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福建日报看龙岩> 正文

龙岩采茶灯:拿得出最“土”的 演得了最“火”的

m.folksfolks.com 2013-12-10 10:02:3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龙岩新罗区城市中心的采茶灯主题雕塑。

东南网12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张杰 通讯员 温连光 文/图)

一边保护传统采茶灯表演,一边创新现代表演形式使其融入生活,同时把采茶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龙岩采茶灯为“非遗”保护传承做出新的探索。

演了两百年还爱老“味道”

采茶灯,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据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顾名思义,采茶灯表现的就是劳动人民的采茶生活,被龙岩当地人代代相传,沿袭至今,2005年成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从龙岩市区往东北方向驱车约1小时,就到了美山村。在村里,记者见到了今年80岁的老艺人林昌鼎。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家族演采茶灯,一代代下来已有200多年了。“我从小开始演采茶灯,一开始男扮女装演采茶姑娘,演了3年,后来演队伍最后面的男孩。等年纪大点,演的是茶公或者茶婆。其实传统的采茶灯,茶公和茶婆的表演和化妆都差不多,只不过茶公的服饰是绿色的,茶婆是红色的。”最近,林昌鼎带了4个女徒弟,都是40多岁,“她们喜欢老的表演方法,既然喜欢学,我就教她们了”。

林昌鼎说,现在村里演采茶灯有两个队伍,老人一队,大多都超过80岁了,是传统的演法。新人有一队,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是新的演法。化妆、头饰都和我们不一样了,唱法也不一样,我们老的都放在喉咙里唱,但是新人都把声音唱出来了,嗓子更加亮。但是我还是喜欢老演法,更有味道”。

新罗区文化馆馆长兰茂林告诉记者,现在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美山村的八九位老艺人,而且他们大多年过80了。“传统采茶灯表演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老艺人年纪大了,原始资料和道具遗存也都比较少。省级传承人中,现在只剩下黄淑霞一人。其他的老艺人,能够演茶公、茶婆的比较少。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也会逐渐遗忘表演程式。”他说,采茶灯的表演程式原本有五六十种,但现存的只剩下30多种。作为传统文化来说,采茶灯面临着慢慢失传的危险。

在美山村南面的半山上,有一个“龙岩采茶灯文化活动中心”,在一楼数百平方米的展厅中,我们可以一览传统采茶灯表演的道具、服装,展厅中的文字图片对采茶灯的起源、发展作了梳理。新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谢葆春告诉记者,目前,新罗区正在积极为采茶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展了相关工作。“这次申报,对采茶灯的起源进行重新梳理。我们认为采茶灯是由苏坂乡美山村林氏族人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情景,融入戏曲表演手法,将采茶灯歌舞改编成舞台演出的歌舞节目。在苏坂,我们还发现了最古老的采茶灯乐谱,经过省文物鉴定小组鉴定,距今已经有100多年了。除此之外,我们对采茶灯的服装、头饰、道白、曲谱、念唱作打表演程式等资料的搜集整理都做了许多工作。”她说,申报国家级“非遗”,越原生态越好,因此传统采茶灯的保护,就要保持其原汁原味。

苏坂学校,学生们正在排练采茶灯。

村村都演“采茶灯”

下午四点多,正值苏坂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课,120多名学生又聚集在操场上,排练起采茶灯。

对于初二的陈梦霞来说,采茶灯能算得上她的一项特长了,她说:“我们不用学唱腔,学的是舞蹈动作。学校举办晚会,或者同学聚会,我就有机会跳采茶灯舞,有时还能代表学校参加大型演出。”

苏坂学校校长卢文红介绍,采茶灯源于苏坂,所以学校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把采茶灯带到校园中来,结合课间活动,让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使学生身心都得到锻炼。“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教学,音乐老师和体育组配合教学。我们把采茶灯根据学生活泼、天真的特点进行改编,改变后的采茶灯以走步为主,通过队形变换,演起来花样多了,趣味性就更强了。

学生自己喜欢,家长也非常支持。去年学校排练的采茶灯舞参加新罗区大课间比赛,获得了优秀奖。”卢文红自豪地说。

“我们在采茶灯的保护和传承上两手抓,一手抓传统采茶灯的保护,一手抓现代采茶灯的发展,将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做适当简化,以更好地推广。”谢葆春说,新罗区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支采茶灯表演队伍,进校园、进社区工作由新罗区文化馆具体承担,现在已经很频繁了,采茶灯还进入了乡土教材。

新罗区文化馆对现代采茶灯的创新和改进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兰茂林介绍:“传统的采茶灯一场跳五六个小时,现在要演出这么长时间,看的人肯定不多。我们现在把之前时间较长的动作加以压缩,让它适应现代人的节奏;以前的扇子、灯等道具,也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做一些改进;之前采茶灯只在农村演,现在有了专业舞蹈演员表演,如在山歌剧团的表演中,我们加入了二胡、笛子、扬琴、琵琶等乐器,古典味儿更足。”他说,目前新罗区90%的表演活动中,都有采茶灯节目。

