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青绿釉虎子
2019-08-01 15:41:34 来源:福建省博物院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在博物馆藏品中,常可见到一种被称为“虎子”的陶瓷器。上图为福建博物院馆藏的一件南朝青釉虎子,出土于福州市南郊阳岐山省军区教导队工地的一座南朝墓葬中。整器呈卧虎形,头部上仰、凸眼暴睛,双耳尖竖,獠牙外露,虎口圆张,翘鼻,短颈缩项,作嘶鸣状。虎身蹲伏,略呈蚕茧形,虎尾向斜上方伸至脑后,又下卷至肩颈部,前腿直,后腿卧地,爪子缩小蜷曲。虎子高14.2、长16.3、宽12.7、口径约5.2厘米,器身遍施青绿釉,釉色均匀,已被定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这种形似卧虎的器皿,目前考古学界称之为“虎子”。从史料记载得知,“虎子”之名源于汉代。《周礼·天官·玉府》记载:“掌王之衣服、衽席、床第、凡亵器。”汉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属。” 有学者指出,亵器实际上包括尿壶、便桶两类,前以承尿,后以承屎。古人称上厕为行清,所以亵器又称清器。由此可见,虎子应是用作便溺之用的亵器。然而,文献记载中的“虎子”和考古出土的这类卧虎形的器具是否是同一样东西呢?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商代就已看见类似的器皿,福建黄土仑出土的的印纹硬陶虎子形器,大口、平底、尾上卷。口尾之间接一宽带状把,把端与口沿连接处贴一涡形泥条堆饰,制作粗陋,但应是这类虎形器的原始形态。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墓葬中常随葬这种卧虎形器皿,它们的形态大同小异,质地不一,陶、瓷、漆、铜皆有,但多为瓷质。目前考古界已经约定俗成将其称为“虎子”,只是学术界对它的用途说法不一。 依据文献资料来看,“虎子”应该是一种溺器。然考古出土的虎子器皿,由于它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与它同出的一些随葬品的不同,甚至有的器皿器身上还刻有某些铭文,以至于学术界对它的用途及相关文化众说纷纭,有溺器说、水器说、酒器说、洒水器说等,各位学者都举出了自己的理由。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石室画像中有一幅涤器图。图中有一清洁工手持扫帚在庭院内清扫,身左侧有一大水缸,前边放置一簸箕与虎子形器皿,左侧上方有一带栏杆的小阁。王业友先生认为是作清洁用的洒水器、郑岩先生认为图中的小阁是汉代的厕所,虎子与之并列,可知也是相关器用,应该是溲溺之器。而曾凡先生认为虎子形器皿绝不是便器,而是酒器或茶具,因和它伴存的是盌和五盅盘。而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文献中记载的亵器“虎子”就是考古发掘出土虎子形器皿,但这类虎子形器皿作为溺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应该就是文献中记载的“虎子”。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发掘出土,这类虎子形器皿的名称、用途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
相关阅读:
- [07-25] 漳州开元寺遗址显现真容 整修时发现遗存文物
- [07-13] 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伊斯坦布尔宣言 呼吁遏制盗掘走私文物
- [07-28] 漳州南靖正峰寺四面佛经塔重焕光彩 考证为宋文物
- [07-23] 泉州6大国保单位 国家文物局批复修缮方案
- [07-23] 泉州6大国保单位 国家文物局批复修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