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在全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着那些坚守在岗位一线的人,采访着在乡村振兴的见证者,跟随不同采访对象感受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三个“变量”看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 郭强 陈春园 范帆 熊家林 春节是观察农村变迁的重要窗口,新华社江西分社农村采访室每年都会围绕“新春走基层”策划重点选题,但是如何避免让“新春走基层”成为单调重复的“四季歌”,则需要在看似寻常的农村元素中发现新的要素。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村地区正在展现出全新的气象,变中寻新才是新闻的着力点,我们分兵三路在田间地头深入采访时,发现了三个耐人寻味的变量,彰显出田间地头孕育的生机活力。 第一个变量是农村新的基础设施。一般而言,提到农村基础设施,我们往往会想到水、电、路等。如今,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甚至飞跃。我们采访发现,农村出现了无人机机坪、5G基站、污水处理厂、冷链物流园这些过去只在城里才能见到的设施,它们既服务乡村生产的新需求,也服务村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比如在赣州市南康区大山深处的黄石村,当地引进的一家无人机物流配送企业在一农场内建起无人机机坪,用无人机运送客户在网上订购的土鸡、土鸡蛋等,让土鸡“出山”的时间从四五十分钟缩至十分钟左右。 第二个变量是农村新的人。乡村振兴离不开见识广、理念新的人才,随着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涌入农村。一方面是在乡村治理层面,过去很多农村的村干部队伍被形容为“七个干部八颗牙,开会一片白花花”,我们在江西宜春市采访发现,为了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当地专门出台“大学生专职村干”计划,鼓励大学生回原籍村任职,一批“90后”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生产层面,有的年轻人在农村倡导生态有机理念,有的则借助无人机等高科技畅通农村物流,有了这群“领头雁”,乡村振兴的未来可期。 第三个变量是农村新的组织。农村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的功能,还兼具休闲、娱乐、教育等其他功能,当农村的业态不断丰富,服务于这些新业态的新组织也在孕育而生。比如各地都有“城投公司”,但记者在江西省高安市采访时发现,当地采取村集体资产资源入股、市财政资金配股、收益分红的方式运营,成立各级“村投公司”,探索村民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在江西靖安县,当地的农家乐业主成立了“旅游协会”,通过举办免费业主培训班,传授旅游管理、烹饪技艺、营养搭配、客房整理等知识技能,大大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围绕这三个变量,我们在采访积累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巧借乡村振兴的“兴”与“新”一语双关,采写《无人机机坪·5G基站·电动车充电桩——江西乡村振兴见闻之“兴”设施》《“乡村归雁”·“特聘村官”·“持证农民”——江西乡村振兴见闻之“兴”农人》《“村投公司”·“农宿协会”·“农民学院”——江西乡村振兴见闻之“兴”组织》一组三篇稿件,展现乡村振兴的新图景,累计采用家次超300家,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超过1000万人次,稿件不仅实现了镇版刷屏之效,更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变迁留下新闻的注脚。 雪域高原话变迁 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 文静 瑞雪兆丰年。踏着春节前的最后一场大雪,记者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黑力宁巴村。穿过白雪覆盖的帐篷牧场,一排排藏式院落整齐排列,炊烟袅袅。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走进79岁的南木杰家。 甫一进门,一股清新的柏香味扑鼻而来。看到有客人来,南木杰老人缓步下楼,带客人参观。为了迎接春节,南木杰家做好了准备:房前屋后打扫得一尘不染、太阳房的玻璃干净透亮、火炉上熬着新鲜的曲拉、刚炸的油果子金灿灿装满一盆…… 黑力宁巴村位于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平均海拔3100米。