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时政】从“去中国化”看“话语权”
2014-11-03 17:21:59 来源:子曰师说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子曰师说 金海峰 今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去北师大、见师生代表,说: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总书记这一番委婉沉重又意味深长的话,直指当下中国文化教育乃至思想领域一种很悲哀的现象: 中国的好坏要靠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只要涉及到词汇概念,必称希腊语如何如何说,拉丁语如何如何说;只要涉及到思想观点,必称康德如何说,黑格尔如何说。—— 这种用别人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我们自己生活对错的逻辑,即便说得再高明、再有学问,也是笼罩在别人文化之下讨说法,用别人的标准判断我们对错的依赖心理 。 这种现状不改变,文化自强自立的愿望就永远无法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的跨越就无法完成 。 我就一直弄不明白,难道《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就比中国古代“东郭先生与狼”高明么?比较而言,我觉得远不如我们自己的故事更鲜活、更有趣味。 其实,中小学生古诗文的去留,不仅仅是知识量增减的问题,这是重拾传统、重构中国人自己的话语表意体系,重新找回迷失已久的话语权问题 。 中国人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常用“子曰诗云”,习总书记两年前履新,代表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见面,十分钟演讲还要引《诗经》一句“夙夜在公”。 引经据典的好处之一:可以避免自以为是。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句话,意思有些相近:不要主观臆测,不要一定如此,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既要表达思想,又不要张口闭口“我发现,我以为,我觉得”,凡事都以主观论断的“我”为中心。那怎么办?就说“子曰”、说“诗云”,引古人之言。 |
相关阅读:
- [ 10-30]专家解析四中全会决定:时政民生话题频现“亮点”
- [ 10-29]【国学与时政】奉法者强,则国强
- [ 10-14]【国学与时政】不知来 视诸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有感
- [ 10-14]【国学与时政】以史为鉴 文化自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