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经营堂 > 正文

英国综艺节目的灵感源泉:新闻与历史

2013-07-23 23:29:40  来源: 视听界  作者: 赵琳  
视频加载中...

一、新闻是英国综艺节目创意的出发点

电视要反映社会的渴望和民情。英国专家向我们梳理了目前英国流行的节目:找房子、美食烹饪、子女教育。英国的新闻报道里房子是高频的词。比如近期就有“中国新富阶层到英国投资房产”的报道。因为新闻的新鲜感和热门性,决定了综艺节目可以由此出发,以此为大树的根基。所以,英国电视节目围绕房子大做文章。比如,关于到国外买房子、到乡下买房、如何装修房子让房子升值。像《To Buy Or Not To Buy》(《买或不买》)是一档帮购房者出谋划策、请你看房、猜真实房价,并且可以试住的纪实类真人秀节目。其结尾处常常帮参与者推荐一个特殊的房子,比如船房、车房等等,让人惊喜;《Location,Location,Location》(《位置,位置,位置》)是关于在城市里找房;《Relocation,Relocation》(《搬迁,搬迁》)是买房经商的节目;《House Doctor》(《房屋医生》)帮你提高房子身价;《The Family》(《家庭》)是表现志愿者帮助贫困家庭重新盖房子,而盖房子期间,让贫困家庭成员去旅游度假。

在英国,综艺节目几乎涉猎了所有热点新闻中出现的事件,对其进行抽丝剥茧、重新组装。用他们的话说:“娱乐节目比新闻深一点,比哲学浅一点。”每个人都想中彩票,成为百万富翁,因此有了《百万富翁》和《百万英镑掉下来》;普通老百姓想成为名人,这就是《X Factor》(《英国偶像》)和《Britain’s Got Talent》(《英国达人》)。

综艺节目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愉悦、开心。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则必须有一个让观众普遍关注和产生共鸣的内核。具有新鲜感和高关注度的新闻,恰恰在其属性上能够担当这一重任。不仅如此,从思维锻炼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热点新闻发生后,我们可以试着去想:如果从这里出发,能不能发展出一档综艺节目。比如,“智利矿难,成功营救”这则新闻,反映了地下安全生产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成为综艺节目创意的出发点。英国电视同行认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足够Strong。意思是,在树型的思维地图上,只有这个出发点足够深邃、广博,经得住推敲,才算强大,才可以支撑从树根到云端的伸展。二,这个新闻必须有持久的生命力,不是瞬间和偶发的,必须反映的是一个特定阶段中群体性的社会热点。比如在英国播出长达几十年的肥皂剧《急诊室》,最初的灵感来源于一场火灾,烧伤者被送到急诊室抢救。然后由此发现急诊室里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生与死、爱与恨的故事。而新闻里的故事也成为肥皂剧持久而新鲜的原料,像小孩出生、老人去世、参加婚礼。

有了一个足够Strong的出发点后,该如何发展节目想法呢?我们通常认为,创意是感性的,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而英国电视同行的做法是:将创意的过程程式化,理性再理性。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从树根到云端的思维地图,使头脑风暴变得有章可循、易于操作,并且充满趣味。

那么,如何确保这个创意是有效的呢?必须回答的有关节目构想的问题是:

1.Who(节目里都有哪些人物?)

2.When(关键的场景出现的时机,每季多少集、时长多少?)

3.Where(发生在哪里?)

4.What(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5.Why(他们为什么要参与或者收看这个节目?)

6.How(节目将如何发展高潮,又如何结尾。)

比如《年轻母亲的豪宅》,节目出发点是:英国单身母亲越来越多,而且低龄化、没有工作。制片人是如何发展这个创意的呢?