过去,这里是深度贫困村,全村58户村民皆为藏族,放牧和种青稞几乎是家家户户唯一的收入来源。为了放牧,村民们的大半年时间都是在草原上的夏窝子度过;每到秋冬,才赶着牛羊回家,楼上住人、楼下住牛羊,满院堆着牛羊粪。 2015年,甘南州启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入手,推动落后封闭的农牧村转型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明星村,坐落在国道213线旁的黑力宁巴村迎来了新机。借助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实施,村里的主干道全部硬化、村前的空地修起小广场、家家户户的房屋实施了风貌改造…… 为了充分激活黑力宁巴村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文旅企业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了高端帐篷营地、自驾车营地、精品民宿、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 如今再看黑力宁巴村,昔日闭塞落后的农牧村摇身一变,成了“全域旅游213国道最美藏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各个喜气洋洋。 南木杰把记者迎进一楼客厅。大雪纷飞的日子,围炉煮茶正当时。南木杰的儿媳从橱柜里取出三个茶碗,用干净的抹布擦了又擦,倒入喷香浓郁的奶茶。老人盘腿坐在炕上,和记者唠起家常。 2019年,他将家里的一间闲置房屋交给文旅企业,打造成独具藏式风格的民宿,由企业统一运营管理。每逢夏天,家里总能迎来五湖四海的游客。热情的老人拿着上好的酥油和牛肉干招待他们,喜欢听他们聊聊“外面的世界”。 旅游打开了深居草原的南木杰一家的世界,带来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他卖掉了家里的牛羊,给儿子买了辆半挂牵引车做运输;他鼓励勤快能干的儿媳参加厨艺培训,计划明年开一家藏家乐;孙子旦知贡保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去年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一家文旅企业就业,如今负责黑力宁巴村旅游业态的运营;前不久,他的曾孙刚刚出生,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以前满脑子都是牛羊,现在眼界宽了,想让孩子们走出草原,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南木杰说。 呷一口滚烫的奶茶,一瞬间齿颊留香。南木杰老人一家的变化,何尝不是这广袤雪域高原变迁的缩影? 探寻“香村”之变的背后 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 邹明仲 武江民 虎年新春之际,东北大地正值隆冬。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农民生活怎么样?全面小康后,新农村建设怎么干?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分兵多路展开“新春走基层”,选取辽宁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经营草药、酸菜、鲜花的村庄采访调研,闻到了从山村里飘出来的“药香”“菜香“花香”。 我们希望透过“香香的味道”,求解背后的致富密码。我们采写了《菜香·花香·药香——辽宁山村飘出来的“香香味道》《“草药村”是怎样炼成的?》《当百合花搭上高铁》等多篇接地气,有人气的报道,以小切口体现大主题,以低落点体现高站位,展现了新时代农村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三香”稿件被150多家媒体采用,取得良好宣传报道效果。 严冬下黑土地,是李子柒描述的诗意,还是张同学展现的萧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我们采访的三个村庄显然属于前者,它们不满足于“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勇于探索,敢于奋斗,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的。 其中,“草药村”的药香,令我们印象尤为深刻。我们来到地处辽宁东部山区的清原县椽子沟村时,正赶上寒风中飘着雪花。绕过村头的几个山坡,大山里的村庄的模样渐渐显现:白墙灰瓦的民居,沟岔间不时冒气袅袅炊烟。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停靠着汽车。