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追梦 未来可期
2020-08-10 17:13:14 来源:国家文物局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日,以总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女孩钟芳蓉备受关注。这不仅因为钟芳蓉的高考成绩很亮眼,也因为她是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全靠自觉的留守女孩,且她报考了在很多人看来颇为“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 为此,有网友质疑:“考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为了表达对钟芳蓉的支持,各地博物馆、考古机构和工作者纷纷为她送上“考古豪华大礼包”。 8月2日,钟芳蓉开通微博作出回应,称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选择报考考古专业。 樊锦诗先生得知此事后,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一起,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这本书记述了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青春求学往事,以及她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等动人故事。樊锦诗表达了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钟芳蓉在给樊锦诗先生和顾春芳教授的回信中说:“很庆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响下确定自己的兴趣并坚定地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让我的成长有了更多的力量,希望能在樊先生和顾教授的鼓励下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新青年!樊先生选择了敦煌,选择了坚守,成为‘敦煌的女儿’,也找到了心灵的安顿,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8月2日,北大发文欢迎钟芳蓉同学,“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并祝她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勇于有梦,更要敢于追梦。梦想、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去田野探寻历史的谜底,用科学的手段探赜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正是因为几代中国考古人的孜孜以求,才有中国的考古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 在现代考古学刚刚传入中国之初,北大便在国学门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大成立中国高校中第一个考古学专业,苏秉琦、宿白、邹衡、吕遵谔、严文明、俞伟超、李伯谦……这些闪耀的名字,让北大成为中国考古学家名副其实的摇篮。 随着考古学学科的教学和实践,考古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汉唐、宋元明……考古耕耘在田野之间,把青春和血汗都献与土地下埋藏的岁月结晶,不断填补一段段空白的历史,让新时代与古文明彼此联通…… 立足中国,拥抱世界,服务国家大局,以考古学研究推动国际学术互动和人文交流,考古项目成为增进各国人民互信的文化亮点。 考古工作作为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最好的时期。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都离不开具有理想情怀的年轻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写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的努力。勇于追梦,未来可期。 (晓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