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紫禁城六百年的“时”与“空” 走进“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
2020-09-15 16:33:51 来源: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其建筑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六百年的传承中,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既体现出民族融合的特质,也受西学东渐之风的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容乃大”胸怀的实物例证。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辉煌的篇章,历来是中国古代营造的重点所在。紫禁城更是宫殿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不仅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准,其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也成为国家政权神圣庄严的象征。 2020年适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从“宫城一体”“有容乃大”“生生不息”三大主题、18个历史节点介绍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方便观众理解贯穿于紫禁城“时”“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展览使用了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参观由午门西马道进入,东马道离开,展线全长256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员、策展人张杰介绍,展览紧扣“时间”这一主题,以四季变化的景象为背景,使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故宫不同季节不同景象变化的美感。 彰显劳动人民的智慧 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政变,武力夺取政权,成为明代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皇帝。朱棣执政初期仍以南京为首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及巩固政权的需要,他于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并派官采集木材石砖,征发各地工匠、军士、民丁,自此拉开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 “紫禁城以凤阳明中都、南京明故宫为范本,以《考工记》周王城为原型建设,继承了金中都、元大都格局,营建过程体现了古代匠师的智慧。”张杰说。 明中都宫城遗址出土、凤阳县博物馆藏的明洪武时期凤纹滴水、龙纹勾头、琉璃仙人等吸引观众驻足。 展览以文物附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现了参与紫禁城营建的工官及匠人的分工和代表人物。 总负责人督制北京城与紫禁城的改建规划,如太宁侯陈珪;规划设计师具体参与紫禁城的规划和设计,负责营缮工程;督造官则监督、管理紫禁城营建工程运作;负责备料的官员以采木官为例,他们率数万军民进山采木,疏通运河、开辟道路来运输木料,如赴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营建紫禁城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工匠和百万夫役,他们有的参与设计,有的参加管理和施工,充分发挥专业才能,如木匠蒯祥、瓦工杨青、石匠陆祥等。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主任、策展人赵鹏介绍,明代营建宫殿时,对木材质量要求很严格,木架和装修都用上好的楠木。楠木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巨壑中,因为地处大山之间,为了吸取阳光,树木长得高大粗直,采伐极其艰难,每次大的修建,采木人都面临九死一生的危险境地。“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这句谚语,就充分说明了木材采伐运输的艰难。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朱棣发布诏书,宣告北宫殿竣工,紫禁城建成。次年正月初一日,朱棣在奉天殿接受朝贺,由此开启了紫禁城自明至清的使用历史。明代十四位皇帝和清代十位皇帝,四百九十一年中先后在这里发号施令,统治中国。 展厅中的“喜”字门格外引人注目。 “喜字门来自坤宁宫,我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和保护,通过表面清洗、污染去除、填补缺失、全色等进行了修复。”赵鹏介绍。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清军入关,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清宁宫重修坤宁宫。康熙朝以后,大婚合卺礼按满族传统由乾清宫改至坤宁宫,萨满教祭祀活动也于此处举行。坤宁宫的改建是清初满汉文化碰撞、融合的典型体现。此后,清政权统治的两百余年间,秉承多民族文化、思想长期共融的政策,终使清代版图、人口、文化与经济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皇帝在康熙皇帝驾崩后,决定以养心殿为寝宫。自此,养心殿于雍正元年(1723年)具备了“政寝合一”的特点,见证了此后波澜起伏的内政外交、权力易主,成为清朝中后期实际的政治心脏,雍正皇帝以个人审美为核心确立的宫廷美学趣味——“内廷恭造之式”,为后来的宫廷艺术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为建筑营建提供了范式。 展出的养心殿喜棚烫样让观众领略了雍正皇帝的审美和古代匠人的智慧。 “这片漆纱,弥足珍贵,是故宫现存最完整的一片,也是首次展出。”赵鹏介绍,漆纱是一种特殊的织物,这件漆纱原先镶嵌在宁寿宫花园符望阁一层的栏杆罩上,正反面皆有相同图案装饰,又能完全透光,精美异常。漆纱的制作工艺久已失传,借助科技手段,文物专家经过多年检测研究,初步探明了它的构造与材质。 已过耳顺之年的乾隆皇帝自视功德圆满,为履行他不超过祖父康熙皇帝六十一年在位时间的诺言,决定在宫中建造太上皇宫殿,以期退位后颐养天年。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太上皇宫在建筑配置方面应当具备朝贺、寝居、敬神、游乐、赏戏等全部功能,并且还要囊括此前四次下江南所见的奇珍异宝与醉人美景。最终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落成的宁寿宫,展现了乾隆帝对归政后闲适生活的企盼。 武英殿作为外朝的重要建筑,与文华殿遥相呼应。明末,李自成在此登基称帝;清顺治元年,率先挥师入关进宫的大将军多尔衮于此升座。康雍年间,武英殿设立修书处,后正式成为刊刻书籍的专门机构。武英殿于同治八年(1869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两次失火,最后一次大火导致大片区域化为焦土。为此,武英殿也进行了两次艰难的重建。 “消防头盔、铜水激筒,都是当时的消防设备,两次重建工程反映出当时清廷的拮据与无奈,也提示我们防火在任何时期都是建设平安故宫的重中之重。”赵鹏说。 从皇宫到博物院 随着一纸诏令,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旧日的紫禁城变成了博物院,开始了新生命。 展览中1928年印行的《古物陈列室所游览指南》,可谓紫禁城的第一本导览手册,内容含《古物陈列所图说》《本所平面全图》《各殿风景图》《本所殿阁掌故及现存古物说明》《游览规则》《各门店售劵价目》《出版物品价目》等。 