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看“虎文化”
2022-02-07 15:35:46 来源:生活晨报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虎,乃百兽之王,也是威望、勇敢与力量的象征。自古以来,它的形象就出现在青铜器、玉器、瓦当、砖石等器物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虎文化”。山西出土、馆藏的文物,有不少与虎息息相关。 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主办的虎年贺岁系列展,正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太原文庙)举行。本次系列展包括“虎虎生威——山西考古博物馆藏虎文物”“虎模虎样——侯马铸铜遗址虎纹陶范”“晋虎多福——山西虎文化民间刺绣暨创新设计展”,营造出欢庆虎年新春的祥和氛围,呈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底蕴。 其中,“虎虎生威——山西考古博物馆藏虎文物”,以50余件馆藏山西出土文物,让观众体会“虎文化”在山西历史底蕴里留下的印记。 小巧精致玉虎头 东汉文人应劭所著《风俗通》记载:“虎为阳物,百兽之长也。” 自然界中,虎已存在了数百万年。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与虎接触,衍生出“虎文化”。在山西的史前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已发现以玉为载体的虎形象文物。极具代表性的是,从山西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出土的两个玉虎头。 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距今有4300年至3800年。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两个虎头状的小饰品散置于墓室底部。这两个小饰品,便是玉虎头。它们小巧精致,通体洁白,造型惟妙惟肖,彰显出精湛、细腻的雕刻手法。 不能不提的是,从湖北省天门市肖家屋脊遗址6号瓮棺出土的十几件虎头形玉饰中,竟然有一件玉饰同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出土的玉虎头相似。这反映出史前社会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也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崇虎情结的见证 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我国迈入青铜时代,持续约1600年之久。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使用,达到巅峰。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青铜器是商周时期“明贵贱、辨等列”的标志物,此即所谓“藏礼于器”。 这一时期,同样有着权力象征的虎,成为上层社会崇尚的灵物。因此,虎被广泛应用于青铜器的主题纹饰或辅助纹饰之中。它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卷尾盘卧、昂首立尾、吐舌匍匐等最为常见。 出土于山西运城绛县横水西周墓地的虎形铜饰,其设计就是两头卧虎。两只虎盘卧于地,尾巴卷曲,回首侧视。乍一看去,虎的灵气、威严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览中,有一件从山西临汾曲村-天马遗址北赵晋侯墓地出土的晋侯牛虎匜。这件青铜器上的老虎,呈伏踞状,尾巴上卷,形象地展示出老虎的凶猛、威严。这是古人在塑造老虎的艺术形象时赋予它的特性。 从古朴走向华美 随着文明发展的进程,玉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中华文化独特的角色。 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在商周时期迎来成长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其中之一便是礼仪。 根据考证,商周时期,丧葬之风大盛,贵族墓葬多陪葬精美的玉器。这一时期的虎形玉器,以平面化的肖形佩饰葬玉为主。就造型而言,蹲伏的身姿,卷曲的尾部,使虎纹形象较之史前更加具象。 从北赵晋侯墓地出土的卧状玉虎,四肢趴在地上,双目前视,尾巴卷起上扬,将老虎静的自然特点展露无遗。 据了解,商周时期玉器造型具有两大重要特点,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的视觉审美要求,因形施艺,让动与静的习性特征完美统一,另一方面是展现动物的自然性。 通过考古发现,商朝、西周至东周时期,虎形玉器的特点由古朴、光洁向华美繁缛发展。到了战国、汉代,虎的形象时常出现在“四神”题材中。 承载寄托行至今 唐宋之后,虎的题材虽依旧受到贵族青睐,但已经逐渐脱离宗教神话色彩。它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逐渐形成守门、驱邪、祈福等民间习俗文化。出土于山西临汾侯马东庄金墓的虎形瓷枕就是最好的例证。 虎形枕是模仿老虎形状制成的寝具,因其形象多为伏卧状,又称伏虎形枕或卧虎形枕。自唐代起,以虎枕为典型的兽形瓷枕迅速发展。进入宋代,虎形瓷枕工艺得以创新,并赋予新的寓意。 金代虎形枕发展极盛,多以卧虎背部作枕面,对虎的外形进行处理,着意刻画虎头,尤其是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神态,将虎的身躯和尾巴大幅度地收缩,缩短四肢,肩、腹、腿、爪、尾等部位用笔墨画出,以线条或着色表现。烧制时,所需的透气孔常设置在虎头的鼻孔位置,隐而不露,颇显制作者巧思。 虎形枕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一带。其中,山西长治窑生产的虎枕,为宋金时期艺术水平最高、传世量最大。 如今,虎已带着美好的精神寄托,走进了年画、刺绣、剪纸等艺术作品。由此可见,它的形象已真正接地气、入人心。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