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从抢购风潮中谣言的产生流程及传播效果来看,必然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谣言发酵。在这一阶段,信息发布者通过发送短信引起手机用户的关注,而短信能否成为手机用户关注的话题,主要取决于短信本身的重要性。对于嗜好杞人忧天的民众而言,核辐射的危机感不啻于一场战争。因此,“碘盐防辐射”的谣言无论真假,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二阶段,谣言生成。在这一阶段,短信引起手机用户的关注后,需要受众转发短信才能将谣言传播扩散开去,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此时的谣言传播中,舆论领袖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亲戚朋友的电话或短信更能增加谣言的可信度。在受众认为对自己影响不大的心态支配下,很多人充当了谣言的传播者。第三阶段,集合行为爆发。由于谣言在群体间、在人际间广泛传播,群体出于从众心理,相信谣言,爆发抢购碘盐的集合行为。在此阶段,人际的影响力更大,在集合行为中,抢购的疯狂行为会刺激更多的人加入。第四阶段,谣言消解或澄清。传统媒体代表官方立场与话语权力,对谣言的解释或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能有力地消解谣言。在3月17日中午,官方以新闻发布或手机短信等形式澄清谣言,解除了民众的恐慌。此时,各大论坛和网站也纷纷登载相关评论文章,指出谣言毫无根据,纯属子虚乌有,谣言不攻自破。 “第三人效果”理论恰如其分地解释了谣言产生的根源。该理论在所有负面新闻的传播中都有效。谣言伴随的集合行为属负面新闻。因此,两者具有重合之处。谣言产生集合行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受众个人特质。个人对信息内容的预存立场越强,“第三人效果”越明显;年龄大者自认为经验丰富,知道如何评价信息内容,“第三人效果”明显;当事人的知识水平与受教育程度越高,当事人越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第三人效果”越明显。在谣言爆发过程中,年纪较大、社会经验丰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认为,自己不容易受谣言的蛊惑。别人受到的影响大于自己,从而不知不觉卷入其中。人们在最初了解抢购碘盐事件的相关信息时,由于受到普遍情绪化的影响,往往容易陷入集体的狂欢之中。 (2)媒介内容的性质。此次抢购碘盐风波中,手机短信起了决定作用。短信内容属于负面消息。“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如果媒介内容是负面的或不需要的(如暴力、色情、负面广告等),受访者会认为该媒介内容对自己的影响较小,对别人的影响较大。且负面内容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越大,“第三人效果”越明显。如果媒介内容是正面的或需要的(如公共倡导、新闻报道等),受访者会认为该媒介内容对自己的影响较大,对别人的影响较小;或是认为该媒介内容对自己和别人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我们可以据此反推过去,很多手机用户正是基于这种心态,忽视手机短信对自身的影响,认为对别人影响更大,别人可能都去抢购,于是自己也心安理得地去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