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力量催人奋进,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闻名中外的“茶乡”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曾是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农村党建联系点。 坦洋人民秉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发扬地方特色,致力于建设新时代魅力坦洋。 坦洋村。李郁 摄 深化文明创建 推出精品志愿服务 夏日,漫步在福安市坦洋村的茶园间,微风拂过,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焕发勃勃生机,坦洋村的美好画卷,正一笔一画用心描绘。 “采茶时要注意选最嫩的一芽二叶、一芽一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采摘部位,食指向上稍微着力,略为一提,就可完成采摘......”茶农们一边采摘,一边热情地给大家分享经验,志愿者带着茶篓在茶园中来回穿梭,手指在茶树上来回“跳动”,一抹抹“志愿红”与青枝绿叶交相辉映,成为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开展助农采茶志愿服务活动。郑灿辉 摄 今年5月,为帮助茶农抓住“抢”采春茶的黄金时间,坦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助农采茶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积极为茶农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现在正值春茶采摘的关键期,人手不足,我心里非常的焦急,感谢志愿者们能够来帮助采茶,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茶农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4年福安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坦洋村举办。李郁 摄 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和文明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坦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紧围绕“助民惠民利民”的工作主线,聚焦群众需求动态,积极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同时开展传统节日送温暖、乡村焕新颜卫生整治、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坦洋村开展16场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受众人数达1400余人,进一步营造互帮互爱、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强化队伍建设 激发文明实践活力 志愿者队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践者,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效运行。 为老人剪发志愿服务活动。郑灿辉 摄 坦洋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不断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活动发布、服务时长记录等机制,吸纳党员干部、文化人才、“五老”人员、退役军人、学生志愿者等优秀人才加入,持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强化各类志愿队伍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截至目前,坦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名注册志愿者50人,组建义务导游、茶文化推广、先锋党员、科技科普、农民宣讲和非遗传承共6支志愿服务队伍。 坦洋村龙年写春联送福气。郑灿辉 摄 同时,坦洋村还自主成立“坦洋人家”宣讲队,该宣讲队采用“5135”模式讲故事、忆村事、说茶事(即选好5家特色茶行,泡好1杯坦洋工夫茶,讲好3个故事,每家茶行带动5名志愿者成长为志愿宣讲员),在村内38家茶行实践点开展活动,增设导游服务宣讲“实战练兵”,激发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上讲台、人人是主角、人人都亮相、人人都出彩”的生动局面。 坦洋村以一缕茶香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弘扬文明新风尚,下一步,坦洋村将继续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中来,为坦洋高质量发展凝聚“新”力量,注入“新”动能。 厚植文化底蕴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坦洋村中人头攒动,师生们早早地来到研学基地,大家对这次的研学活动既期待又兴奋,一路上洋溢着欢声笑语。 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都无声地见证着坦洋村的发展历程。大家观赏着与茶相关的珍贵文物,听着讲解员讲述坦洋工夫的历史渊源与茶文化,在故事中感悟老一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这是坦洋村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理论宣讲走进坦洋村。林奕榕 摄 近年来,坦洋村以茶旅融合为抓手,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修缮历史古迹、打造旅游景点、提升红茶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坦洋村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水平,统筹做好“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同时,坦洋村还开创以“茶乡观光休闲+特色民宿+茶文化研学”的发展模式,结合每年举办的开茶节、斗茶赛、研学季等活动,打响“坦洋工夫”茶品牌,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强”、人才荟萃“精”、茶事活动“热”、文化底蕴“浓”、茶旅研学“活”的“村、人、茶、文、旅”五位一体的茶旅融合新路子。 2023年以来,坦洋村成功协办首届中国红茶大会暨坦洋工夫茶旅文化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闽东非遗文化周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累计接待67批研学团队7653人次,在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坦洋村还加快建设坦洋茶叶加工小微园、茶青交易市场以及坦洋茶谷等项目,加强与省茶科所、各大高校等探索茶业发展,创新设计研发坦洋IP周边文创产品,致力于将坦洋村打造为“三茶”融合发展核心区、先行示范区。(东南网记者 陈玲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