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博物院 > 藏品精粹 > 正文

博山炉赏鉴

2016-08-05 16:15:41  来源:福建博物院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上图是福州洪山桥马佬山M1出土的一件南朝青釉博山炉,炉盖和炉身均作半球形,子母口,扣合作圆球形,炉身下附一空心柱与底盘相连。炉盖顶饰一攒尖式葫芦状钮,钮周围镂空四个圆孔,作为出烟孔,盖上12扭曲齿尖状突起;炉方唇,深腹;底盘侈口浅腹,平底,底露灰胎,中间有孔。整件器物通高14.5、炉口径9.5、托盘底径12.5、炉体高7.3厘米。

何谓博山炉?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香薰、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质地和陶瓷质地的。炉体仿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和神仙故事,具有浓厚的神仙思想,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实际上,“博山”确有此地,其地在蓬莱以西的山东鲁中,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博山区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即在该区东南。自古博山一带(古称颜神镇)是我国古代陶瓷、窑业的重要产地。博山炉之名即寓炉盖似群山之外观,又合产地之名。

博山炉是专门用于象征汉代仙家思想中仙山的器物,尽管汉代出现了博山炉,但汉代,至少是在西汉早中期,尚无“博山炉”这一明确称呼。该器物在汉魏六朝则被称为“博山香垆”或“博山”,唐初才普遍称其为“博山炉”。

据《西京杂记》等志史介绍,汉人使用博山炉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因为迷信鬼神,烧香祈求神明保佑;二是古人席地而居,燃香草以洁室,祛除潮湿,怡人心肺;三是汉时的达官贵人,有熏衣染被的习惯。看来熏香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起初只是为了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后来演变成一种雅致的生活习俗。博山炉设计巧妙,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在汉代出现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更是普及开来,且越发精美。

另外,博山炉的兴盛与佛教也有莫大的关联。南北朝时期,佛教中的某些元素已被移植到代表着通往神仙世界的辅助道具博山炉的设计中,成为新的宗教信仰道具。最明显的就是莲花装饰在博山形熏炉中的大量出现。这类莲瓣纹熏炉在福建建瓯水南南朝墓、福州闽侯南朝中都有发现。

福建地区南朝时期的墓葬中经常出现有博山炉,而且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造型丰富,包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极具地方特色。图中所示的这种形状的博山炉则是福建地区最常见的博山炉造型,数量最多,齐梁之际最流行,分布最广,在全省各地的南朝墓葬中均有出土,而不见于江浙地区,因而对研究福建地区当时的丧葬习俗、宗教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都有重要的意义。

宾娟撰文/ 陈浩摄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双百活动
照片墙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省博快讯
更多>>文博快讯
更多>>展览公告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