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旧闻"如何转化为"新闻"

2012-03-06 16:53:22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叶锡环  
视频加载中...

提炼重大主题,突出文章新意

一条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关键在于其中的含金量多少。非事件性新闻只要蕴藏着社会重大主题,其价值就毋庸置疑。因此,要重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指导,挖掘提炼铸成重大而新颖的新闻主题,这是非事件性新闻成败的关键。

文章讲述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人猴相争难共存,人退猴进两相荣。但如果就事论事,则无需花费很大的精力沙里淘金。笔者向林业专家求证后,确认这是全省首例“人主动为猴腾地盘”,于是选取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即百年山村以可贵的“民间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来展示故事,深入发掘事件背后的这一重大新闻价值。

随着采访的深入,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信息越来越丰富。2006年,周山村村民作为全省首批生态移民整体迁移下山脱贫,至今仍为经济欠发达县的文成,当时挤出950多万元建立了扶贫迁移安置点。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山村所在的黄寮乡打算实施整体迁移计划,被猴子“赶”到山下的村民,过着与原先天壤之别的好日子。这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思维、新做法、新成效,无疑给各地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尽管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较弱,但有了重要而鲜明的主题,其新鲜性就不完全表现在时间要素上。因此,在写作时选择材料可以不受一时一地的限制,表达方式有了更多的灵活性,着力于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和对新闻意义的升华。

借助新闻人物,巧妙再现事实

非事件性新闻处于一种潜在的动态变化中,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鲜活,因此如何避免严肃与刻板,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写作上的一个难题。

文章尝试故事化写作手法,突出细节、故事和人物,把非事件向事件性转化,使读者因关注猴子的命运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从而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作品套用历史典故,通过山野村夫“捉放猴”、曾几何时“战群猴”、退避三舍“猴为贵”等具有矛盾冲突的小故事,生动展现了村民与猴子之间长达30多年的“较量史”,描绘出村民在心理、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变迁。

在故事化写作过程中,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性、有一定戏剧性或悬念性的人和事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将非事件性新闻自然过渡到新闻主题,且激发读者的兴趣。有人说,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这表明集中描绘整体中的个体部分更能起到打动人心的作用。

文章在构思、写作过程中,始终围绕一只小猴的命运,从其绝处逢生入手,最终促成一个村庄的迁移,读来颇具悬念和趣味性。同时借助新闻人物在现场聆听故事的方式,使背景有机融入新闻事实,并以人物说话的点睛之笔,交代出故事与新闻立意的深层关系,升华文章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一只小猴改写百年村史》并非独家新闻。早在4年前,温州一家媒体就报道过此事,但当时只是作为一篇社会趣闻予以简单处理。笔者在4年后重写,虽然介入新闻报道的时间已经滞后,但发现该事件仍存在鲜为人知的重要新闻元素,而且这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恰恰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价值。于是就抓住不放,做足做透所有能想到的角度,并通过主题的重大性,淡化新闻时效性的不足。如此一来,其他人就没法再做,可谓失之“空前”收之“绝后”。换句话说,如果新闻报道做不到“空前”,那就追求“绝后”。

综上所述,非事件性新闻由于不具备很强的时效性,常常是一种现象的分析、解释,又没有明显的新闻由头,需要想方设法“避旧出新”。作者必须突破时空限制,寻找合适切口,提炼重大主题,突出文章新意,达到“旧闻”转化为“新闻”的报道效果。(作者单位温州都市报社深度报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