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二、利用微博如何进行深度报道 新媒体微博“短小精悍”的特点和深度报道的全面细致是相悖的,看似无法相容。但是,通过技术层面、内容层面的一些方法,可以探索出一条利用微博发布深度报道的途径。 (一)技术层面:微博附加功能的运用 微博除了可以发布和获取信息外,还有许多附加功能辅助信息发布,使微博可以规避因信息发布字数限制带来的深度报道难的问题。 1.运用超链接功能和图片上传功能 (1)超连接功能。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4]。利用超链接功能发布深度报道是如今许多开设微博的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发布最常用的手段。一种方式是发布者在自己开设的微博中发布题目和内容简介,并附上文章在官方网站所在位置的超链接网址,对这一报道感兴趣的受众便可以利用超链接进入官网阅读全文。在新浪微博上,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南方周末等传统媒体微博都用这一方式发布深度报道。另一种方式便是博客内容微博同步发布功能。对于已开设博客的用户,利用自身博客与微博之间存在的同步功能,可以使发布在博客上的内容同步发送到微博之中。博客微博同步发布的手段也是利用了超链接的功能,许多学者、评论家利用同步发布的形式将自己的评论报道发布到微博上。 (2)图片上传功能。微博深度报道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图片上传的方式。将深度报道的全部能容以图片的格式保存下来,通过微博信息发布中的图片上传功能将全部内容完整的发布在微博上。想要阅读全文的网民只许点开图片,无需跳转页面,便可以阅读全文,这是目前阅读者阅读长篇内容最便捷的方式之一,许多微博用户都利用这一功能进行长篇内容的发布,而深度报道发布自然也在其中。 2.微刊的产生和推广 微刊,是新浪微博推出的可以自由的编辑许多意思的内容来吸引更多读者的一本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刊物[3]。微刊的产生使许多人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制作发布各种内容的电子书。发布者通过微刊,将众多报道内容汇总成集,制作成电子刊物发布。因此,传统媒体和各大权威机构也可以利用微刊进行深度报道的发布,它的产生使深度报道有了更广阔更全面的展示平台,也使深度报道可以拥有一个稳定的关注群,在不断增加的用户订阅量中扩大着深度报道的影响力。因此,笔者认为微刊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出程度上使得微博进行深度报道形成品牌和固定的影响力,有利于深度报道在微博上顺利开展。 (二)内容层面:要做到两个克服 微博与深度报道相结合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也要在内容层面上下功夫。要想做到两者内容上的契合,需要首先克服泛化报道和浅阅读习惯。 1.克服泛化报道 只注重在技术层面上使深度报道与微博相结合是远远不够的。过度的超链接功能会使深度报道显得枝蔓、无中心,无序堆砌的数据和背景资料很容易让深度报道变成“泛化报道”[5],造成报道内容的偏离和无序。很多深度报道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议题不明,指向不明甚至作者倾向性等原因,出现了陈述的内容主观片面,与写作本意相违背的情况。这种信息一经发布,很容易在微博上引起“蝴蝶效应”,造成舆论的偏离和对立。因此,在微博上发布深度报道的过程中要克服“泛化报道”,做到重点突出,减少无用的背景和数据堆砌,客观准确,一针见血的挖掘根源和问题,以此避免公众舆论产生偏离。 2.克服“浅阅读”习惯,做到深度报道“浅度化” 微博信息的“碎片化”造就了“浅阅读”时代来临,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呈现碎片化、快速化特征。人们不再追求大而全的内容形式,而是对短小精悍的文章情有独钟。因此,“浅阅读”时代要求微博在进行深度报道时,注意用观点吸引受众,做到深度报道的“浅度化”。 深度报道“浅度化”并非摒弃深度报道“深度”特性,而是强调选题要深入浅出,贴近受众为第一要素;时效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追求原发原创;文本要思想优先,描述事件不崇拜细节,勇于亮明态度[5]。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要注意“文章在深不在长”,要从选题、时效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深度报道:首先,做到选题贴近时代特征,在微博上有很高的关注度。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被网络上多如牛毛的线索牵着鼻子走[5]。其次,重视在时效上做到准确及时。注重实效性和新鲜性,要满足公众先睹为快的欲望。为深度报道抢受众,将微博作为深度报道的前哨阵地和舆论反馈平台。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判断和调查,优先发布观点和态度,将原发原创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得深度报道既有深度又兼顾了时效性的特性。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时代,将微博与深度报道紧密结合,利用微博进行深度报道在克服微博信息碎片化以及微博“去中心化”等方面有着很积极作用,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很好的探索渠道和开拓途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深度报道要注重在微博技术和内容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微博进行深度报道也要遵循适度原则,不能与国家制定的关于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相冲突,遵守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规范,将微博与深度报道真正全面、有效的统一起来,在微博问政、权威发布等方面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向春香,陶红.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对“中心”的消解及其问题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 穆荣均.blog and micro-blogging[EB/OL].http://dev.fanfou.com/wp-content/uploads/2007/09/microblogging.pdf,2008-06-19. [3] 董媛媛.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D].复旦大学,2009. [4] 新浪微刊[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184485.htm. [5] 王海涛.深度报道“浅度化”嬗变[J].青年记者,20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