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检察院文明创建工作侧记
连续3届获评省级文明单位、先后培育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人物……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坚持用文明做底色,将文明的滋养浸润到检察队伍建设中,铸就司法为民品格,推进新时代宁德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融合 让文明之风拂润人心 11月11日,市检察院、周宁县检察院组织女干警开展“巾帼礼赞二十大”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共周墩县第六区委旧址展览馆和“三库”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展览馆,缅怀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感悟“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绿色生态理念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 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市检察院深化“一支部一亮点”工程,推动各支部选树党建品牌12个;立足本地独特红色资源和优势,不断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宁德检察讲坛”讲座、沙龙系列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观看优秀爱国电影等主题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政治忠诚;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检察工作理念。 建立健全“党建+文明创建”机制,促进党建与文明创建双向提升。近年来,市检察院先后制定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工作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组统一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内设机构具体抓”的组织体系,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切实做到创建工作与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协调一致、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 志愿服务 让文明之光更加闪耀 在我市“0409”“0703”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市检察院火速集结志愿者100余人次奔赴抗疫一线支援,把疫情防控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在助力八都镇抗疫工作的20多天里,志愿者下沉一线,每天“敲门”采集核酸,保证村民“足不出户、应检尽检”的同时,全力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起“菜农派单+志愿者收单+政府买单+突击队员送单”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机制,帮助村民收割蔬菜1500多公斤,为群众送上鲜蔬爱心包400多份。在减少菜农损失的同时,保障封控区群众新鲜蔬菜的供给。此外,志愿者们还帮助解决煤气供应、就医、购药等各类民生问题110余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3名年轻志愿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战“疫”一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益”心为民,共建美好生活。市检察院始终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开展家园清洁、植绿护绿、文明创城、关爱留守儿童、疫情防控、慈善“一日捐”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检察人员参与其中。据统计,2021年以来,组织检察人员累计捐款3万余元,组织参与无偿献血近70人次、志愿服务790多人次。 忠诚履职 让文明之花遍地绽放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文明根植须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开出美丽的文明之花。市检察院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担当,切实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努力为宁德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在护航经济建设方面,市检察院先后出台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作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持续深化“四个决不”办案要求,从落实企业司法保护措施入手,以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抱好“金娃娃”。 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联合相关职能单位成立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联盟,共画保护未成年人“同心圆”。打造“为宁守未”工作品牌,同步开展检察长“开学法治第一课”“检爱同行——法治进乡村”等活动,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录制、发放普法光盘1000份,推出“为宁守未”普法剧场,多形式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与此同时,市检察院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活动,共同构建合力共护妇女权益的新模式。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妇女18人,发放救助金66万多元。其中,省、宁德市、霞浦县三级检察机关联合开展的林某果司法救助案,入选最高检与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的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因履职成效突出,先后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 “在生态检察的实践中,市检察院积极推广‘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山海一体公益诉讼检察模式’经验做法获评第四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宁德市人民检察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恪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勇往直前的豪迈激情,凝心聚力,创造更高水平的司法文明,用忠诚和担当绘制文明奋进的新篇章。(闽东日报记者 朱灵塬 通讯员 冯梅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