一些道德的阳光雨露,多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多一些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无疑更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八部门在通知中要求以迎接党的十九大为主线,引领广大儿童听党话、跟党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以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为主题,推动形成良好家庭育人环境,等等,实际上就是强调要抓住儿童节这一契机,让孩子们在“有意义”的节庆活动中集中接受一次正能量的洗礼。 儿童节庆祝活动更要有意思。庆祝儿童节,有意义是根本前提,之所以说“更要”有意思,是基于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考量,他们既有好动、爱玩的天性,又有认知、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因而,不宜一味追求“高大上”,而应尽可能接地气、照顾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心理诉求,只有让他们觉得有意思、感兴趣,才能吸引他们的参与并从中受到启迪、教益,收获理想的预期效果。各地在主题多样性、活动趣味性、参与广泛性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不仅增进了广大儿童的获得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而且营造出有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社会氛围。 儿童节有意义更有意思,就要善于让儿童当主角。顾名思义,儿童节是儿童的节日,儿童才是节日舞台的主角,才艺展示也好,亲子阅读也罢,家风传承也好,社会关爱也罢,都要着力体现“我的节日我做主”,成人社会要增强“配角”意识,重组织、引导、协助、服务,避免喧宾夺主沦为大人们的“秀场”。如此,才有望使儿童节真正给孩子们留下美好记忆,并且成为激励其快乐、阳光成长的动力。(石泰平)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