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精心组织,强势推出,营造报道的“冷点热看”效应 重大纪念性报道策划的创新,可以是选题方案的匠心独运,可以是报道视角的慧眼独具,也可以是报道形式的推陈出新。策划的重心在于围绕纪念对象最核心的东西重点突破,把最能表现纪念主题的内容凸现出来,从而提升纪念性报道的影响力。纪念性报道,大多属于“旧闻新报”,但对作者来说是原创作品,对读者而言应该是不熟悉的新鲜事,要做得出新出彩,做到读者心坎里,关键在于提升整个报道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采、编、读三方联动,形成新闻宣传的“冷点热看”效应。 从一开始,台州日报在组织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时,就寻求差异化报道的路径,认为报道的目光应该从解放前切入,报道的对象首先立足台州革命老区。这样,一方面实现重大纪念报道的本土化,可以做足“地域性”;另一方面推出“红色之旅”,把记者“领”往山区、海岛,开展体验式报道,既能弥补革命老区报道的不足,又能锻炼记者队伍。于是,报社与市党史办联系,请他们提供详尽史料和报道线索,并在政治上对台州革命史上的人物进行把握,防止报道出偏。在此基础上,采访与编辑部门通力合作,仔细排摸采访对象,制定报道方案,画出“红色之旅”的路线图。 在采访过程中,值班编委等与一线记者保持“热线”联系,及时在采前和采中予以指导,并将读者的反馈信息告知作者,保证每一篇报道都能从不同视角还原历史,传承精神,找到与现实的衔接点。《矢志不渝的信仰》记叙了三门县83岁老地下党员章以荣的传奇经历;《一场战役,一座丰碑》追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联合作战的一江山岛解放战斗;《百步巾帼颂》描绘了临海市大石山区女英雄群像;《将军的光辉永远闪耀》记录了抗日名将陈安宝的故土足迹……这些有血有肉的报道文本,配以精彩的图片,通过精致大气的组版设计,每周以二到三组的频率,在头版以大篇幅推出,赢得了众多读者的眼球,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报道效果。其中一篇《张小娇的故事应有后人听》,再现了仙居县横溪孕妇张小娇“不说出红军下落”而遭敌杀害的悲壮一幕,催人泪下。发表当天,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表示要去祭扫她的坟墓,看望她的后人。 异地采访,深化主题,吸引本地读者眼球 重大纪念性报道,是媒体围绕某一重大主题组织的连续性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就谈不上显著的社会影响力,也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由于起步早,时间跨度大,要赢得报道的规模效应,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版面容量和见报频率。 台州日报在组织“红色之旅”系列报道过程中,注重整体部署,分步推进,把握好报道的节奏,确保临近国庆达到高潮。立足本地的“老区的那些人和事”报道先声夺人,为了步步加温,编委会组织3个异地采访组,从6月中旬起,分赴嘉兴、上海、南京、江西、重庆、遵义、延安和西柏坡等13个重大事件发生地,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大型采访活动。 作为一家地市党报,如何寻找异地采访报道切入点?台州日报以创新报道视角和报道形式来破解难题。一方面,找到与本地读者的共鸣点,即通过记者带着感情异地采访,尽可能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使报道丰富多彩,为读者喜闻乐见;另一方面,着眼于与台州的关联度,寻访在革命圣地创业的台州人,挖掘“红色之旅”的“台州元素”,以增强报道的独家性和吸引力。 台州日报根据前方记者的采访对象和内容,在“红色之旅”这个栏目的统率下,开辟“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和“红土地上的台州人”这两个子栏目。到8月上旬,这两个子栏目共发表了30余篇生动鲜活、情真意切的异地采访报道,带给读者一次又一次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 在江西瑞金,记者采访到96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家祁,以一篇通讯《一位老红军的本色》再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并追忆了从台州临海贫困农家孩子成长为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人的王观澜。在重庆,记者聆听了共和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狱中生活学习故事,含泪写下《“小萝卜头”: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在嘉兴,他们除了采写《抚今追昔在南湖》,还原中共一大那壮严一刻之外,还在红船上采访了在当地创业的台州人,写出《红船侧畔续写新台商传奇》。在延安,记者意外发现延安大学学生部主任林迪生是台州三门人,而且还是《保卫延安》作者杜鹏程的老师,便发回通讯《林迪生:从台州到延安的红色教育家》,让本地读者重新认识了这位久违的革命先辈。 记者踏着前辈的足迹,在革命圣地一路寻访,记录恢弘的历史画卷,感受别样的心灵体验。这样的采访,对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锻炼,将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他们回来后都说:“这不仅是一次形体的远足,也是一次精神之旅。”(黄保才/台州日报副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