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大会》 如何“从国宝读懂中国”
2021-11-22 17:27:54 来源: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11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博知识竞答节目《中国国宝大会》迎来了最后的总决赛,最近一段时间,跟着《中国国宝大会》一边答题,一边学知识,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周末必选”。 一件件传奇国宝以竞答题目的形式走进观众视野,让人眼前一亮,也让大家对节目的口号“从国宝读懂中国”有了更多思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珍贵文物浩如烟海,节目组如何选择有资格“登台亮相”的出题国宝?又希望观众从中“读懂”怎样的中国? 题目设计围绕三个关键词 《中国国宝大会》联合制作单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中国国宝大会》的12期节目中出现了两千多道题,共涉及近千件文物,它们犹如一片榕树:枝繁叶茂,却有着共同的根系。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为此,国家文物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策划了《中国国宝大会》,希望搭建起公众和文化遗产之间的桥梁,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唤起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 《中国国宝大会》的题目设计总体上围绕3个关键词进行考虑:第一是中华文明,第二是公众认知,第三是时代语言。在此基础上,节目组结合文博工作和电视传播的特点,组织了一批来自博物馆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青年专家,经过数轮起草和修订,又邀请很多文博大家把关,最终形成了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这套题目。 构建中华文明的全景体系 要讲清楚“中华文明”,就是要讲清楚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讲清楚“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收并蓄”的中华文明总体特征。 这些题目在时代上,跨越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空间上,涵盖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化;在类型上,共涉及以可移动文物为主的陶瓷、玉器、青铜器、书画和杂项共五大类二三十个子类。它们构建了中华文明的全景体系,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比如,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青铜何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让我们看到“中国”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 浙江良渚遗址的嵌玉漆杯、山西陶寺遗址的陶鼓、河南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展现了早期中华民族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创造的辉煌文明。 我国最早的建筑规划图——战国错金银铜版兆域图、现存最早古纸标本——肩水金关纸、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品——敦煌遗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南怀仁创作的《坤舆全图》……既展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气度,也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站在公众认知而非专家角度 在着力挖掘中华文明伟大智慧和创造的同时,《中国国宝大会》的题目还尽可能地将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每个人的生活相联系,以建立公众与文物的交互链接。 比如,有一道题目要求选出与“革故鼎新”故事发生时代最接近的鼎,这就将国宝和成语建立了链接;另一道题目要求将古诗词与其描述的古乐器类珍贵文物进行对应连线,又将国宝与古诗词链接起来。 还有一道题目更让广大网友津津乐道,就是将甲骨文和4种农作物进行对应连线,结果只有一位选手答对。这道题目出人意料地联系了国宝与农村生活,这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选手对4种农作物的细微差别非常熟悉,再加上对甲骨文知识的积累,故而成功破解了这道难题。 由此也可以看出,题目的设计不是为了显示答题选手有多么强,而是为了通过题目,引发公众的认知和思考,从而推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对文化自觉的增长以及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就是传新知,出新解,通新意,把知识烹饪成有营养的文化大餐,让公众来享用。 在河南登封嵩山峻极峰北侧石缝中发现的武则天金简,在设置题目时通过大家熟知的武则天引发兴趣,考点却落在金简投放于哪天,借此介绍了至今仍然富有生命力的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 “开元通宝”的名称并不是来源于唐玄宗年号,现藏于日本的著名文物——曜变天目盏并非产自日本,越王勾践剑却出土于楚国墓葬……通过这些题目的设计,澄清了认识误区,让观众对历史细节有更准确的了解。 站在公众认知,而不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角度去出题,才能让公众能看得明白,看出感情,才能让文化遗产更有尊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答题之余,观众还可以了解《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大克鼎等国宝历经沧桑的传奇命运,它们展示了国人对待文物保护的情怀和坚守。让观众深切感到,文物保护不仅是文物工作者的事,也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 时代语言唤起年轻人兴趣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文博著作相对专业、晦涩,使公众在阅读、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这次的题目更注重让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看得懂、记得住、有思考”,发掘国宝在大众传播体系下的新表达,让国宝以时代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大家见面。 明代修建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地下竟埋有整套的建筑备件;元代幻方和现在青少年玩的数独游戏异曲同工……这些有趣的知识点,让中华文明在宏大叙事下显得更加可爱,更有温度。 为了防止题目成为考古学、博物馆学的行业知识考试,出题组特别吸收了非历史,乃至非文科专业背景的跨界人士,更有导游、青少年教育、影视编辑等从业者,以增加题目的参与感、故事性。赛制和题型的设计也非常多元,比如第四赛段“无界五行”,就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题进行分类出题,颇有趣味性;题型上,除传统的单选、多选、连线题,还增加了更具互动性的拼图题和填字题等。以此调动起观众热情,引发大家持续观看的兴趣。 《中国国宝大会》是当代文博人和电视人合作的一项新的文化创造,用知识建立起文化遗产与公众的链接。相当于把博物馆搬到了电视荧屏上,搬到了互联网上,每一场节目就是一个展厅,每一道题目就是一个展品,实现了“不闭幕的大展览”。 不仅如此,国家文物局还广泛协调各种力量,探索传播文化遗产知识的多元方式,比如支持中国知网打造《文化遗产知识交互服务平台》、支持总台央视《国家宝藏》栏目举办“展演季”和“特展”等等,通过多种形式为公众打开了解文物、加深对文化遗产知识理解的窗口。让文化遗产与公众的链接永远不断,更加牢固,更加生动,更有感情。 (博 宣)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