1.Who:十个年轻单身妈妈和他们的孩子。

2.When:一起呆四个星期。

3.Where:聚集在一所豪宅里。

4.What:第一集,选一个年轻妈妈当头,负责安排好谁住哪个房间;第二集,发配妈妈们出去工作,挣钱以支付豪宅的运行;第三集,解决与前夫或前男友的纠纷;第四集,培养自信,甚至裸体拍摄;第五集,与新男人约会;第六集,度假;第七集,重回现实生活。

5.Why:她们为什么会参与节目?因为单身母亲的窘况,她们想改变。观众为什么要看?因为单身年轻妈妈非常多,观众想窥探他人的隐私生活。

6.How:如何操作呢?封闭环境、隐蔽拍摄。

在创意过程中,如果能回答清楚这6个要素,那么至少这样的方案是完整而有效的。至于能不能最终变成节目,被电视台总监授权制作,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Pitch(推销)你的创意。因为,也许你的创意天花乱坠非常好,可是却被你表达得七零八落不着重点,显然只能得到失败的命运。因此,如果像一名新闻记者出现场一样,将新闻六要素巧妙地涵盖进去,那么你的创意就不再是一个复杂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了。

在灵感的隧道里,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出发点和发展创意的方法与路径,英国综艺节目有了一个突出的表现:纪实类真人秀异军突起,综艺与新闻的混搭风明显。

一方面,综艺节目中大量用新闻事实进行娱乐。像英国电视的“莎士比亚”,从1998年就开播的《Have I Got News For You》(《我带来的新闻》),是一档脱口秀节目,一个主持人、两名队长、两名嘉宾构成演播室阵容。他们通过四个环节的比拼:看无声录像,猜测当前新闻大事;看图片,解释新闻;四选一,调侃新闻;补充填空,还原新闻。最后评出获胜的一方。比方说到英国皇家邮局最近罢工,节目却用了一张信鸽的图片,嘉宾调侃说“这比英国皇家邮局要快”;在新闻填空“人们掉进了——”,答案是“博物馆里的大裂缝”。《Have I Got News For You》几乎垄断了所有电视界的奖项——“最佳娱乐节目”、“最佳喜剧节目”。它用英式幽默针砭时弊,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两队嘉宾的厮杀越激烈越大快人心。队长鲍尔莫腾曾感慨地说:“其他节目质量都在瞎讲,我们反而觉得自己像是电视节目中的‘莎士比亚’。”所以,对于这样的节目,比赛结果和新闻内容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所达到的讽刺、评论的娱乐效果。

另一方面,严肃新闻用综艺的外套进行包装。我们看惯了板着脸讲话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仿佛“板着脸”才能展现它们的严肃气质和正统血统。可是时代加速发展,老百姓对新闻的诉求越来越明显:要么,帮我解决问题;要么,让我解气高兴。英国新闻调查类节目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繁荣,观众进入审美疲劳期。如今,BBC惟一保留的曝光不良商贩、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电视节目就是《Watchdog》(《监测》),它每期曝光三个欺骗消费者的大公司。节目的工作人员构成中,50%是专业的纯新闻记者,另外50%是来自纪实类娱乐节目的导演。节目制作中,记者负责调查新闻事实,导演负责如何讲述这个故事。一般来说,记者几周前就开始跟踪,然后把线索提供给导演,导演决定怎么计划,如何拍摄。记者只负责一档节目中的一条片子,而导演要统筹整档节目。在BBC访问《Watchdog》的主编Jaff Andson时,他举了个例子:为曝光Kwick-Fit汽修公司欺骗消费者花更多的钱,剧组用自己的10辆车,分别送去10个修车点。去之前,导演找汽修专家把汽车调出各种不易察觉的小毛病,让记者去暗访调查。在节目中,大量采用纪录片手法进行拍摄,有明显的明线和暗线。经常有主编在监视器前监看前方记者正在进行的暗访,并做出现场评论。观众感觉在看侦探大片。而有个环节的出镜记者是两名穿着皮衣、戴着墨镜,很拉风地骑着摩托车去现场,并制造冲突。他们每次都这样出场,手段很娱乐。还有一点,演播室直播中,主持人背后放着五六台电脑,五六个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操作,随时引入网络互动。