展出的古物陈列所发行的半价联合游览劵上显示,游览区域包括三大殿、武英殿和传心殿等,游览劵由午门售出,总价七角五分,仅限一人,入各殿门验收。赵鹏说,“这组票劵是2020年5月,故宫古建部乾隆花园项目组在揭裱萃赏楼二层贴落时发现的。” “1912年2月,溥仪退位,暂居紫禁城内廷。次年,北洋政府内务部下令筹设古物陈列所,‘以为博物院之先导’,将奉天、热河行宫的古物集中于北京故宫,在咸安宫旧址建宝蕴楼,备储古物。”赵鹏介绍,1914年10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开幕,紫禁城自此对公众开放。 1924年11月5日,摄政内阁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要求溥仪即日出宫。随即,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聘请专家学者,点查清宫物品。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院,下设古物馆和图书馆。原本戒备森严的皇宫挤满了平民百姓,原属皇帝私有的古物拥有了全新意义的观众:“以前之故宫,系为皇室私有,现已变为全国公物,或亦为世界公物,其精神全在一公字。” 1933年初,日军进犯山海关,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故宫文物南迁,加上古物陈列所文物,共计19000余箱文物分五批迁运上海,后转迁南京分院保存库。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淞沪会战相继爆发,文物分三路向西疏散,历时八余载,行程数万里,创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与此同时,在北平的紫禁城建筑群中,中国营造学社和基泰工程司接力式地完成了对故宫及北平中轴线建筑的系统测绘,完成测绘图700余张,并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古建筑基础资料。1945年抗战胜利,三年后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完整故宫保管计划”最终实现。 展览中通过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档案以及实物展品,讲述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故宫文物南迁、中轴线建筑测绘等事件。 修缮保护,生生不息 故宫内的建筑经年未修,一片断瓦残垣。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接管故宫的军事管理委员会立即组织成立了故宫工程小组,制定古建筑抢险与整治规划,并拨专款开展古建筑修缮。工程小组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改善了建筑的保存状况。 “其时,故宫工程小组现场查看古建筑保护情况时,发现紫禁城内垃圾堆积如山,满目疮痍。”赵鹏指着展示的老照片介绍道,照片中,萧条的冬季里,清整队队员正在清理西河沿堆积的垃圾渣土,清整队是故宫工程小组为了解决恶劣的建筑环境而成立的,几年里,累计清运出垃圾25万立方米,疏通2100米内金水河,挖出河中淤泥5000立方米,修整古雨水沟18公里,并增设了5公里长的污水管道,逐渐改变了故宫残破的面貌。 展览中用蓝色墨迹书写的1949年故宫工程一览表,密密麻麻记录了抢救危险建筑、疏浚金水河、增加上下水管网等大大小小的施工项目,其中半数由政府拨款实施。 由于缺少现代避雷装置,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的高大古建筑遭遇雷击的情况频出。 从展出的1964年的《故宫建筑历年遭受雷击记录》可以看到,紫禁城内多处建筑曾因雷击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焚毁。新中国成立以来虽无雷击导致火灾,但仍造成建筑局部损坏,给文物建筑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在文化部的部署下,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开始共同研发适用于我国古建筑的现代避雷装置,在学习苏联与日本做法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应国内不同建筑类型的防雷设备,1957年,故宫博物院在中轴线的17座高大建筑上安装了首批避雷装置,开创了我国古建筑防雷之先河。 随着修缮工作的逐步开展,故宫博物院形成了自己的建筑保护力量,培养出能够独立承担大规模修缙工程的队伍,并在1957年完成了西北角楼落架大修工程,迎来了新中国初期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保护的高峰。 1961年公布故宫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报纸,1987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证书……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成为故宫博物院开始漫长的测绘制档、各项保护措施日趋完善、保护研究不断深入的新起点,逐渐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抢救性的被动式保护推向预防性的主动式保护。 故宫请神位龙亭,是明清时期皇家祭祀大典中用于运送神位的工具,龙亭为木制,是一座微型的四柱重檐圆亭,在展览的尾声进行了展示。 “请神位龙亭兼具建筑与家具的双重特征,可以视为一座微缩的小型建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针对龙亭开展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同样严谨规范,遵循了古建筑与内檐装修保护的整流程。”赵鹏介绍,和文物修护一样,故宫的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也日趋精细化、科学化,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法,将历史研究、科技考古与传统修技艺等多种手段有机融合,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理念实现了对接。 2002年10月17日,故宫武英殿大修试点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故宫自辛亥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久、修缮建筑最多的保护工程拉开序幕,被誉为“世纪大修”。大修不仅是对遗产本体进行的整体保护,也是对于保护方法、理论与技术的全面实践和深度思考。从传统修复方法的延续,到现代保护技术的应用;从高质量材料的遴选,到官式营造技艺的传承;完整、真实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管理机制的变革、人才队伍的培养极大地推动了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紫禁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的建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午门展厅相当于参观故宫的‘序言’厅,希望通过展览,观众能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曾经的紫禁城,今日的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携手推进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的建设,让珍视遗产、保护遗产、传承遗产融入新时代文化自信喷涌奔腾的洪流中,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徐秀丽)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