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公共考古 变革中的融媒发展
2020-05-11 10:54:32 来源: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线上终评会为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献上了一场考古盛宴!5月1日至5日,“假期云考古”——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线上终评会与公众相约相伴,万众瞩目下,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最终脱颖而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一改往年汇聚一堂听汇报搞评审,以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结果的形式,而是采取在主办方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通过央视新闻、腾讯微视、新华云直播等新媒体全程网上直播。各参评项目和评委都以网上连线形式汇报、答辩和评审,同时增设提问互动环节,让公众更好地参与进来,让考古更好地普及出去,构建了公共考古的传播交流平台,既做到疫情防控到位,又创新活动方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场专业性极强的业内评选,朴素无华的直播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空前的聚焦,关注和传播度远超往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7日中午12点,与此次评选活动相关的话题总阅读量达到2.8亿,五天的直播总观看量4043万人次,网站等相关资讯近12万条。须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性,然而传播方式的革新,却能引发如此大的话题性,十分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这至少表明了公众对文物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欲,更指明了文物事业发展与融媒体的密切关系已是不容忽视的方向。 由此可见,“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意义已超出评选活动本身,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空前成功的公共考古大事件,或许还会深刻影响未来的发展。不妨做个比较,近些年产生过公共考古效应的典型事件,在传播广度的递增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出现过如曹操墓的真伪、海昏侯墓的金银财宝等偏离文物价值和考古专业性之处,从而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那么,当文物事业遇到大众传播,是否就意味着一发不可收拾,无法避免这样的误差呢?眼下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传播中的无本质偏离和全正面评价,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信心和范例。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专业性同样可以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进而引导公众走出猎奇心态,了解文物考古工作为何,形成清晰的共同认识和舆论导向。如此,将文物保护的社会共识转化为全民常识,“盗墓”“鉴宝”的流量自然就会无地自容。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线上终评会的成功,再次提示我们——文物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融媒意识,建设融媒大数据平台,小众的专业性完全可以驾驭大众传媒进行精准的最大程度传播。再举一例:终评会开始前,有直播媒体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简化为“十大考古”,但当直播进入主会场后,呈现给公众的,是我们专业口径的规范和高度一致性。面对融媒体大众传播,专业性绝不是制约,而是最优质资源,无需削足适履去为网红而网红,坚守内容为王和品质至上,同样可以精彩夺目。由此而思,今后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文博系统其他几大品牌活动,是否也要从中汲取宝贵经验,更多地采取融媒方式发展和传播,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走过了三十年,已成为我国文物事业的重要宣传和展示窗口,成长路上也势必要肩负更多的规范和引领之责。因此,今年的尝试,绝不仅是疫情下的应急机制,更应理解成是一种创新与探索。为全面规划部署新时代的文物事业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列为主要任务,提出:“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使命在肩,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已然开始,让我们坚定方向,坚持方针,“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大踏步前行吧! (穆森)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