给“活化石”注入新活力

今年4月,龙岩作家邱德昌的长篇小说《采茶灯传奇》出版,紧接着,就有影视公司找上门来商谈拍摄电视剧,并有意向在美山村建设一座影视城。

“采茶灯是龙岩城市一张真正的名片:龙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是采茶灯,龙岩城区里最好的雕塑是采茶女,最多人哼的小调是采茶曲……对采茶灯的感受,只有在异地他乡,才倍感亲情。”邱德昌说,为采茶灯写一部长篇小说,演一台歌舞剧,拍一部电视剧,是他的创作梦想。据悉,《采茶灯传奇》的剧本改编工作已在推进中。

“在现代来说,产业化开发也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方式。”谢葆春说,采茶灯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已在进行中:建设采茶灯主题公园,成立龙岩市庆美采茶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强化采茶灯品牌建设;龙岩采茶灯文化成功于今年5月底首次亮相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向世界展示了采茶灯文化的魅力。“目前,我们还规划建设采茶扑蝶文创产业园,以物化的形式,让采茶灯在龙岩大地上有所体现。新罗区‘非遗’保护馆的建设也已进入2014年工作计划,在保护馆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原始的采茶灯服饰、道具、曲谱,还将加入声光电元素,把‘活化石’完整保留下来,让后人看到最古老的采茶灯是怎样的。”

“对于采茶灯‘非遗’的保护,我们既要拿得出最‘土’的采茶灯,让人感受到原汁原味,又要拿得出适应现代生活的元素,使其普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谢葆春说。

链接

采茶灯

“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相传200多年前由苏坂乡美山村林氏族人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情景,融入戏曲表演手法,将采茶灯歌舞改编成舞台演出的歌舞节目。采茶舞源于劳动人民采茶活动,表现人们上山采茶过程中欢乐的心情及与茶园、花蝶等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采茶舞的配乐旋律、伴奏锣鼓、舞蹈语汇、队形变化有其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个性特征,基本舞步风格独特,其步伐轻盈、细碎、身体挺拔,并用山歌演唱和穿插对白来表现茶农劳动的乐趣和热爱生活的愉快心情。

文化·人物

黄淑霞:让采茶灯“照”进生活

东南网12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张杰 通讯员 温连光)

70岁的黄淑霞阿姨,是采茶灯省级“非遗”传承人。一见面,她就给记者唱了一曲:“采到东来采到西,采茶姑娘笑眯眯。过去采茶为别人,如今采茶为自己……”

“是不是很熟悉?好多人不知道采茶灯,但是一听曲调,马上就知道了。”说完,她拿出一叠贺卡和信件,展示给记者看,“这是学生们寄给我的,你看有20多封呢。”

黄阿姨说,这是她感到非常自豪的事。去年6月,黄淑霞带着采茶灯“进课堂”,到龙岩一中教学生表演。为了让学生们喜欢上这项“非遗”,她可费了一番脑筋。

“一开始,都没人愿意学。学生们都觉得是老人家的表演,还没开始学就没兴趣了。”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从表演语汇、舞蹈动作上对采茶灯做了改进。“我给小‘茶婆’们穿上短裤、靴子、花衣服,披上了漂亮的薄纱,打扮成漂亮的小‘茶婆’;两个小‘茶公’配上高跷,小孩子表情不丰富,我给他们戴上面具,表演时,他们一出场,同学们都惊呆了。”

经过黄淑霞的特殊编排,孩子们变得愿意学习。“高二的学生们学了一个月,他们不但跟着我学,自己也会在课余时间练习。练习挺辛苦的,最后结果很不错,我们的节目获得了省中小学文艺汇演龙岩地区的一等奖。”

“采茶灯的每个动作,都是来自于生活,体现的是闽西人的勤劳。清晨打了露水的茶更香,采茶姑娘们都提着煤油风灯,在天亮之前上山采茶,于是表演道具中有了风灯和麦折扇;因为露水多,采茶女们要打掉露水,于是有了采茶灯表演中打草的动作。不管是哪个年代,采茶灯都和我们的生活走得很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采茶灯用来宣传政策、形势。后来,凡是家里有婚嫁喜庆的事,都会请表演队来演采茶灯,因为‘灯’和‘丁’谐音,有添丁的意思。现在在农村,还有许多人在表演采茶灯。”黄淑霞进一步解释道。

作为传承人,黄淑霞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她一直在尝试让现代人更能接受、喜爱采茶灯。至今,她已经为采茶灯表演研究创排了34稿了。“在省运会开幕式上,我们把采茶灯的道具灯换成从天而降的大灯笼、配上五彩彩带,把体育竞技融入表演;在旅游节上,我们搭配上宣传唱词,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在专业表演舞台上,我们又设计细腻的舞台语言。”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龙岩市举行了万人采茶灯表演,黄淑霞说,当时共有10100人表演,几乎每个乡镇都有队伍来参加表演,“我们设计了大方块的色彩,原本手上拿着的小蝴蝶,在万人表演时,变成穿着的蝴蝶衣,气势磅礴,人数和场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应该是采茶灯的历史上最鼎盛的时候了”。

“但是不管怎样,采茶灯的创新改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有些传统的元素、舞蹈语汇不能变,重要的动作如蝶步不能抛弃。如果在表演中过度创新,比如有人加入了迪斯科元素,那就跑得太远,不能叫采茶灯了。”她说,采茶灯应该有粗有细,有民间版,也有专业版,有老年版,也有少年版,这样一来,谁都能看、都能演,采茶灯才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