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文化 > 正文

山西400年侍郎府书房院的复活:一次乡村文化复苏尝试

2017-04-12 20:33:19 李娜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山西400年侍郎府书房院的复活:一次乡村文化复苏尝试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千年古村良户400年历史的侍郎府书房院11日复活了,现名为“良户书院”。图为良户小学一名小学生正在良户书院阅读。 李娜 摄

中新网晋城4月12日电 题:山西400年侍郎府书房院的复活:一次乡村文化复苏尝试

中新网记者 李娜

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中,一名良户小学的男生趴在原木桌子上,静静翻看一本书。100年多后的现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千年古村良户400年历史的侍郎府书房院11日复活了,现名为“良户书院”,拥有6000余册图书免费供村民和学生阅读。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千年古村良户400年历史的侍郎府书房院11日复活了,现名为“良户书院”。图为良户书院外墙的一副对联。 李娜摄

同中国许多古村落一样,良户古村面临着空心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乡村文化断裂等困境,建立良户书院是关心中国乡村文化的人们和当地政府对良户古村的一次文化复苏尝试。

11日,商务印书馆乡村阅读中心良户书院揭牌暨“书香高平”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良户古村举办。

由商务印书馆提供的6000余册图书分别放在良户书院20余个房间,空间可以同时供100人阅读。良户书院还将举办各种文化沙龙和文化活动。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千年古村良户400年历史的侍郎府书房院11日复活了,现名为“良户书院”。图为良户书院大门。 李娜 摄

实际上,良户书院原址为清朝康熙年间兵部侍郎田逢吉的侍郎府书房院,负责修缮的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开发科科长冯继文12日告诉记者,2016年冬天,对书房院修缮时,发现一本一百多年前的上课签到本,“说明这处院落原来是一处书院,供学生读书。但是已十分破旧,整个院子只住了一户人家,我们把所有的屋顶都换了。”

良户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唐代形成村落,在金元明清时期渐至鼎盛,被称为中国古村落的活化石,拥有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金元时期的道观玉虚观,其蟠龙寨侍郎府是晋城市文化保护单位。该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院落30多处、宗教乡社建筑17座。

据村民介绍,该村曾拥有村办煤矿,于2007年关闭,很多村民只得出外打工,留下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11日,在良户举办的商务印书馆全民阅读促进中心成立暨促进全民阅读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对记者表示,对中国乡村文化的现状忧心忡忡。

常年从事阅读推广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阅读推广中心主任孟素琴表示,目前,很多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回家后处于没有文化的环境。

对于如何拯救乡村文化,她认为,“要给孩子们送书,要有读书的场所,书不许锁在图书馆里,允许孩子们把书借走,让书包里永远有一本今天要看的好书,这样才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减弱文化荒漠的情况。”

商务印书馆全民阅读促进中心于殿利认为,“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这也就是我们看重在乡村建设阅读中心的原因,这几年来,我多次去乡村,发现乡村的文化和教育非常不尽如人意,中国的人均阅读书水平在世界上不高,而乡村阅读水平比城市又差很多,现在是一个伟大中国梦的时代,但如果没有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国梦会离我们很远很远。”

一间书院能否改变日渐凋敝的农村,谁也无法下定论,但已有人开始尝试。

安徽绩溪上庄毓英学校校长王志飞2016年在学校内建立了一个书吧,该书吧也是商务印书馆的另一个乡村阅读中心,将近7000册图书来自商务印书馆的赠予,每个班有固定时间在书吧上课,“学校百分之六十是留守儿童。读书能丰富生活、塑造人格。读书后才有后劲发展,留守儿童能通过阅读滋润心灵,使得心灵更加丰满。”

在北京宋庄、一个距离河北十二公里距离的村庄,张业宏运营有一家名叫蜜蜂书店的乡村书店。他说:“在中国阅读,城市和乡村的阅读条件差距很大,如何使乡村拥有文化自信,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为何设立良户书院,高平市委书记范兆森的回答更加直接,是为了“用阅读修复乡村文化基因的损毁”。他表示,书香乡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我们一直这么抓下去,一定能改变什么,而且它改变的可能是乡村走向新一轮繁荣的最重要、最基础的东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