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评论: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2013-11-13 07:54  慎海雄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慎海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未来,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期待,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改革热情,锐意进取,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攻坚克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与此同时,“发展起来”之后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大量积聚,无不是前进路上的“硬骨头”和“险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正处于新的历史坐标点上,驾驭航船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直面新的矛盾和问题,带领中国人民再出发,敢啃硬骨头,勇涉险滩,才能不负人民期待和历史重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灿烂的前景。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部署做好了扎扎实实的准备。

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也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过头7年的努力,我们要使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在制度体系建设上更加成熟和定型。这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们的改革开放大业必须走好的关键头几步。因此,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更为重要。

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必须坚定信心、“敢”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坚定改革信心的过程,也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过程。回顾35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从来不是月下漫步、沙滩纳凉那样轻松悠闲,都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尤其到了今天,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滩、闯急流的关键时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信心动摇,很可能事倍而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在庄严的历史使命面前,我们没有理由停顿和退缩,惟有一鼓作气,拿出那么一股子劲来,以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不断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必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我们的改革历来就是全面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中国道路上开拓新境界的重大抉择,更需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聚合各项改革的正能量,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历史性地接过改革开放的接力棒。岁不我予、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