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10期
m.folksfolks.com 2013-10-20 15:37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把新闻改革进行到底

——黄岑《风云走笔六十秋》序

王仲莘

黄岑是我省新闻战线上的一位老同志,自1947年走上新闻工作岗位,至今已有六十六个春秋。其间,当过《星闽日报》记者,当过《福建日报》记者、消息组副组长、群众工作部负责人。“文革”后,做过杂志主编、省电视台台长。工作时间最长的是《福建日报》,写东西最多的也是在《福建日报》,这从本书的目录中,便可看出来。

黄岑是《福建日报》第一代报人,也是共和国第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因此,《风云走笔六十秋》一书的出版,不仅是黄岑本人六十多年新闻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现,也为我们研究《福建日报》以至全省新闻事业的发展史,提供了一份有益的资料。

《风云走笔六十秋》内容很丰富,这里有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破产、危机四伏的实录,有各地人民盛大集会欢庆解放的精彩瞬间速描,有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血腥暴行的控诉,有鹰厦铁路从开工到建成的系列报道,有描写海防前线英雄儿女的战斗通讯,有对音西大队等重大典型的专访,有主管福建电视台的日日夜夜,也有关于推进新闻改革的学术探讨,以及对故土、对友人的回忆等等。

阅读这部书稿,最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新闻改革的回忆。《福建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继承老区办报的传统,很重视对中心工作的指导,但报道面不够宽,信息量不够大。如何改变这种情况?那时候还没有提出新闻改革这一概念,当时叫改进新闻报道。1954年春,中国新闻代表团访苏带回了苏联的办报经验,《福建日报》借鉴《真理报》“祖国一日”新闻专栏,开辟了“在福建各地”栏目,主要刊登各方面的新成就、新事物、新创造、新气象,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软新闻。报社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消息组,黄岑就是这个组的实际负责人。他对改进新闻写作很热心,很积极,想了不少点子,把专栏办得很有特色,受到读者欢迎,也引起全国报界的关注。《人民日报》在“地方报纸巡礼”栏目中专门介绍了“在福建各地”,《新华日报》、《浙江日报》也请黄岑去介绍经验。收入书中的几期“在福建各地”,现在看也许会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但在当时这可是“吃螃蟹”之举,黄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后来的命运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福建各地”于1956年停办以后,黄岑为推动新闻改革,在党校开过新闻课,还写了一篇对改进报纸的意见。他主张党报要教育读者,首先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吸引读者,并就农业、工业、文教方面的报道,提出改进意见。不幸,在反右派及后来的拔白旗、反右倾等运动中,被当作“资产阶级新闻观点的代表”,几度受到批判,最后被撤销职务,下放劳动。“文革”中又受到冲击,一度被开除党籍。但是,几十年下来,他对新闻改革的执着追求始终没有放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改革的春天。1983年黄岑担任福建电视台台长以后,首先想到的也还是新闻,他从组织图文并举的口播新闻入手,迅速增加电视台的新闻播出量,同时扩大了对台,对外专题报道。记得他在对台宣传方面搞了一个“海峡同乐晚会”(每周一次),因为台湾本岛看不到大陆的电视节目,这个栏目是专门办给离大陆较近的金门等岛屿的台胞看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当时我省的广播电视工作在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同志亲自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造了全国闻名的“福建模式”。黄岑在电视台的新闻改革中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对台对外宣传方面取得的成绩尤为可喜。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福建日报》。黄岑在《福建日报》工作期间,给我的印象,有两个黄金时期:第一个黄金时期是1955年到1957年,他亲身参与修建鹰厦铁路的报道,写了大量的通讯特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鹰厦铁路是中央“一五”期间在福建投资的最大的项目,铁路开工以后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福建日报》派出重兵进行采访。作者作为报社的特派记者,从头到尾参与了这项报道。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了《正在修筑中的鹰厦铁路》等文,全面阐述了这条铁路对加强国防、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此后,在铁路修建过程中每一项重大工程、重要节点,如打通铁牛关、大禾山隧道,施工跨越闽赣分水岭等等,记者都及时作了报道,一共写了18篇通讯特写。其中,《五十年的愿望实现了》、《鹰厦铁路跨越海峡直抵厦门》、《鹰厦铁路全线通车》等文写得尤为感人,至今读来仍会让人心头发热。