在村委会旁的一栋灰色建筑里,记者进门就闻到一股草药味道,刚烘干完成的龙胆草,村民们正忙着整理打包,垒起了一座座“小山垛”,准备销往南方。 在与村干部聊天中,记者得知,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家底、缺少资源、地处偏远的小山村,最近几年依靠种植龙胆草,村民年人均收入实现从六千元到五万元的跃升。种植面积已占全国市场五成份额,所在乡镇被评为中国“龙胆草之乡”。 这个小山村凭什么富了?是咋实现的?对乡村振兴有啥启示? 故事还要从2011年讲起。当年,椽子沟村种植草药的人很少,村民们普遍认为种草药周期长,投入大,除草等田间管理麻烦,远不如种苞米省心。但时任村主任季忠英和村干部们决心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决定出去闯一闯,看一看。他们一起跑到全国各大药材集散地调研,曾经7天走了4个省,回村反复研究地力和气候条件,最终确定了种植龙胆草等中草药品种。 但回村推广时,村民怕担风险,没几个人不愿种。“村两委”班子成员本着自愿原则,挨家挨户做动员。党员带头冒险种下后,村干部们就‘泡’在了地里,日复一日地研究技术,还找来专家与种植能手授课,手把手教种植。终于,第一批度过三年生长期的龙胆草喜获丰收,村民们见到收益,纷纷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全村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不少农户还走出山沟,去外村、外省包地种植。 这个村由穷变富的曲折奋斗历程,正是东北很多富村的类似经历。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原地踏步只能守着穷,不想新项目没出路。乡村振兴,就得像椽子沟村这样敢于求变,敢于冒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椽子沟村致富,更是“村两委”堡垒作用的结果。采访中,村干部和村民向记者感慨道,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起初种草药很少有群众响应的,村民们觉得种菜、种粮可以,贵贱都能卖出去,卖草药万一卖不出去就得砸手里,喂牲口都不吃。期间,甚至还有人琢磨村委会是借发展产业谋私。就是顶着这些流言蜚语,顶着可能失败的风险,村两委班子勇于担当,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种植,才让村里的龙胆草产业步入正轨,越做越大,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春走基层不是徒步走,而是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走去问,这样才能讲好故事。这次新春走基层,新华社辽宁分社通过“山乡行”系列采访,不断寻找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答案。 奋斗成就梦想。没有一个村庄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那些富裕乡村,无一不是敢于走出大山,到市场大潮中寻找机会,回村苦练内功,一点一滴奋斗出来的。大山里飘出来的香香味道,正是黑土地上的奋斗味道。 走基层如何出新意?从一条功勋犬的“刷屏”说起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 杨思琪 虎子是一只巡防犬,今年春运是它的最后一班岗。7年来,每天32公里,累计走过近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圈……这是虎子的“履历表”。新春走基层前夕,得知这一线索后,我非常激动,立即与铁路方面取得联系进行采访。 哈齐高铁是我国最北高寒高铁,于2015年开通运营。高铁大桥耸立,寒风呼啸而过,四周荒无人烟,白雪覆盖更显苍茫,小小的巡守岗亭就在这中间。夏天蚊虫肆虐,冬天气温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虎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和巡防员一起负责高铁防护网巡视和突发状况处置。蓝天,白雪,一人,一狗,一片芦苇地——这就是故事发生的场景。 由于拍摄对象是虎子和它的战友,采访中要充分协调双方的情绪,用心挖掘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虎子曾是一只警犬,之前在武警部队时受过相关训练,在一次大火中,虎子只身冲进火堆,不断用脚踩火,经过3个小时的奋力扑救,火情终于控制住了,但虎子身上却出现了多处烧伤。 除此之外,虎子还多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协助抓捕逃犯,护送走失老人,还救过轻生女子……变身巡防犬,虎子仍是“大明星”。捕捉到这些有现场感的故事,能更真实细腻地还原出虎子机智、英勇、忠诚的形象。 