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0 14:43:17 作者: 黄锦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寿宁北路戏演出《天女散花》。王志凌 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山一水,一花一树,一唱一和。煮一壶茶,听古廊桥故事;翻一本书,读冯梦龙传奇;看一出戏,北路戏遗响。北路戏贵在珍稀。福建是艺术界公认的戏剧大省,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歌仔戏(芗剧)、潮剧,六大剧种争奇斗艳,华丽登场,而藏在深山里的小剧种,就像一棵卑微的小草,夹缝中求生存,能活下来的都成了珍贵的戏曲遗产。北路戏就属于这样“遗产”级的珍稀剧种,1959年被发现,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闽东第一个国宝级文化遗产。 据明冯梦龙《寿宁待志》记载,崇祯年间(1628—1644年),寿宁民间已有戏曲班社活动。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闽东、闽北地区已出现不少乱弹戏班,著名的有“新长春”“新品福”“新吉祥”等班,经常往来于粤、浙一带演出。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的北路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程,进入福建后滋生出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当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北路班仍顽强地坚持着,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由此而得名。 北路戏贵在“乱弹”。乱弹是一种与昆曲相对应的戏曲声腔,在清代剧坛盛行一时。乱弹传入福建后,催生了一批乱弹剧种,保留了清代乱弹时期的艺术特征,寿宁北路戏就是其中的代表。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被称为“土京剧”,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在长期流行中,吸收了乱弹、徽调、汉调音乐,形成了一个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小剧种。唱腔除极少数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大多属板腔体,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流畅,带有叙事性。在数百年的演出中,无论什么行当,都以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语言,塑造人物性格,揭示心理活动,推动剧情进展,这种对形体动作的强化,人物内心的外化,与唱腔相得益彰,形成且歌且舞、文武兼备的表演形式,凸显了剧种魅力。北路戏进入兴盛时期,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讲班也改唱乱弹,故民间有“平讲假乱弹,琴箫乱对弹”的谚语。据1957年调查,鼎盛时北路戏共有100多个传统剧目。 北路戏贵在守正创新。守正,去芜存菁将传统文化传承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发展好,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北路人守住一方土,演好一出戏。除了代代传承的传统剧目,如《烫火碗》《劈山救母》《奇双会》《铁沙弓》《铁莲花》《翠衣缘》外,还演好代表性剧目,如《探阴山》《对珠环》《纸马记》《凤娇与李旦》等。 我们到寿宁当晚,应邀观看新编北路戏音乐剧《下党故事》。下党乡我去采风过两次,是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板。20世纪80年代,下党乡的贫困状况难以置信,都改革开放了,还过着近乎原始的生活,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采访时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当地村民的“三怕”:一怕生病,生病了来不及上医院会死人;二怕挑化肥,化肥太重,挑不回山沟沟;三怕养大猪,猪养太大运不到县城去卖。“三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有路。听这些掉进贫窟窿的“苦”,感觉与我们生活在不一个时代。新编北路戏音乐剧《下党故事》演得很写实,以新闻视角,将下党乡曾经的贫困、迷惘、困惑、无助,活生生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继而在党的关心扶持下,与命运抗争,与灾害搏斗,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冲劲,把“五无乡镇”建设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40分钟的演出很紧凑,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以北路戏音乐剧的形式呈现,有温度,接地气,带着泥土香。 演出前我到后台去看了看,边幕旁堆满了各种演出道具,大多是田间地头常用的农具。年轻演员居多,好几个“00后”小学员。我问几个长得很清秀的男孩:“你们喜欢演北路戏吗?”他们都说喜欢,“现在找工作也不易,全额拨款的剧团,考试通过了才能被剧团招收,我们都在努力练习基本功,争取被录用为正式演员。”北路戏后继有人了。现任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吴卫平告诉我,2009年至2010年,30多名学员进入寿宁职专学习北路戏表演,这是时隔30年后,北路戏剧团招收新学员。2012年,学员们陆续从职专毕业,进入北路戏剧团,北路戏因此枯木逢春,再显生机。2014年,寿宁县实验小学“北路戏进校园”,邀请北路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员悉心指导,特聘福建省闽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陈建军、福建省京剧院教师陈秀莹手把手传授,同时,在校内外开设北路戏兴趣班、北路戏社团,培养学生对北路戏的兴趣,进行基本功训练,组织学生观看北路戏专场演出。经过5年多的培育,如今北路戏已经植入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以演北路戏为自豪。2018年“六一”期间,该校与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联合举办第21届校园艺术节暨北路戏进校园专场演出,孩子们与北路戏演员们一起演出了《钱塘县》等多场北路折子戏,为2000多名师生及家长献演,通过网络直播获得8000多万点击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缪清奇对北路戏的酷爱与坚守,成为传承北路戏的“领头羊”。我说想看原汁原味的北路戏,缪清奇认真地做了准备,穿上戏服,戴上头套,挂上长须,为我表演了一段北路戏代表作《齐王哭将·奔访》。缪清奇扮演的是贤相参平仲,老生戏,不仅要把握机智、沉稳、千练和忠君爱国的人物性格,还要唱好大段唱腔。为演好贤相晏平仲不顾年老力衰,艰难爬山越岭、心急如焚地寻贤救国的心情,表演者缪清奇用了顺步、趋步、颜步、抖手、甩髯、吊毛等程式化表演和高难度技巧,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虽然只为我一个人演出,但缪清奇的表演绝不含糊,仿佛台下坐满了观众,缪清奇是想把最正宗的北路戏演给我看,让我体味珍稀剧种的精髓。这段折子戏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 时光白驹过隙,经典大浪淘沙。让北路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两台载入史册的现代戏。北路现代戏《张高谦》,根据寿宁县大韩村少年张高谦烈士事迹创作。1964年,《张高谦》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戏会演,专家给予较高的评价。1965年,该剧分别被闽剧和京剧移植,易名《红色少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和华东区京剧现代戏观摩会演。京剧本1965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将剧本收入《华东戏剧丛刊》。《流亡剧团的孩子们》创作于1986年,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小孩子组成的“流亡剧团”一路步行演出进行抗日宣传,最后抵达延安的故事。该剧1987年赴省城演出,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5周年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1991年,该剧被改编成越剧《孩子剧团》,由福鼎越剧团演出,并参加福建省现代戏调演;1992年参加全国儿童戏剧调演(录像),获剧目一等奖。 坚守就是最好的传承与保护。吴卫平说,剧种是否存活,关键在于能不能常年坚持演出。北路人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管有多大困难,只要夜幕降临,只要大幕拉开,北路戏一直都在,寿宁故事一直在舞台上讲述。接下来,我们要把寿宁的红色文化、冯梦龙的廉政文化编成北路戏,呈现在舞台上。冯梦龙在担任寿宁知县期间,本着“一念为民之心”不仅留下了《寿宁待志》,还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断案奇闻,这些故事有很强的戏剧性,编起来一定好看。因为珍稀,所以珍贵;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传统,所以继承;因为情怀,所以难以割舍。(闽东日报 黄锦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