作者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是1959年受到批判和撤职处分,下放劳动半年多,回到单位以后,改作机动记者。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消沉下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相反,他发挥机动记者自由度大的优势,全身心地投入农村采访,以出色的报道赢得了大家赞誉。1961年,他来到龙海县港尾公社,发现当地农民王能美家庭副业搞得很好,但是因为家庭副业收入超过公社条例规定的限额(25%),在当地干部中引起激烈争论:有的人认为,家庭副业搞多了,就会影响对集体劳动的兴趣,特别是上中农,很容易走资本主义道路。(王能美就是上中农)所以,他们主张加以限制。另一部分人认为,王能美的副业收入虽然超过规定比例,但他没有影响参加集体劳动,相反大大超过了规定的劳动定额,再说他饲养的家禽家畜除自己食用部分外,全都卖给了国家,因此不能说他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应该给以鼓励。黄岑采访后,就自己的倾向来说,他对王能美的做法是支持的,因为这样做无论对增加社员收入,还是改善副食品供应,都非常必要。但是,为了慎重起见,便先写了一份内参,题目是:《鼓励呢,还是限制》。内参在《福建日报》登出后,新华社内参也很快转载了。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同志在北京开会,看到新华社内参,对这篇调查材料非常重视,当即指示《福建日报》公开发表,并在报纸上展开讨论。文章发表后,广大读者来信来稿很多,绝大部分对王能美发展家庭副业表示支持。通过一个多月的讨论,进一步宣传了发展家庭副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弄清了关于家庭副业的政策界限,有力地推动了家庭副业的发展。这次家庭副业问题的讨论所以能搞得好,黄岑功不可没。

1962年10月,黄岑深入到福清县音西大队采访,看到这个地方的生产在困难时期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便引起了重视。深入了解一下,发现主要是贯彻按劳分配政策比较好,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就是发展粮、油、蔗间作套种,开展集约化经营,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几倍于人的经济效益,不仅社员生活得到改善,集体经济得到巩固,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多。黄岑将所见所闻写成内参,引起省委和中央领导的重视,周总理在调查材料上亲自批示:“轮作套种,因地制宜,三者关系,普遍适宜。”1963年,作者与省内专家一起总结音西大队开展间作套种,实行集约化经营的经验,为南方人多地少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此文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福建日报》发表后,拉开了《福建日报》大张旗鼓宣传音西的序幕。在总编辑孙泽夫同志带领下,《福建日报》举全社之力,几度挺进音西,打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战。在这当中,作者发挥骨干作用,先后采写了十几篇报道,比如《依靠集体,向土地要粮》(合作)、《福清音西大队合理轮作增产经验》(合作)、《音西高产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音西一亩地收获多少……》、《从数字看音西》、《在最广阔的天地里成长》(记在音西蹲点十年的大学毕业生林鸿达)、《学音西、赶音西,创造更多的音西》等等。这些报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介绍音西大队的经验,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实际上也是一次“三农”报道的创新。

《福建日报》给记者的任务是:一、写新闻,也即公开报道;二、写内参。凡不适合公开报道,而又有参考价值的,都可以写内参。内参是不公开的报道。公开的报道和不公开的报道,这是记者采访的两手策略。黄岑在对王能美和音西大队的报道中都是先写内参,后写新闻,内参与新闻交替使用,收到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这里的关键是内参,而内参的实质是调查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作者深入闽北山区调查,采写了《福建林区现状及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福建是草 上海是宝》、《武夷山是种粮好,还是种茶好》等内参,反映了盲目推行“以粮为纲”带来的经济损失,建议在山区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林业、茶业等多种经营。这些内参,经过省委领导批示,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民生问题是作者关注的另一重点。1961年,福州市民反映公共汽车乘车难,有关部门认为是车辆少所致,作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主要是管理不善,没有把司乘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遂即写了《福州市公共汽车交通能否便利些》。该文公开发表后,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经过整治,市区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又比如水产供应问题。六十年代初,沿海城市水产商店多是供应咸鱼,价钱既比鲜鱼贵,市民又不爱吃。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从渔民家庭、水产品收购站、水产品运输队、水产品仓库一直调查到水产公司,发现从水产品上岸到福州水产品经营商手上,竟要经过十几个环节。如果鲜鱼不腌,就会臭掉,所以只好把鲜鱼腌成咸鱼。记者写了一篇5000字的调查《鲜与咸》,呼吁改革购销制度,恢复“赶鲜”传统。内参送给省委,这次没有得到回音。

无独有偶。1986年,宁德县金涵乡养鳗场运一车活鳗去福州机场,准备装飞机外运,途中被一个乡的财政所查扣,要他们交特产税,因为特产税已由外贸部门代扣,怎么说也不行,财政所就是不肯放行,没有办法只好把鳗鱼再运回去,结果造成鳗鱼大量死亡。《福建日报》以此事为由头,在报纸上开展“各行各业同开放是什么关系”的讨论,从而推动了改革开放,使问题得到解决。那知24年前,同样的问题已经在黄岑的“内参”中就提出来了。

《风云走笔六十秋》一书除收入新闻作品外,还收了一部分回忆文章,比如《怀念杨西光、何若人、孙泽夫等几位老领导》等,说到他们如何关心爱护干部,如何在政治运动中保护干部,如何在生活上悉心照顾干部,为大家排忧解难,列举的事例一椿椿、一件件十分感人。我以为,这些回忆文章,不仅保存了一份美好的记忆,对研究《福建日报》的创业史、发展史,特别是对弘扬老《福建日报》精神,也很有意义。

2013年5月31日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