而今,虎子14岁了,相当于人类75岁高龄,精神头儿大不如前,走路的身姿不再挺拔,吃东西也不再那么狼吞虎咽……一切细节提醒大家——它老了。今年春运过后,14岁的虎子即将退役,被人领养。 谈及退役,它的战友赵海涛和王洪彬忍不住哽咽,甚至掉下眼泪。赵海涛说,刚见虎子时自己很害怕,它个头大、眼神凶,后来走夜路有虎子壮胆,就越来越信赖它。闲暇时,赵海涛给虎子看自己女儿的照片,讲自己当兵时的故事……在采访中,原原本本记录下这些细节,让故事更丰满,虎子也更有血有肉有人情味。 打破常规,别具一格,以虎子为主人公,采写的稿件《春运路上,功勋巡防犬“虎子”的最后一班岗》在“新春走基层”栏目播发后,引发广泛关注。1000余字的文字通稿,被《新华每日电讯》等近200家媒体采用,今日头条、搜狐、百度等置顶推送,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超过116万,搜狐客户端浏览量79万,今日头条评论超过1000条,客户端浏览量累计超过200万。 一次采集,多次加工,根据不同平台特点进行差异化剪辑和分发,扩大影响力传播力。文、图、视频融合报道力争精美,《工作7年,14岁退休,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在新华社公众号播发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稿件被50多家媒体采用,中国铁路官方账号以《14岁,救过人灭过火,还抓过逃犯!》为题转发,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随后,剪辑30秒的竖屏版本在新华社抖音、快手账号播发,点赞量分别超过6.8万、16.2万,2分钟版本剪辑微博上播发,众多官方大号转发。 “前7岁除恶治暴,后7岁镇守高铁,虎子的‘狗生’甚是圆满!”“谢谢你,虎子!”“特别感动!看着看着就流泪了”……报道引发读者共情共鸣,网友评论达数万条,纷纷祝愿它“退休后好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还有人询问领养条件申请领养虎子,其中很多都是“90后”“00后”。 春运路上,有很多像虎子一样的巡防犬保卫着高铁的安全,这是之前鲜有涉及的领域,而新闻报道的职责正在于此。只有深入扎根基层、努力践行“四力”,才能用心用情挖掘出好故事,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好新闻——这是一名记者的使命。 新春走基层是对一线记者履职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的有力促进。未来,我将带着这次报道的收获和感悟继续前行,努力创作出更多“镇版”“刷屏”“破圈”之作,实现主题报道与年轻受众的“双向奔赴”。 一张手工填写的阿富汗松子标签 新华社记者 吴宇 如今,商品标签上印二维码,已是司空见惯,手机一扫即可知晓其中信息。但阿富汗输华松子的标签却是手工填写的,显得有些“原始”。这是我2022年1月份两次走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口商品货场的一个小小发现。 工工整整手工填写商品标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阿富汗2021年下半年经历战乱和政权更迭后有些“无奈”的现状,但也多了一分人文气息,从中似乎能感受到阿富汗政府和民众对中阿“松子空中走廊”的企盼。由这张看似普通的商品标签入手,我与同事采写了“新春走基层”栏目稿件《三张商品标签:事关海内外千家万户民生》,讲述了中国进口阿富汗松子、荷兰鲜花以及中国出口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等三个事例,凸显了浦东机场承载的国计民生,折射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社会发挥的不可替代的正面作用。稿件经总社编辑、播发后,被50多家媒体采用,受到浦东机场相关运营、监管部门以及中阿两国进出口企业好评。 实际上,自2021年11月1日阿富汗战乱后的首架松子包机抵达浦东机场,我一直关注并跟踪报道。但受限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时只能对国内进口商、在华阿富汗商人进行电话采访。虽然能掌握不少一手材料,但总觉得“不解渴”。 经上海海关协助,我终于穿上防护服、戴上面屏,跟随海关查验关员走进阿富汗松子输华的第一现场,并“不经意”发现了那张小小的手工填写的标签。并通过对浦东机场一线海关关员的深入采访,请他们进一步发掘出手工填写的松子标签的内涵:“在我们看来,一张小小标签,连接着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牵挂;一粒小小松子,代表着中阿携手开辟的‘松子空中走廊’经受住了阿富汗国内战乱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考验。” 由此可见,新闻现场永远是记者的生命线。