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海关公文落地:跨境电商新政有一年过渡期

2016-05-26 12:52:17 陈婕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李霖 李艳  
分享到:

被业内人士简称为“税改”的跨境电商新政,一个多月前,随着财政部公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清单》浮出水面。在不少人眼中,跨境电商随之“从风口跌至谷底”。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相关部门得到证实,跨境电商新政过渡期延长至一年。

争议不断,过渡期一年,这回妥了

5月10日本报就曾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方向正确的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在落地过程中稍显仓促。新政出台前,相关部门仅对进口税率进行过调研。但对行业重点品类的按一般贸易监管、注册备案等规定,调研不充分,新政给商家预留的执行时间太短,应该适当留出过渡期。

昨天,得到证实的新政的又一个新消息重点正是“过渡期”。记者发现,跟此前新政消息不同,这份《通知》的来源不是财政部,而是由监管部门——海关总署发的文。名为《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执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新的监管要求有关事宜的通知》只有短短2页,不过都是干货。

《通知》中划定了过渡期范围——10个试点城市,正面清单中的通关单放开。《通知》明确,过渡期内,在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福州和平潭10个试点城市,继续按照税收新政实施前的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即“一线”进区时暂不验核通关单,暂不执行“正面清单”备注中关于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证、注册或备案要求。

《通知》还特别提及,在过渡期内,直购模式同样可暂不执行“正面清单”备注中有关化妆品、配方奶粉等的首次进口许可证、备案等要求。

在多部门对新政的效果及影响进行了新一轮调研后,按《通知》所述,过渡期政策的有效期至2017年5月11日。除保留税率调整外,其他按照试点原有方式执行。

心中有底,调整产品结构,这次定了

“3月底,我开始在海淘平台上囤货,那个时候担心的是4月8号之后收税,要多花钱了。不过5月初我就发现,之前一直买的化妆品好几款陆续下架了。甚至有人说,6月份之后娃的奶粉也要断粮了。”回想这段时间的海淘之路,咪咪妈觉得心好累。

咪咪妈说,虽然4月8日启动的跨境电商进口新政中的这一条——不再按行邮税计征,取消免征,改征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的政策,仍会继续实施。不过,作为消费者,起码这一年还能继续买买买。

跨境电商新政从4月8日实施以来,口水不断。刚出来时,大家关注的是税率,比如,一罐奶粉要多花15元。不过很快,焦点转移到通关单上。通关单新政被解读为,让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的监管退回一般贸易的水平;而“正面清单”备注中有关化妆品、配方奶粉、保健品等首次进口许可证、注册备案的要求,则被解读为“断了不少商家的生机”。

调整产品结构品类得投入大量资源,政策短期剧烈波动给行业带来了大量经济损失。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各种消息满天飞,作为德国SALUS保健品中国区总经理,潘晓雯时刻关注着。早前跨境电商在国内打的就是擦边球,如今有了政策,且过渡期政策暂时终止了争议,诸多商家心里有了底。

维生素卖得再好,手头备案的材料准备得再充分,潘晓雯还是决定转型卖有机果蔬汁。“因为要注册或备案保健品还是不那么简单的。有了过渡期,我们能完成一大半的准备工作。所以很欢迎这个新消息。”潘晓雯告诉记者。

“经此一役,Salus在中国的产品定位就从保健品转到了健康轻食。”相较以前,潘晓雯如今更趋向于引进集团的有机、健康和营养的产品。

记者手记

一年之后怎么办

很多人都在问:一年之后怎么办?《通知》中也没有明确,一年后,是否会重新执行4月8日的新政。一位跨境电商资深观察者告诉记者,过渡期政策到期后,应该会综合评估这一年的调整效果,再看监管政策怎么调。政策未来的走向会关注几个指标:行业规范化经营的水平、行业发展的潜力、行业利税的情况、对出口贸易的对外谈判是否有足够帮助以及是否可以充分用数据体现贸易公平。

一年内,是否能够建立足够的壁垒,建立优质的海外供应链管理,积极开拓爆款之外的产品,建设一种高效、优质的客户体验,将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的重心。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另一位供应链专家的认同。这位专家表示,对于跨境电商平台来说,未来真正考验跨境电商的将是企业的海外供应链能力和国际贸易能力。(陈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