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活动纷呈人来人往,一边是展品不丰、门庭冷落,省级博物馆与基层博物馆之间巨大反差可谓一目了然。其实,不仅仅只是海南,在其他省份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那么,如何让基层博物馆“活”起来?笔者觉得,关键是要打好特色牌。 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场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对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有较大投入,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相较以往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与那些省级以上的大型博物馆相比,基层博物馆不仅在策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在馆藏文物的数量、种类、价值等方面也无法相提并论,这是基层博物馆必须正视的现实。 尽管基层博物馆存在种种“先天缺陷”,导致影响力受到一些限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坐以待毙是其必然归宿,更好地“活”起来,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仍然是基层博物馆义不容辞的使命。所以,面对省级以上大型博物馆门庭若市的景象,基层博物馆要想在发展上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学会冷静思考,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善于通过挖掘周边文化和自身潜力,立足特色做文章。 人力不足、资金缺乏、文物资源匮乏,这的确是影响基层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基层博物馆其实也有自身的优势。我们都知道,基层博物馆虽然可能没有国宝级的文物,似乎没有能够抓眼球的亮点,但是基层博物馆不少藏品地域文化浓郁、地方特色鲜明,这就是看点。因此,基层博物馆要想方设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优势,通过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基层博物馆追求个性化的特色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关部门要在政策、资金、人员编制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基层博物馆应该以打造主题博物馆为重要形式,以地方戏、方言、乡土文化等为主要突破口,通过文物征集、系列陈展、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措施转型发展,彰显基层博物馆鲜明的个性特色,努力打好特色牌,让自己真正“活”起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