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由头
有关中国模式的研究和讨论可谓百家争鸣。有人不仅肯定中国模式且对之大加赞扬;有人盯住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批评甚至否定中国模式的存在;还有人从根本上反对这一概念的提出;更有别有用心者借由这一概念散播中国威胁论。在该话题的争论焦点当中,中国模式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尤其值得深入探讨。那么中国模式研究应不应该去“政治化”,或者是否能够去“政治化”呢?郑永年等几位对中国模式有过深入研究的知名学者是如何看的呢?
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
目前学界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太政治化和审美化,模式论述充满价值判断,阻碍人们对中国模式的客观认识。从西方对于中国研究来看,对中国模式的认识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前他们认为中国仿照苏联模式。和苏联决裂之后,尽管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但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之中。改革开放以后,从1980年代的文献资料来看,很多西方观察家认为中国不会有自己的模式,因为当时有“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两个口号,很多人认为中国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最终会使得中国变成另外一个西方式国家,即使不是西方模式,也会成为东亚模式的一部分。1997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保罗·克鲁格曼发表文章,他认为靠投资启动的东亚模式失败了。中国成功应付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有一部分人对中国发展经验的讨论和思考开始严肃起来。2004年,美国人雷默提出“北京共识”。这个概念在西方学术界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但被媒体炒得很火,现在还有人把它抬得很高。实际上这个概念对于学术界和政策圈意义不大。
“北京共识”是相对“华盛顿共识”提出的概念。“共识”的意思是好的经验,可以向外推广。这个概念一出来就非常政治化,炒作起来更政治化。一些人想把中国经验拔高,向外推广,而另一些人则夸大中国负面的东西,认为不存在所谓的模式。从研究的角度看,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模式是一个客观存在,它不一定十全十美。任何模式都包含两个方面,有正面,也有反面;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要先承认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然后来看它的优缺点,观察它的发展。但如果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就变成审美了,反而不能认识它到底怎么回事。
目前中国台湾关于中国模式应该叫什么,有很多争议。比如有人叫中国模式,有人叫中国道路,还有人叫中国案例、中国经验或者中华体系。我觉得叫什么其实不重要,名称的争议背后实质是过于政治化的话语权的争夺。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中国模式是什么也是客观的,需要踏踏实实地研究它,观察它,认识它的优缺点,然后对它进行改进和完善。
- 2010-09-02温家宝: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
- 2010-09-02地方政府在支柱产业选择中的缺失
- 2010-09-02全面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 2010-09-01专家详解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两模式 差别较大
- 2010-09-01“庸俗文化”蔓延 互联网渴求“红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