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博人|黄利平:严谨务实 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新发现
2020-07-29 15:35:22 来源: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黄利平,1956年出生,西安人。1986年,他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陕西历史博物馆筹建处,从此与文博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黄利平调入广州市番禺区虎门炮台管理所担任所长,2016年从广州市南沙区虎门炮台管理所(文物管理所)所长岗位退休。对待自己热爱的文博事业,黄利平这30年来一直不断挑战自己,力求创新,发现未知。 黄利平准备出海。他负责管理岛上的三个炮台,坐船出海是日常工作。 结缘陕历博 建功在南粤 1986年,黄利平进入当时还是一片麦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筹建处。当时筹建处只有正式员工20多人,处里的陈列准备科是博物馆唯一的业务部门,黄利平作为负责人之一,在陕历博长达8年的筹建过程中,从编写大纲、征调文物、制定展览到保管设备等工作无一不全程参与。开馆前他和同事们忙于布展,大约半个多月都以馆为家,吃住在展厅。特别是开馆的前一天晚上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稍微休息下就立即精神抖擞地参加了陕历博的开馆仪式。黄利平说:“一晃30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陕历博开馆前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还历历在目。” 为了拓展工作领域,学习新知识,黄利平先从陕西到了广东,再从广州市番禺博物馆到了番禺区虎门炮台管理所,一边感受了南粤工作的艰辛,一边也收获了挑战成功的喜悦。 2002年,黄利平开始担任广州市番禺区虎门炮台管理所所长,将文物调查的视野从关注陆地,转移到海洋中的岛礁上。南沙区200多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包含直辖岛、礁有六七个。为了对这些海洋文物有清楚的了解,黄利平和同事们曾雇了一艘冲锋艇前往珠江口外的舢板洲小礁石上实地查访。冲锋艇在风浪中行进了大约半个小时到了最远的舢板洲灯塔,当地人称“白塔”的脚下。黄利平和同事们研究后发现,这座“白塔”为法式建筑,建成时间已有百年,也正是因为这次海洋文物的探索,改变了沿海古港名城广州,在文物图录中没有自己灯塔的尴尬历史。2015年,这座灯塔顺利入选广东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这次重大发现激励着黄利平和同事们继续海上文物普查。他们登上了只在资料中看到过的大虎岛,进行实地普查。大虎岛上的炮台是虎门炮台之一,黄利平和同事们在岛上找到了清代嘉庆年间始建的大虎炮台遗址,通过残余的地基和石块,确定了炮台方位,他们也成为有记录的、第一批登岛进行实地普查的文博工作者。 黄利平来到广州以后,闲暇时还很喜欢去看有特色的广府传统建筑,他对传统建筑的祠堂、神庙的兴趣越来越浓厚。2008年,他和文物普查队在南沙区黄阁镇东里村发现了一座很古老的建筑,却没看到常见的牌匾。当地乡民告诉普查队员,这座老建筑叫“辅党麦公祠”,已经记不清建筑年代了。黄利平和同事们走进院子,抬头就看见头门上方一幅长约5米、高约1米的巨型壁画,上面落款是“道光二十六年”。50多岁的黄利平毫不犹豫地爬上五六米的长梯,仔细察看了壁画和两旁略显斑驳却工艺精美的砖雕,认定这是一幅未经后世涂改的清代壁画原作。壁画在白灰底上用单一的墨色描绘了在云雾间的飞龙,具有国画般的意境,是色彩艳丽的广府壁画中唯一的“水墨画”题材,广府人称之为“水墨龙”。壁画画的是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若隐若现的一条怒气冲冲的老龙正在教训一条诚惶诚恐的小龙。壁画采用了宣纸画“留白”的手法来展现天空的浩渺无垠,用墨色的浓淡塑造出了云海翻涌和见首不见尾的神龙。黄利平和同事们还对残存着金漆粉末和精美雕刻的木梁架屋顶进行了逐一核验,认定这座老建筑建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距今已有170多年。