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二手房交易保证金监管存盲区 给中介有被挪用风险

2016-07-21 07:12:57 董建国 郑良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公司负责人涉嫌挪用资金

福建海润万通集团创立于2005年,涉及实业投资、文化传播多个领域,旗下的海润万通房产服务公司从事二手房服务,为加盟制中介公司,董事长为林仲海。福州仓山区副区长姚伟、区房管局副局长林椿告诉记者,区政府已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初步调查发现,海润万通房产目前有150多个加盟店,上千客户缴纳的保证金约4800万元,其中2700万是定金、2100万为中介佣金,这些保证金应当直接汇入公司专门的账户,不得动用,但海润万通房产公司要求客户将钱款汇入财务人员个人账户,该财务人员又将资金都转到公司负责人林仲海个人账户,这些资金由林仲海个人支配使用。

目前,这些资金大部分已经不在林仲海个人账户。林椿说,对海润万通中介公司负责人涉嫌挪用资金问题,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对于买卖双方因此引发的纠纷,引导双方通过诉讼途径依法解决。

近日,记者在位于仓山区万达的海润万通总部看到,公司大门紧锁,已无人办公。市区多家门店也已暂停营业。

多名购房业主表示,连日来,他们通过微信、电话联系,约定聚集到公司门店维权,希望相关事情能够尽快得到解决。记者采访数十位购房者,他们普遍诉求是追讨保证金,继续完成房产交易,并希望政府尽快介入。

记者获悉,目前仓山区房管局暂停了该公司新的交易行为,福州市房管局在全行业进行严厉通报,并将依法调查处理。下一步市房管局还将研究出台加强二手房交易定金监管的具体措施。

福州市房管局方面表示,该公司违规挪用客户交易资金的行为,违反了《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第25条第7款“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不得侵占、挪用房地产交易资金”的规定,给福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损害了交易双方合法权益,影响了社会安定稳定。仓山区房管局及时暂停了该公司新的交易居间服务,下发通知书责令该公司整改到位。为了维护二手房交易市场秩序,规范房地产经纪居间服务行为,保障二手房交易资金安全,福州市房管局决定对海润万通房产服务有限公司违规挪用定金行为在全行业予以通报,并记入中介行业信用档案。下一阶段,市房管局将根据公安部门调查结果,依照有关法规规定进一步调查处理。

资金监管盲区亟待消除

记者在福州采访多家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和房管部门负责人发现,二手房交易中,购房合同签署后,房产中介要求买方缴纳一定保证金是行业普遍做法,保证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大部分是买方预交的购房款,交易成功房产过户后,由中介公司将这笔钱转到卖方户头;另一部分是中介机构的佣金收益。

据记者调查,目前,福州市常见的中介公司大约十家左右,门店有1000多个,每个中介收取的中介费没有一个规定标准,但定金是由买卖双方协商的。福州一家中介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二手房交易手续,一般是买方预付定金到中介,卖方将产权证和土地证抵押在中介。”

福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保证金是直接打到中介公司户头甚至公司工作人员个人账户,房管部门和买卖双方实际上都无法对这笔钱进行监管,存在被挪用风险。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二手房市场火热的背景下,保证金涉及购房者众多,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中介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个别负责人挪用资金等情况时,这些资金往往已经被动用,购房者的损失难以挽回,容易发生群体维权事件。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买卖双方权益保障的角度,可以尝试借助银行等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监管,事前防范避险。

福州双安地产公司董事长郑爱新说,目前很多银行有二手房资金监管业务,比如有的银行开通“房e通服务”。买家或者卖家可以登录网站,注册后登记买卖信息,申请由银行进行资金监管。郑爱新说:“买卖双方在交易时,难免都会产生不信任,此时就可以将款项交由银行托管,在过户手续没有齐全之前,这部分款项是被冻结的,等一切手续到位后,卖方才能收到此款项。”

林椿表示,此次受影响的是房产交易中的保证金,并非大数额的交易资金。按规定,交易资金必须进入专项资金监管账户,一般要多方同意才能动用,安全性高。而对于保证金,暂时没有具体的规定,确实存在监管盲区。下一步,房管部门将商讨相应的监管措施,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上海沪中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敏华指出,二手房交易市场中买卖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对中介机构又缺乏监管手段,因此应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同时,净化市场之余,发挥政府主导的免费服务平台的作用就更为重要。

(董建国 郑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