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春节期间诈骗偷窃案件多发,您可别中招!

2016-02-14 07:38:28 梁建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武汉2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梁建强)新春佳节,又是一年团圆时。节日期间,公安干警坚守岗位,维护社会稳定。假期临近结束之际,记者采访湖北省公安厅,对近期接警较多案件类型进行了梳理,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红包骗局频出现 四类“红包”要警惕

案例直击:武汉市民张女士近日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群里许多人她并不认识,但看到有人发红包,张女士就习惯性地抢了一个。

打开红包后,她发现自己中了500元的代金券。张女士按照代金券的链接在领奖网站上输入了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个人信息。随后,网站又提示她扫描一个二维码。没想到,扫完二维码后没过几分钟,张女士就收到一条银行转账的短信提醒。短信显示,张女士银行卡里的1万元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类似情况的报案,湖北公安机关近日接到多起。

警方提示:在网络平台“抢红包”时,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对陌生人或商家发的红包更要多一分谨慎,特别要对“四类”红包提高警惕。

一是需要个人信息才能领取的红包。在点击领取红包时,提示要求输入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微信支付密码等个人信息的,这就很可能是诈骗分子利用技术手段伪造的红包。正规的微信、QQ以及支付宝红包等直接点击就能领取,不用填写任何个人信息。

二是超出限额的红包。微信设置的单个微信红包最高限额为200元,因此,如果收到超额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假的。

三是“AA收款”的红包。此类红包是将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了恶意篡改,加上“送钱”“现金红包”等字样,让大家误以为是在收红包,其实是在进行“AA付款”操作。

四是分享链接的红包。看到朋友圈中分享的“红包”,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多少个好友的情况,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