当年这幅“广州最原始壁画”的发现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潜心虎门炮台研究 长期以来,业内对虎门炮台,包括对广东沿海炮台的相关研究都很少,炮台及海防设施的有关研究更是近乎一片空白。黄利平担任虎门炮台管理所所长后,便开始潜心研究虎门炮台,为了研究炮台形制,他几乎跑遍了广东沿海现存的所有炮台遗址。他反复比较各炮台形制,找出其中共同点及差异之处,比如清代初期炮台都是城堡式炮台,大炮架在城堡的墙头上;清代中期是炮洞式或称垛墙炮口形式,大炮是架设在炮台墙下边的炮洞里;清代晚期是钢筋混凝土的西式炮台,与以前的炮台完全不同……黄利平的这些研究不但提升了对原有炮台的科学认识,还对新发现炮台的判定有所助益。2003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学城穗石村发现一处大型炮台,当时被认为是清初炮台。但黄利平分析,如将大学城穗石村炮台遗址形制,放在整个广东省清代炮台系列中就不难看出,它属于典型的中期炮台形制,通过现存的15个炮台垛墙显示它是一个炮洞式炮台。黄利平说:“清代海防江防炮台分期十分重要,如没有分期理论,则无法判断这类新出土炮台的准确时代。”穗石村炮台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建的观点,于2013年被发掘单位采纳。 黄利平研究炮台,对任何有效线索都不放过。在整理炮台照片资料时,他的目光被一张80年前拍摄的照片深深吸引,对于虎门炮台现存状况了如指掌的黄利平一下子兴奋起来,这张照片是1938年由日军在虎门炮台拍摄,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炮台、大炮及附属设备的情形,但遗憾的是照片中没有注明具体拍摄地点,无法与现存炮台实体进行对照。为了查证这张照片的确切地点,黄利平决定比对照片实地考察,几经查证他认定照片是在上下横档岛上拍的。上下横档岛共有约20个炮台,黄利平首先想到的是上横档岛前山的3号炮台,因为这个炮台的大小同照片上的比较接近,照片里的珠江江景和武山山体至今也没有太大变化。可当他兴冲冲地坐快艇登上岛时,却发现从这里看过去,武山断成了两段,岛上很多地方景物也与照片不符。黄利平只好又坐快艇去下横档岛,当快艇在珠江上高速向南面的下横档岛行进时,他不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武山,意外发现随着快艇向南行进,武山的断口竟然渐渐看不出来与照片一模一样了。当他站到下横档岛8号炮台边时真是又惊又喜,看到了与照片中一样的山和水以及相同的炮台、阶梯和弹龛等建筑,这张照片当年的拍摄地点终于被确认了,为炮台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史料。 坚持科学严谨的专业精神 黄利平从事文博工作30年,其中20年在基层文博单位,他说:“不重视基层文博科研工作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基层文博工作更需要以科学严谨的专业精神来对待。因为在第一线,基层工作者往往就是决策者,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工作上的损失,而且这种损失可能会因为认识不够长期得不到纠正。”黄利平在海上发现百年灯塔后,撰写了文章《广州百年灯塔依然在岗》,灯塔受到相关部门重视并列入广东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在他发现道光年间广府壁画后,受有关部门委托主持编辑出版了《广州传统建筑壁画选录》等书籍,并发表科研文章,广泛传播了广府壁画的文物价值,提高了广东省对壁画文物的重视,仅在广州一地,就有番禺、黄埔、花都三个区陆续出版了自己的清代民国广府壁画图录。黄利平初到虎门炮台管理所时,发现鸦片战争前的炮台名称被写在了光绪时期所建的西式炮台上,为此他专门发文《以讹传讹何时了——说广州所属虎门炮台的分期》进行了更正。 黄利平是广东省唯一在县级文博单位工作的研究馆员,他深知基层文博从业者的艰辛忙碌同时还得不到社会广泛认识和理解。然而,他觉得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现文化遗存,并在调查遗迹、整理资料和探求研究中,与历史贴心对话,为他工作过的地方增添文脉色彩和文化积淀,是平凡中的光荣。他说:“这30年来我不断挑战自己,发现未知,力求创新,无愧于我热爱的文博事业。”(张丽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