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怎么修?修了啥?--聚焦全国各版语文教材修订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近日,各地中小学入学报名工作陆续启动,语文教材的修订也再次受到关注。根据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学科,起始年级使用新编、修订教材。 语文教材依据什么修?怎么修?修订后语文课本更注重哪些内容?“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修了啥?“增减换留”是修订四大特点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新课标启用后,目前已有包括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在内的多版语文教材进行了修订,增、减、换、留是新修订课本的四个特点。 --增,国学内容普涨。据了解,今秋即将投入使用的语文出版社新课本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古诗文。 一位参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修订讨论的老师向记者介绍,今年有望启用的修订版中,曾经在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才设置的课后练习“古今贤文”,有可能增加到每册课本中。 --减,课文数量减少。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部负责人郑伟钟介绍,目前新修订的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苏教版高中课本在原来的5个模块、20个专题不变的前提下,篇目也从108篇调整为95篇。 --换,更新时代标签。记者采访了解到,新修订语文版教材约更换了40%的课文,如中学课本里将《洲际导弹自述》改为《网络表情符号》,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生活。人教版教材最近一次修订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30篇课文亦有多篇被更换。 --留,传承经典。此次修订的各版本中,不乏传承多年的老面孔。例如,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小英雄王二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等课文得以保留,体现优秀品德与情操的《我能行》《月下桨声》等也依旧保留。 记者了解到,此前有的语文书中存在常识性错误,部分插图陈旧粗糙,一些编排缺乏梯度,甚至存在“教材不够,教辅来凑”等问题。业内专家表示,此次修订将一定程度上修复上述问题。 怎么修?多审并行千人参与,小改动亦需大研究 业内人士指出,修订语文教材时的增减换留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极为耗时耗力的大工程,难度甚至超过编写新的教材。 --做足提前量,修订期长达三四年。人教版语文教材于2013年1月重启修订,然而早在2010年之前,出版社就已经分赴各地进行了多轮调研,收集建议。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办公室主任史玉娜告诉记者,苏教版语文教材虽是2013年初开始修订的,但相关论证也早就开始。 据记者了解,多数版本语文教材从修订立项到最终出版使用,少则三年,多则四五年。 --多选多审多读。据业内人士介绍,语文教材的修订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征求社会意见,拟定教材修订方案,选文,编订,统稿会,编写组讨论,修改定稿,审稿,审读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表示,在审稿环节,各大出版社一般都按照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主管社领导三审这样的程序,有的还约请语言学、文学和语文教育学专家特约审稿。 据了解,有的出版社还会对教材部分篇目进行试教,如语文出版社教材中《我的发现》《一诺千金》等课文,均由语文特级教师进行试教,便于理解编写理念和思路。 --动辄千余人参与。据介绍,语文教材的修订动辄千人上阵,一些出版社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等机构。据语文出版社提供的统计数据,在该社此次语文教材修订中,全国各地有100多位省市级教研员、2000多名一线教师参与了研讨和审改,发放并回收调查表一千余份。苏教版光是在选文阶段,就有近200名专家参与,包括小学一线教师、特级教师、教研员、大学教授等。 与此同时,部分教育及文学名家也参与其中。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是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主编之一,孙绍振、温儒敏、倪文锦等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也时常参与教材修订的座谈、策划。 依据啥?文质兼美是最高标准 专家表示,语文教材修订并非信马由缰。在具体操作中,各大出版社语文课本的修订主要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史玉娜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每当新课标出炉,他们都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新老对比研究,分析其中的新变化、新趋势,应用到修订工作中去。 一线师生的意见是修订标准之一。郑伟钟告诉记者,他们从2008年起每年都给学校师生发放征求意见表,以“你最喜欢的课文是什么”“你最不喜欢的课文是什么”等问题作为参考。 在修订过程中,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重要原则,即老师好教、学生好学、教材好看。 山东省临沂市语文老师胡小丹认为,修订要坚持教材的本质--一种教育工具,需要对晦涩陈旧的课文进行淘汰更换,“这样降低了教学难度,为师生减负,同时有助于学生知识库的更新。” 人文性则要求教材注重引领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形成正确三观。安徽省明光市逸夫小学语文教师何腊梅告诉记者,教材的历次修订都是传统文化不断加强、经典篇目次次传承的过程。“从教材中学到的国学经典积淀成学生传统文化的基础,更形成了几代人关于语文课本的共同记忆。”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本优秀语文教材的最高标准在于文质兼美。“作为一个载体,语文书承载的语言文字应该是典雅的,有示范作用的;承载的思想内容,应该是正能量,能立德树人的。”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程丽华说。 这意味着,修订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漫长的“求索”过程。“教材应是一个例子,而不是一个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不同时代、不同学生决定了语文教材永远存在多维多面,需要持续创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在调整语文教材的同时,更要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消除应试思维,真正让语文教育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记者:陈诺、孟含琪、袁军宝、魏梦佳) |
相关阅读:
- [ 06-13]“挑错教师”因教材问题打10年官司 从未胜诉
- [ 06-13]教师因小学语文教材存“瑕疵”打10年官司 从未胜诉
- [ 06-06]今秋起,福建使用新语文教材!课文大换血:减少15%更换40%
- [ 05-31]语文出版社:语文教材修订保留《南京大屠杀》课文
- [ 05-27]中小学教材改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