二、历史是英国综艺节目原创的源泉

如果说,从新闻热点出发、用新闻的方式发展创意内容,是英国综艺节目的一大特色,那么在模式创建方面,英国同行特别强调原创与历史的关系,他们没有回避的问题是:原创根植于它的历史。

这里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历史是英国综艺节目源源不断的金矿,复古之风大行其道。一是英国人擅长挖掘传统文化。比如,英国人有邀请朋友到家里吃饭的传统。因此由吃饭、厨艺演变出《Come Dine With Me》(《来我家吃饭吧》)、《Master Chef》(《大厨师》)、《乡间小屋厨艺》等等。一直研究英国节目类型与模式的Paul Youngbluth举了美食节目制片人有关美食节目的50个核心:妈妈做的饭最难吃;我们家附近最好吃的那个馆子;我怎么做一桌忒牛的美食;公众人物有人伺候,不会做饭……还有,英国人对雪有非常大的好感,每当下雪,整个社会像是停顿了,大家都出去玩雪了。于是,他们研发出了《北纬71度》。二是考古题材的演进。默多克女儿开的Shine TV有一档在BBC2播出的《History Cold Case》(《考古》)。他们用挖墓考古为卖点,探索人类起源。不仅如此,他们把国家考古延伸到个人寻根、寻觅祖先。在《你以为你是谁》的节目里,模式就是“名人 家族秘密+探索纪实”。有一期,一位女主播跟随表兄到一个犹太教堂,发现叔叔、婶婶曾在这里被杀害。而家里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这段历史和这个教堂。当表兄在空荡荡的教堂里唱起犹太歌曲时,那种对女主播的震撼与张力让节目达到了高潮。

其实在英国电视同行眼里,没有什么节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另一个层次是,原创都是根植于前面的历史碎片中,就看你会不会嫁接和改造。

在Paul Jackson《娱乐节目制作的历史与未来趋势》一讲中,他梳理了这样一条脉络: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re》(《百万富翁》)——《Million Pound Drop》(《百万英镑掉下来》)——其他各类草根想发财的游戏类节目;

《Britain’s Got Talent》(《英国达人》)——《X Factor》(《英国偶像》)——其他各类草根想成名的真人秀节目;

《洞洞墙》——日本一个游戏里的一个环节;

《Got To Dancing》(《来跳舞吧》)——五六十年代风靡的交谊舞。

英国电视专家想要告诉先人的是:如何构思整个节目?回看历史,看看我们曾经做了什么,然后把发现的点重新组合在一起。把以前好的创意重新改编,再加上现代化的东西。因此,他们常常用到“德博诺工具”。Edward de Bono(爱德华德博诺)被称为“世界思维大师”。他发现大脑的运行犹如一个自我管理的信息系统,处理所有输入的信息,并将其按不对称模式分类。以此为基础,他设计了历史上第一种规范的有逻辑基础的提高创造力的思考工具“水平思考”,以及平行思维的实用技巧“六顶思考帽”,在群体讨论中避免无意义的争论。这些方法和工具目前在全球被广泛应用。英国同行特别擅于运用“德博诺工具”中的随机连接工具,这也是打破大脑平时思考的习惯,突破惯性思维的有力武器。在ITV/Granada TV的娱乐开发团队和制片商,发明了一套叫“格式鸡尾酒”的系统:把节目标题写在纸条上塞到饼干罐头盒里。在他们眼中,前面做过的所有节目——《老大哥》、《流行偶像》等等都是历史碎片,他们要做的就是以混合另一个节目的方式来创造新节目。比如把《流行偶像》、《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或《老大哥》,同其他风格的节目,如厨艺或者真人秀的名字混合放到两个罐子里,然后从每个罐子里抽一个问:把《老大哥》做成厨艺节目怎么样,或者把《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做成真人秀怎样?

就像在时尚界,流行风潮总是螺旋式上升。像前年流行的波波头,1929年的五四女青年们不就是这个发型吗?只是,时光从来没有倒转,历史以它深邃的洞察力,在未来找到了恰当的结合点,灵感之门洞开。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