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福建日报看龙岩 > 正文

木桐号子:飞出梅花山 登上大剧院

2018-07-24 17:14:01 李凌生 林斯乾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木桐号子源自号工们的劳动场景(资料图)。 林光芃 供图

东南网龙岩7月24日讯(记者 李凌生 通讯员 林斯乾)7月2日,65岁的林光芃站在灵堂前,面对着林承炎的遗像,泣不成声。步云木桐号子表演团队又少了一个成员。

几个月前,林承炎拖着罹患肺癌的病体,与领队林光芃及另外两个伙伴,走进了北京一家录音棚,“为梅花山乡土文化留下了祖宗的声音”。正是这关键一步,为步云木桐号子最终登上国家大剧院夺得了宝贵的入场券,完成了乡民们的夙愿。

刻骨铭心的“大山之声”

上杭县步云乡地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这里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当地人靠山吃山,直到上世纪80年代,采贩木材还是步云的支柱产业。

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在生产落后、交通不便的年代,梅花山的先民靠人力把粗大的木桐扛出大山,既辛苦又危险。为了达到步调一致、快慢协调,扛木桐的工人哼起号子,既传递路况信息又可鼓劲消疲,这就是木桐号子的由来。经过一代代人的流传,木桐号子的节奏和韵律越来越丰富,最终形成一套独特的声乐体系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林光芃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听到木桐号子的激动。在他13岁那年,乡里要修一座水坝,需要若干巨木。当二十几个壮汉扛着直径1米多的木桐、哼着号子从山上下来,全村人都被他们高亢雄浑的歌声震撼了,纷纷跑出家门围观。77岁的号工林辈香回忆说,18岁那年他与十几个同伴扛着木桐从古田集镇经过,那天恰逢圩日,悠扬雄壮的号子吸引了几千人驻足,“我们一下子在周边乡村都出了名”。

“这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天籁之音,传递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韵律。”在林光芃看来,“大山之声”凝结着先人的劳动智慧,也体现着乡民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天命之年传“号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运输工具的改善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号工们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木桐号子也湮没无闻。

时间一晃而过,林光芃再次与木桐号子结缘,已是2007年。已过“知天命”年岁的他作为上杭县民俗文化工作者回到步云乡,开展非遗文化普查工作。

听说仍有不少人能够哼唱完整的号子,他欣喜非常,挑选出12名号工组成队伍,将他们扛木桐、哼号子的现场进行了情景重现。独特的韵律、完美的和声汇成气势恢宏的乐章。听到久违的号子重新响起,大批村民蜂拥而来。那次“重逢”,让林光芃下定决心,要把家乡这份民间艺术遗产传扬下去。

然而,这条路远比想象的艰辛。为了整理和挖掘木桐号子的历史和源流,林光芃四处请教专家,翻阅各种史料。在各种文化活动场合,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销”木桐号子。“很多人觉得劳动号子过时了,跟文艺表演也沾不上边。”尽管屡遭碰壁,林光芃仍初心不改。后来,他干脆把号工们召集起来,组建了木桐号子民间表演团队。

大家平时各忙各的,聚在一起排练和演出很困难。为了不放弃每一次登台的机会,林光芃带着团队四处“走穴”,为此他常常自掏腰包支付食宿、路费和误工费,几年下来他个人支出经费几万元。家门口的三轮老年代步车,成了他接送号工的专车,山路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