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进入后申遗时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法可依
2021-10-25 10:12:57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今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泉州进入后申遗时代,如何加强该项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0月22日上午,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泉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审查,决定予以批准。 《条例》明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对象包括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城区是指泉州古城和丰州古城。 《条例》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规定,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保护“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履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 《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管理作出规定,同时,泉州市人民政府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立保护名录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历史城区和已批准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纳入保护名录。 如何加强保护措施?《条例》规定,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内除世界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外,经鉴定为危房,有独立用地且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或者房屋产权证明材料的,可以按照程序申请改造。 同时,《条例》明确了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禁止活动,并指出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相关活动包括修建损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设置破坏或者影响风貌的广告、招牌、招贴,随处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等。 此外,《条例》明确通过产权置换、以修代租等方式支持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对原著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善作出规定,鼓励老字号、老手艺、老戏曲的保护传承利用等。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此前,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泉州市市区内河沟保护管理条例》《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等法规,此次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是从“点、线”到“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构建起泉州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