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网络劫持”式的转载当休矣(人民论坛)

2015-04-27 18:26:19 李浩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昔日苏东坡《题西林壁》中形容山峦多姿的名句,今日却被用来调侃网络转载的乱象,令人心生感慨。

游弋于网络空间,“转载”俨然已成“神奇”词汇。各种掐头去尾、隐去来源和作者姓名的做法早已司空见惯,更有以作家莫言之名流布的情感短文、励志警句,让本人都坦陈“写不出来”;用杨绛文章片段加上杜撰段落拼凑而成的“百岁感言”,在微信朋友圈不时浮现。一起普普通通的社会新闻,经由多路网媒“八仙过海”,事实就成了可以肆意装扮的小姑娘;一篇就事论事的时评文章,即便过了几个月也会被别有用心地打捞,“张冠李戴”地与当下的热点事件相匹配。种种网络转载失范现象,不胜枚举。

“央视女主播被砍”“中国超级计算机被14岁中学生攻破”“奥运冠军砍小区杨树”……举凡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对传统媒体报道进行“深加工”,近乎招引眼球的标准模式。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篡改标题、乱贴标签,煽动性、情绪化表达泛滥,这些舆论场转载中的“网络劫持”,不仅扰乱视听,更严重损害媒体公信。

这背后,是一些网络媒体奉行“拿来主义”,长期做传统媒体优质内容资源的搬运工,吃着免费午餐,挣着可观流量,“得来全不费工夫”。有的网站、微信公号长期用各种手法把转载乔装成原创,丝毫不考虑作者的感受。如果任其恣意发展,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