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才能更完整深入地感知各行各业,发掘最新变化与成就,发现受众感兴趣的人物与故事,将生动精彩的新闻、真实全面的中国呈现给世界,进而与人民群众结下血肉联系。也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才能真正地践行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见他人所未见、得他人之未得,更好发挥记者的职业特色与社会责任。在新闻单位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在对阿富汗松子等有代表性进出口商品采访过程中,相关企业普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及后续影响表示关切。一方面,海外疫情可能直接导致相关进口商品受到病毒污染,导致相关贸易受阻乃至中断;另一方面,疫情已经并将进一步影响国际供应链、产业链、投资链变化以及跨境人员往来,未来不确定性增加。 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例,2021年,全国超三分之一的货运航班由此出入境,浦东机场 “连接着海内外两个市场,关系着千家万户民生”。在海外人员入境方面,浦东机场海关更是肩负着在“国门”一线严防疫情输入的重任。可以预见,不仅是“新春走基层”,浦东机场等一线口岸将是我们“四季走基层”的重点目标。 春节返乡路,他们的守护最暖人心 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谢谢杨叔!我那5000块工钱到账了!”1月21日,农历辛丑年腊月十九,“00后”河南籍务工人员小陶在收到自己年前最后一笔工资后,兴冲冲地打来电话。而电话这头,“杨叔”叮嘱完小陶后,向他发出了“年后继续来厦门工作”的邀约。 这是小陶第一次跟着亲友到福建厦门务工,而这次经历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政府帮助讨薪的温度和速度。他口中的“杨叔”,是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监察二科的科长杨志阳,就是为他讨要薪资的“追薪人”。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劳动局的”拥有行政执法权,只要他们介入,那“追薪”就不是一件难事。这是记者第一次跟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全程参与为外来务工人员讨薪——讨薪需要有事实依据,即你要有证明你在岗天数的打卡记录、劳动合同等;讨薪需要理顺薪酬发放的逻辑关系,即薪资究竟是公司直接发放给劳动者,还是通过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流转,才能进入劳动者的腰包。因此,“追薪”并非易事。 “追薪”是门技术活,不仅要通晓现有法律法规且能熟练运用,还要能察言观色,抓住每一个对厘清事实有帮助的细节线索。在小陶的这起案例中,召集工人的班组长(有的地方称“包工头”)实际上挪用了公司开支的工资费用,利用工人与公司间的信息差,臆造了公司“欠薪”的假象。在老杨等一众人的抽丝剥茧之下,小陶和他的工友们顺利拿回了工钱,顺利踏上了春节返乡路。 2016年,国办发布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其中提及,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实现基本无拖欠。在全国各地,无数个“老杨”在春节前夕奋战在追薪一线,守护着万千劳动者归家的钱袋子。 在农历壬寅年到来之际,返乡大军整装待发。然而,万千铁路职工为了守护无数家庭的归途,开始逆向奔赴。供职于南昌铁路局福州客运段的郑清文和李佳欣就是其中一员。 “给你买的奶茶,还热乎着,快尝尝!”“你晚上吃啥?记得好好吃饭啊,我马上又要上客了!”1月26日,农历小年,在杭州东站的站台上,戴着“列车长”袖标的郑清文一路小跑,把一杯热奶茶塞进了同样戴着“列车长”袖标的李佳欣手里。 郑清文和李佳欣都是“95后”,也是一对铁路夫妻,这是他们共同奋战的第六个春运。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虽然急切地想在春节与家人团圆,但是仍会以年轻人特有的浪漫方式来给自己减压放松——郑清文早早记下了爱人动车组开行时间表,揣了一杯热奶茶专门从自己值乘的另一趟列车停靠的站台跑过来给李佳欣“投喂”。 “我们两个虽然在一个单位,但由于岗位的特殊性质,两个人经常三五天都见不到一面,所以站台上‘偶遇’一下就当是团圆了。”提及自己的家庭,郑清文满眼感慨。 老杨依旧在帮助“打工人”追薪,郑清文和李佳欣也已经分别登上了另两列疾驰而去的列车。正是有他们的守护,大多数人的春节返乡路才能一路通途。 (图片均由新华社记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