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人物> 正文

轮椅替双足陋室著文章 残疾作家胡向群自强不息

m.folksfolks.com 2014-05-17 08:29:2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轮椅替双足 陋室著文章

东南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卢婷婷 文/图)收银、找零、帮客人装袋,永定县汽车站旁的食杂店里,店老板胡向群坐在轮椅上,每天重复着这些动作。

在旁人眼中,胡向群是个自力更生的残疾人,谁能想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作家。

年过半百的胡向群只有小学文化,却已经发表文章共约140万字。他的剧本《土楼儿女》,还入选福建省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

他没有能独立行走的双腿,却用文学梦,为自己生出一副有力的翅膀。

感怀母亲立志走上文学路

初见胡向群,这个朴实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电脑屏幕前,厚厚的镜片下,眼神犀利,斑白的头发理得很短,十分精神。与常人不同的是,他的“腿”,是陪伴他39年的轮椅。

1975年,年仅12岁的胡向群突遭意外,脊椎被压断,造成半身瘫痪。胡向群的母亲背着他四处求医,却一次次绝望而归。胡向群看见母亲常常背着他流眼泪,可面对他时,总是笑着,给他鼓励。

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胡向群学会用轮椅独立“行走”。为了谋生,胡向群还自学无线电、学刻印、修钟表电器、读英语日语、学电脑打字……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可这时,噩耗传来,母亲住院病逝。极度思念母亲的胡向群,颤抖着笔,写下文章《妈妈,我的鞋脏了》。

这是一篇记录一名母亲18年悉心照料儿子的故事,在《残疾人导报》上发表了,文章真挚动人,发表不久,就有全国读者的来信雪片般飞来。

得到读者的肯定,原本就爱好文学的胡向群坚定了信心,走上文学路。一边自食其力,一边创作,这条路,胡向群走得艰难,却义无反顾。

自强不息 边开店铺边写作

1998年的一场洪灾,胡向群下洋的家被冲垮了,他没有绝望,而是重新出发,来到永定县城开起了食杂店。

在局促的食杂店里,胡向群摇着轮椅通过,常常要碰掉几件东西。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文学梦高飞。

为了方便随时创作,胡向群在店里、房间都装了电脑。白天,他帮忙看店,没有客人时,总要看看新闻,看看故事,偶尔灵感闪现,就打开文档,敲起字来。

只是,坐在轮椅上敲打电脑,时间稍久,胡向群的腰就会十分酸痛,没知觉的双脚也开始浮肿,所以他常常坐一会儿,就得挪到床上“休息”。

说是休息,其实胡向群是在打腹稿。他床边的笔记本电脑,被侧着摆放,方便随时记录。他说:“写了三十几年,敲坏了十几个键盘。”

为了写出一段文字,胡向群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为了写出作品中人物的孤独感,他在夜里独自一人摇着轮椅,到河边静静感受。

笔耕不辍 发表作品百万字

胡向群的圈子,只有杂货店那么大,他想走出去,却无能为力。对他来说,写作已经是精神上不可或缺的慰藉。“虽然走不了路,但幸好还有心可以感受、脑子可以思考、手可以记录。”胡向群说,好在,他的记录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所感悟。

从16岁开始发表作品算起,胡向群已经在《福建文学》、《故事会》等几十家刊物发表140万字的作品。2005年后,他关注影视创作,将叙事散文《阿园嫂》改编成30万字长篇小说。

去年,胡向群开始创作3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土楼儿女》,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融于剧本中,通过永定土楼胡永龙兄妹一家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悲欢离合故事,讴歌土楼儿女的爱国情怀与客家精神。“我希望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能被更多的读者认可。”胡向群说,眼下他最希望的就是《土楼儿女》能早日投拍,变成影像搬上荧屏。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