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社会新闻采写应把握的原则 汪长福 对于一份“都市型”党报来说,社会新闻是时政新闻之外的一个重量级“拳头”产品。过去,“党报”和“都市报”是泾渭分明的两种纸媒类型,前者更加突出“权威性”、主打“时政牌”,后者强调“可读性”、狠抓“社会新闻”,两者亮点突出,各有所长,也导致受众群体有所区分。不过,随着自媒体的异军突起、传媒大环境的日新月异,两种类型纸媒的发展正在顺应时代潮流,为了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力、增加阅读群体,双方也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因而,一些党报意识到社会新闻的“吸睛效应”、“市场好评”,努力打造“都市型”;一些都市报也在摸索锻造别具特色的时政新闻品牌。传媒环境日日“刷新”,带来的不仅是对传统纸媒市场的强大冲击,也对纸媒的理念、团队作风、记者文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了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走转改”不仅成为一个新名词,更为多媒体时代的各种宣传活动定下基调、指明方向,也为党报在办报理念、新闻业务等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和现实路径。 对于“都市型”党报而言,在“走转改”活动中进行社会新闻采写,除了体现贴近群众的优势外,更应该在社会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并且能够将实效、精准、有力的三原则溶进社会新闻的“细胞”。因此,要做到党报社会新闻更加具备权威性的特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搭建社会新闻线索来源多元化体系,不断提升新闻敏感度。记者是新闻采写的主体,很多人会认为,这些新闻的来源,都是记者自己挖出来的。如果一家媒体仅仅是靠记者自己去挖新闻、写新闻的话,那么这家媒体的局限性也会很快凸显出来。面对如今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媒体记者的身份也应该有所区别;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除了媒体记者自身对信息的筛选外,媒体本身也应该具备一个信息库,这个平台包括信息采集、过滤、研究、吸收、执行等部分。例如,一家知名度较高的报社,信息来源应该包括读者来电、来信、微博、论坛、门户网站等等,这个信息系统会由一个团队进行操作,成为记者出发前的“智囊团”。也就是说,这个信息系统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及时,新闻的时效性就能大大提升,也能保证记者在第一时间内采写到所需要的新闻,由此呈现到读者面前的,也将是一道道新鲜可口的“饭菜”。换言之,这家报社的新闻敏感度的提升、保证新闻产品的准时“出炉”,就能够切中读者最需要、最直接的新闻“胃口”,从而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形成“粉丝效应”。 落到具体案例而言,《厦门日报》2012年7月22日至7月27日陆续推出的《厦大女教授“学历门”事件》系列报道,就是很好的一次微博信息转化为新闻操作的手法。当时,厦门日报社的信息系统团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方舟子微博上的这条信息。随后,团队立即对该信息进行初步过滤和研究,发现当中可以挖掘出不少“新闻价值”。于是,该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记者落实的环节,记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该信息做了进一步梳理和调查拓展,后来校方经过调查确认该女教授博士学位的确存在造假情况,又通过厦门日报刊发调查结果,最终完成该事件的完整报道。这不仅体现出该报社的新闻敏感度,同时也在该事件的准确性、权威性上面,更胜其他媒体一筹。 不过,任何一家媒体自身的信息系统建设,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完善的,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进行不断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式,避免出现“人云亦云,无独家无亮点”的情况。 第二,把握社会新闻素材的可持续性,不断挖掘“连续剧”式报道。很多观众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就是因为剧情跌宕起伏,一集紧扣一集,让人期待着要看下一集。相比而言,社会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真实性,不可能在“跌宕起伏”上面和电视剧的剧情相提并论。但是,双方的共同点都在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些社会新闻热点题材同样具备可持续性,有时候是从新闻事件本身的持续发展来体现,有时候则是可以将这类题材进行“连续剧”式处理。 2012年8月初,厦门一位交警在其微博上感叹,他从城管朋友口中得知,路边摊卖的“泡爪”很有可能是用“工业醋”浸泡。厦门日报社的新闻团队获得这一信息,经过初步研判后,决定派出一位记者前往城管部门了解情况。于是,记者找到思明城管的一位中队长,进行促膝长谈,随后又和其他几名城管聊天。真可谓“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关于厦门环岛路小摊贩向游客兜售“泡爪”的问题,这些深有体会的城管队员们,有说不完的事情。这样,记者通过面对面的“拉家常”式采访,获得了不少素材:一是城管在查处“泡爪”摊贩时遭到暴力抗法;二是城管在执法过程中还拍到了小贩从垃圾桶里捡“泡爪”的视频;三是城管派出便衣队员跟踪查找“泡爪”的制作窝点。记者在掌握这些新闻素材后,立即和所在部门领导进行商讨,达成的共识是:“手里有好料,不要一下子全部抖出来”。道理很简单,一个是读者一下子看完,第二天就没兴趣了,另外就是现在很多读者看报纸,不喜欢看长篇大论,而是“快餐式”阅读。 因此,记者采用三篇“连续剧”式的报道,将读者关注的“泡爪”卫生问题一一揭露出来:首先是提出“泡爪”卫生质疑(《贪吃“泡爪” 小心“中毒”》厦门日报2012年8月14日13版);其次是晒出视频,让读者看看小贩的恶劣行径(《“泡爪”被扔垃圾桶 小贩捡起来还想卖》厦门日报2012年8月15日05版);最后是记者随同工商、质监以及街道等部门,联合查处“泡爪”加工黑窝点,让读者知道环岛路小摊贩叫卖的“泡爪”是如何加工出来的(《黑窝点产“泡爪” 流入小超市》)。记者总结发现,在“泡爪”题材的采写方面,就是因为遵循了“快”、“准”、“狠”三原则,在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前提下,对于社会新闻热点题材采用“连续剧”式的报道,使其更加具有可读性,同时也能解开读者心中疑惑,引导读者远离那些不卫生的“泡爪”,坚持了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但是,社会新闻报道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采用“连续剧”式报道,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求记者应当沉下心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报道而报道。 第三,创新社会新闻写作方式,打造时代特色的新闻文本。有人说,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读图时代”,所谓“有图有真相”,大众对于图片的兴趣已经赶超文字。这种观点虽然不能让所有人认同,但从另一方面却是在提醒媒体人,如何提升文本的阅读魅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对于传统纸媒来说,新闻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一些程式化的新闻报道当中,这类新闻文本的呆板以及老旧,导致读者阅读率的不断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社会新闻来说,很多车祸、火灾等事故类报道,已经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有点“简单”,有些“粗暴”。单从这点来说,很多读者已经在第一时间从微博上获悉这类消息的“五要素”,没必要第二天再去翻看类似的纸媒报道。 因此,纸媒记者在做社会新闻时,如何能够做到与众不同,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人无我有”,这就要求记者应该沉到第一线,除了掌握现场的信息,还应该借助身份优势,掌握更多信息;其次,更重要的是,在“人无我有”的基础上,记者更应该注意改变文风,努力思考,能够写出出奇制胜的新闻文本,依靠信息量大和文本的引人入胜,重新让读者找回阅读的“快感”。 值得注意的是,“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之时,很多媒体已经意识到“改文风”的重要性,纷纷摸索适合自己的文本,这也是传统纸媒能够继续出彩的一大“法宝”。 综上所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对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来说,除了完成大量的社会新闻采写任务,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出社会新闻“快”、“准”、“狠”的力度。 (作者单位:厦门日报社新闻采访中心社会部) |
- 2013-09-18《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9期
- 2013-08-08《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8期
- 2013-07-03《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7期
- 2013-06-09《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5-6期
- 2013-05-14《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