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 2020年,坚守与感动
2021-01-19 10:14:00 来源:中国日报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去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城市活动在南京举办。很遗憾,我没有亲历现场。依稀记得从事文博报道以后第一次出差就是2014年在南京博物院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那次的南京博物院,我与很多之后常见的老师前辈有了第一次见面。转眼间,如今接手文博口报道已经六年多的时间了,未免有些感慨:这些年的所见所闻让我深刻理解了“坚守”二字的含义。 文化遗产重新定义了时间。当人人都似乎在担心落伍于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时,那些一眼千年的文物却在提醒我们民族的根系在哪。很荣幸自己也成了“坚守”的一份子:把这些文物的故事讲给世界听。这不止是一份工作,更成为了一种爱好。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很多安排,南方特大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却因此更加懂得文化遗产的价值。正是文化遗产把我们的情感联结在一起,人们也忽然明白什么才是中华民族代代相继、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基因。在特殊的年月里,匆匆忙忙的生活节奏突然慢了下来,我们也终于意识到文化遗产正是这些精神力量最好的载体。 这一年,文博人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在武汉疫情严重的时候,我曾与湖北省博物馆方勤馆长通过电话。方馆长带领七十多名员工坚守馆舍几十天,为文博人的伟大精神做出了最好的时代注解,而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博物馆同行的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抵达武汉,成为闭馆岁月里最温暖的时刻。 这一年,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或许坦白地说,2020年的紫禁城并未完全展现出自己最光辉夺目的一面,原先计划展出的许多国宝只能在库房里再多待些日子。但我们无法忘记这座宫殿所经历的沧桑。在经历了岁月变迁之后,紫禁城得以如此完美绚烂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代代故宫人孜孜不倦的守护将奇迹变成了现实。因为疫情闭馆的近百天只是历史的一瞬间,而故宫人的精神却薪火相传、未曾熄灭。 这一年,中国大地上考古事业硕果累累。从井头山史前贝丘、双槐树“河洛古国”等新发现到二里头、三星堆等考古工作者扎根几十年的富矿,我们看到了多学科研究和新科技运用在考古工作中越来越大的作用,也看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蔚然成风。“考古中国”逐渐揭示出我们中华文明的来处,也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这一年,更多流落他乡多时的国宝终归故里。当我们为马首铜像落座于正觉寺而激动时,圆明园遗址出土的文物残片也正在默默耕耘的修复师手中一点点拼接,为我们描绘“万园之园”昔日的荣光;当我们热烈欢迎流失英伦数十载的中国文物回到祖国之时,万千文博人为了保护文物安全在每个日日夜夜所付出的心血也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这一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中长期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石窟寺、大运河、革命文物等工作进入了新纪元。在云冈石窟、大足石刻、红岩博物馆……听着文物守护者的讲述,对于基层文物工作的呕心沥血我也有了更加深刻且真切的感触。 过去五年间,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座新的博物馆在中国落成、就有五个新的考古发掘启动。2020年可能并不圆满,但文博人依然可以骄傲地为“十三五”规划画上句点。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坚守”,文博人也在诠释着什么叫做“守正创新”。疫情带来的冲击使得很多之前很少甚至从未涉猎新媒体领域的文博单位首次与微博短视频“触电”,取得了热烈的反响,而它们五彩纷呈的“云展览”更是为我们送上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经历了前几年文博类文化节目爆炸式的增长,2020年的文博类节目经过沉淀也开始变出了新的花样,不仅极大丰富了观众的知识储备,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审美。 我见证了这一切。有人说,稿子写多了,怕是自己也会变成流水线上一个工人。我也总会提醒自己,像考古学家和文物修复师那样的匠心人人皆可有之。文化遗产本是静态的,却因为有温度的人的故事却变得熠熠生辉。他们或许是千年之前的工匠,或许是今生的守护人。我们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去挖掘、去讲述。 今天,“短平快”的信息满天飞,每一次的采访,我们都要争取更多的新媒体曝光,但更多的东西依然值得我们带着匠心去静心书写。作为国际传播者,我们不能只留下一个个拼图的碎片。时代发展很快,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却一直还在。我们别忘了向世界娓娓道来何以中国。 2021年,我们一起向着新的目标,再次启航。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