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文化 > 正文

福建体育史上的“红色”奇观

2022-11-30 16:57:56 肖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江雅萍   我来说两句

福建体育史上的“红色”奇观

长汀南寨广场旧址(资料图片)

福建体育史上的“红色”奇观

当年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对大检阅活动进行了报道。(资料图片)

福建体育史上的“红色”奇观

红军战士进行体育锻炼。(资料图片)

东南网龙岩11月30日讯(记者 肖榕)11月27日晚,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南平正式拉开帷幕,各项体育赛事精彩上演。你可知道,早在90多年前的闽西苏区,体育活动就已风靡一时,不仅有全苏区最早的全国体育盛会,还有苏区学生运动大会、少年先锋队军体大检阅……

90多年前的闽西苏区,逐渐形成了一套革命斗争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红色体育发展模式,将如火把一般的红色体育精神传递至今。

苏区最早的全国体育盛会

长汀又称汀州,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誉为“世界客家首府”——这是长汀广为人知的一面。

但鲜为人知的是,长汀在红色体育史上曾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汀州南寨广场举行了著名的“汀州整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

1932年5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也在此举行了第一届赤色体育游艺活动,朱德亲自为运动会开发令枪。

此次运动会规模颇大,成为当年全苏区最早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体育盛会。会场上,斧头镰刀的红旗在空中飘扬,鞭炮声响彻云霄,条幅上书写:“检阅工农强壮体格,发展赤色体育运动”。

运动会有多种项目比赛,除了长短跑、接力跑之外,还有双人绑腿、掷手榴弹、步兵刺杀、射击、徒手操等,共有来自全国的1000多名红军战士参与比赛。

巾帼不让须眉。苏区的妇女们也积极参加了这场红色体育盛会,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上杭县才溪女子代表队40多人,穿一身黑色列宁式女服装,打绑腿,留短发,手持长矛大刀进行操练,获得第一名。

据记载,从1930年3月到1934年9月,闽西苏区举行的省、县、区、乡各级体育运动会、游艺会、大检阅就多达30多次。闽西苏区举办的体育竞赛,各种小型运动会更是不计其数。

“运动和读书工作一样要紧”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馆藏有一份“1930年9月17号龙岩县学生运动大会筹备处印发的《第一次龙岩学生运动大会筹备会》章程”,纵41厘米,横29.8厘米,共两页,为国家三级文物。

第一次龙岩学生运动大会是闽西苏区较早的一次体育运动大会,它不仅是闽西苏区首创,也成为当时革命根据地体育竞赛的先声。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里,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闽西苏区的学校体育运动却得到蓬勃发展。

当时,苏区学校把体育当作一门必修课,提出了“读书要紧、工作要紧、运动也要紧”“整天没有运动,读书不好,身体健康也难保”的口号。

学校每周有8小时的游艺课,即体育活动课程。区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积极配合,指导学生必须学会两种体操(徒手操、手巾操)、两种运动(赛跑、跳高)和六种游戏(拍皮球、捉迷藏、叠罗汉等)以及射箭、投弹、军事操等。

苏区的学校还有各种体育竞赛形式,一是学生体育运动会;二是列宁小学大检阅;三是儿童团检阅。

1932年5月30日至6月1日,福建省少年先锋队军体大检阅在汀州南寨广场举行。来自闽西龙岩、上杭、永定、长汀、武平等县的少先队代表参加了检阅活动。

经过三天激烈的比赛,根据各方面检阅结果,活动总指挥朱德为优胜队伍颁发红旗、大鼓、军号等奖励。

“金点子”破解体育难题

90多年前的苏区,环境艰苦,经费奇缺,基本没有正规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

办法总比困难多。苏区军民凭着对体育锻炼的满腔热情,想出了各种各样的“金点子”。

有些地方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完善体育设施。上杭县才溪、通贤两镇的列宁高级小学平常开展乒乓球运动,都是用课桌拼凑起来当乒乓球桌。

后来,学校发动“一枚铜板”活动,募集到一些钱做了乒乓球桌。这样,既添置了体育器材,又减轻了苏区政府的负担。

更多的地方则是依靠广大群众集思广益、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开辟出许多运动场,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体育用具——

人们选择较大的空地,铲平后,用石灰画线,或用细竹子围线,成为球类项目的场地;没有足球门、足球网,竖几根竹子,缠上绳子代替,就可以踢足球;没有篮球架,竖一根木柱,钉上木板,钳进铁圈,缝上带子(球网),就可以打篮球。

还有用一截竹竿,请铁匠安装上铁锥,就是标枪;用棉花、破布裹进沙子,扎圆缝紧,就是足球;砍下松树,锯成圆形段,掏空中心,插进硬木棍,就是举重杠铃;还能利用江河湖泊,开展游泳、龙舟竞赛……

这些简陋的装备,充分体现了苏区人民的智慧。他们自力更生办体育、勤俭节约办体育、因地制宜办体育的故事,今天听来仍让人感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